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1 / 1)

人生有无限的机会、无限的力量、无限的潜能、无限的意义。可以说,人生就是一个“无限”。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无限,就毫无顾忌,妄肆而为。有时候,更应该有个“适可而止”的人生。强开的花难美,早熟的果难甜,天地的节气岁令,总有个时序轮换。悬崖要勒马,尸祝不代庖,举凡吾人的行事,也要有个分寸拿捏。“适可而止”的人生,实在可以作为座右铭的参考。

在生活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起承转合过程中,我们应随时随地、恰如其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位置。先贤说“贵在时中”,时就是随时,中就是中和,所谓时中,就是顺时而变,恰到好处。正如孟子所说的:“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鉴于人的情感和欲望常常盲目变化的特点,讲究时中,就是要注意适可而止,见好就收。一个人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是看他会不会退而求其次,退而求其次并不是懦弱畏难。当人生进程的某一方面遇到难以逾越的阻碍时,善于权变通达,心情愉快地选择一个更适合自己的目标去追求,这事实上也是一种进取,是一种更踏实可行的以退为进。古人说:“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一味逞能实在是我们经营人生的大忌,当我们在一种境地中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退一步或许就是海阔天空。

其实,人生很需要讲究一下“恰到好处”,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意境呢?就是“美酒饮到微醉处,好花看到半开时”。明人许相卿也说:“富贵怕见花开。”此语殊有意味。言已开则谢,适可喜正可惧。做人要有一种自惕惕人的心情,得意时莫忘回头,着手处当留余步。此所谓“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宋人李若拙因宦海沉浮,作《五知先生传》,谓做人当知时、知难、知命、知退、知足,时人以为智见,反其道而行,结果必适得其反。

然而尘世间,君子好名,小人爱利,大抵如此。可叹,人一旦为名利驱使,往往身不由己,只知进,不知退。尤其在中国古代的政治生活中,不懂得适可而止,见好便收,无疑是临渊纵马。中国的君王,大多数可与同患,难与处安。所以做臣下的在大名之下,往往难以久居。故古人早就有言在先:“功成,名遂,身退。”范蠡乘舟浮海,得以终身;文种不听劝告,饮剑自尽。此二人,足以令中国历史臣宦者为戒。不过,人的不幸往往就是“不能知足”。

人在世上,知足就能常乐,见好就收,才是真正的聪明。《红楼梦》中第一回就讲“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这不就是贪婪的结果?曾听朋友说起这样一件事,颇觉有趣:他的姑婆,一位思想守旧的老人家,一生没有穿过合脚的鞋子,她那鞋总是最大号的。儿孙辈们不解,就问她,她是这样回答的:“大鞋小鞋都花一样的钱,为什么不买大的?”

每每朋友说起这件事,总有一些人笑得直不起腰。但事实上,我们之中很多人就有姑婆这样的思想:明明身处不甚寒冷的南方,却偏偏要人给买貂绒大衣,结果显得那样不伦不类;明明肠胃不好,有人请吃海鲜就大快朵颐,结果身体受罪……这些人总是想着能多占就多占,其实只是被内在贪欲推动着,就好像买了特大号的鞋子,忘了自己的脚一样。事实上,无论买什么鞋子,合脚才是最好,不论追求什么,最好还是适可而止。

然而,放眼看世间:权力场上你争我斗,生意场上尔虞我诈,感情场上三心二意,股票场上得陇望蜀,最后往往都落得个鸡飞蛋打、人仰马翻,这不就是不知见好就收的结果。正所谓“知止所以不殆”,人的欲望沟壑永远也填不满,谁若是一味地追求欲望,那么一生都不会体会到满足的幸福。

这世上没有常青树,也没有常胜将军,在人生这段旅程上,此一时有此一时的想法,彼一时有彼一时的境遇,环境在变,人就要随着应变,以求做出最好的自我调整。无疑,“适可而止,见好就收”的心态,更能令我们清晰地认知外界的这种变化。

大千世界,潮涨潮落,阴晴圆缺,成败得失,悲欢离合,万物自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许多时候并不是人力所能转移的,如果我们固执于此,岂不是自己给自己添堵?“深信高禅知此意,闲行闲坐任荣枯”,看看这是一种多么洒脱的境界,做人做事当能及此一二,人生必是另一番皆大欢喜的大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