我们经常会遇到陌生人,公交车上的邻座,火车里的上下铺,地铁里站在你旁边的人,同乘一部电梯,同在一个屋檐下躲雨,同一个考场的考生,参加同一次面试等,这都是与陌生人打交道的机会,只要你愿意与陌生人接近,你就有机会与对方结识。如果你只是沉默地对待别人,那样的气氛就很尴尬了。因此,在与陌生人初次见面的时候,要懂得与陌生人套交情,结交陌生人。
和陌生人搭讪,套近乎,总是以这样的方式开始:“您是哪里人?”“哪个学校毕业的?”“听口音,你家是南方人……”。初次见面,这些都算是挺好的话题,以此作为开始,继续交谈下去就会容易许多。其实,这绝不是简单的寒暄,而是以此达到与陌生人套近乎的目的,如果你达到了这个目的,那么,接下来的接触就会容易很多。1984年5月,美国总统里根访问上海复旦大学。在一间大教室里,里根总统面对数百位初次见面的复旦学生,他的开场白是这样说的:
“其实,我和你们学校有着密切的关系。你们的谢希德校长同我的夫人南希,都是美国史密斯学院的校友。照此看来,我和在座各位自然也就都是朋友了!”
此话一出,全场鼓掌。短短的两句话,就使几百位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学生把这位碧眼高鼻的洋总统当做了十分亲近的朋友。接下去的交谈自然十分热烈,气氛极为融洽。里根总统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打动如此多的陌生人,拉近心理上的距离,靠的就是他紧紧抓住了彼此之间还算亲近的关系,主动与陌生人套近乎。
外交史上也有一则通过套近乎而成功达成谈判目的轶事:一位日本议员去见总统纳赛尔,由于两人的性格、经历、生活情趣、政治抱负相距甚远,总统对这位日本议员不大感兴趣。日本议员为了不辱使命,搞好与当局的关系,会见前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最后决定以套交情的方式打动纳赛尔,达到会谈的目的。下面是双方的谈话:
议员:阁下,尼罗河与纳赛尔,在我们日本是妇孺皆知的。我与其称阁下为总统,不如称您为上校吧!因为我也曾是军人,也和您一样,跟英国人打过仗。
纳赛尔:唔……
议员:英国人骂您是“尼罗河的希特勒”,他们也骂我是“马来西亚之虎”。我读过阁下的《革命哲学》,曾把它同希特勒《我的奋斗》做比较,发现希特勒是实力至上的,而阁下则注重人情味。
纳赛尔:呵,我所写的那本书,是在革命之后的几个月内匆匆写成的。你说得对,我除了实力之外,还注重人情味。
议员:对呀!我们军人也需要人情。我在马来西亚作战时,一把短刀从不离身,目的不在杀人,而是保卫自己。阿拉伯人现在为独立而战,也正是为了防卫,如同我那时的短刀一样。
纳赛尔:阁下说得真好,以后欢迎你每年来一次。
此时,日本议员顺势转入正题,开始谈两国的关系与贸易,并愉快地合影留念。
通常,面对一个陌生人,只要事前作一番认真的调查研究,往往都可以找到一些或近或远的亲友关系。而当你在见面时及时用上这层关系,就能瞬间缩短心理距离,使对方产生亲近感,特别是突然得知自己面前的陌生人与自己有某种关系时,更有一种惊喜的感觉。从而打破那种陌生感,激活对方说话的心态。
现实生活中,这种献殷勤、套近乎的方法常常用于求别人办事之中,一旦关系密切后,别人就是想拒绝你的请求也难于张口了。
表面看起来,陌生人很生疏,与他套近乎难似上青天,其实不然,因为对方不了解你,同时也不好随便拒绝你。只要话语客气,礼貌表达,多在话里头抛几个“绣球”给他,自然关系就近了。
一语搞定陌生人
对陌生人也好,对熟人也好,关系亲近的最佳途径就是套近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