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自己已拥有的东西很难得去想它,但对所缺乏的东西却总是念念不忘。
一杯淡水、一壶清茗,其实可以品出幸福滋味;一本好书、一首音乐,足以带来幸福气息;一叠相片、一卷画册,亦可领略幸福风景。幸福与物质没有多少关系,它更多的是一种精神追求,追求的是心灵上的充实。
幸福是一种积极的思考,它是对生活的珍惜,对内心的自足。清晨,一缕阳光铺进房间,一睁开眼看到爱人在忙碌,做积极思考的人会在潜意识中感到这是一种幸福;夜晚,带着一身疲惫回到家中,看到爱人做好饭菜在等候,做积极思考的人会在潜意识中感到这是一种幸福;就算是在酷热的夏天喝上一杯凉开水,做积极思考的人也会觉得这是一种幸福……只要你的心态积极,幸福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其实,生活的现实对于每个人本来都是一样,但一经各人不同“心态”的诠释后,便代表了不同的意义,因而形成了不同的事实、环境和世界。心态改变,则事实就会改变;心中是什么,则世界就是什么。也就是说,心情的颜色会影响世界的颜色。如果我们对生活抱有一种达观的态度,就不会稍不如意便自怨自艾,只看到生活中不完美的一面。我们的身边大部分终日苦恼的人,或者说我们本人,实际上并不是遭受了多大的不幸,而是自己的内心素质存在着某种缺陷,对生活的认识存在偏差。
有位朋友,干什么都不顺利,濒临崩溃,他觉得自己的人生暗无天日,似乎已经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他找到自己的老师,向老师诉说着自己的失意与苦恼。
老师听完他的抱怨,取来一张中间带有黑点的白纸,对他说:“用你的心去看,你看到了什么?”
“是一个黑点,老师。”他有气无力地回答。
“这么大一张白纸你都没有看到?”老师故作惊讶,“那好吧,既然你眼中只有黑点,就盯着这个黑点看两分钟。记住!不能将眼睛移向别处,看看你会有什么发现。”
他依言而行。
“黑点似乎变大了。”
“是的,如果将眼睛集中在黑点上,它就会越来越大,乃至充斥你整个人生,这是非常不幸的。”说着,老师又取来一张黑纸,中间部位画有一个白点,“你再看看这张。”
他似乎有所领悟:“是个白点,如果我一直看下去,它也会越来越大,对吗?”
“非常正确!如果你的心能够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并将它集中在光明上,你的世界也会越发明亮起来。”
有的人其实一直生活在幸福中,却总是感到备受煎熬,因为他习惯了去看生活中的“黑点”:某一个困难、某一次挫折,甚至可能就是一点点的不如意,就会唤起他们的消极想象,心灵被一种渗透性的负面因素所左右,黑点被越放越大,遮住了生活中原本的美好。其实,这种“糟透了”的感觉并不是事实,而是一种被严重夸大的、歪曲的消极意识和心理错觉。这种惯性的却又十分荒谬的心理倾向,其实正是使我们心灵备受煎熬的罪魁祸首。
真正快乐的人都善于做积极的思考,他们看到的多是生活中的“白点”:哪怕处在人生的低谷,也在接受生命中的阳光。在他们看来,跌倒了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懂得站起来时手里能够抓到一把沙。跌倒了的确会痛,但快乐的人转念一想,手中抓了一把沙也是一种收获,尽管这把沙子看上去毫不起眼,可是积累多了也能聚沙成塔。
生活永远是这样矛盾辩证统一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在同一环境下,不同的思考会得到不同的心境。
那么:
如果有火柴在你的口袋中燃烧起来,可以这样告诉自己:感谢上苍,幸亏我的口袋不是火药库;
如果你的手指被扎了一根刺,可以这样告诉自己:幸亏没有扎在眼睛里;
如果你的一颗牙疼,可以这样告诉自己:幸亏不是满口牙疼;
如果你要去郊游,途中突然下起了雨,让人扫兴极了,可以这样告诉自己:老天真是照顾人,这么热的天怕我中暑,及时来降温;
米煮熟了,却忘了关掉电源,结果饭糊了,锅底结了一层厚厚的锅巴,别懊恼,可以这样告诉自己:真好,可以吃到一顿纯绿色、原汁原味的锅巴了;
就算是事业失败,你也可以把它当成成功路上的垫脚石,这样的故事有很多很多……
生命中的每一时刻,都去做这种积极的思考,会给我们的人生注入强大而神奇的精神力量,当困境来临之际,你就有能力将困境带来的压力升华为一种动力,将能量引向对己、对人、对社会都有利的方向,在获得心理平衡的同时,接近人生的成功。
这种积极的思考,其实就是给我们的生活一个假设,假设“黄连”可当“蜂蜜”尝,假设棚顶滴水亦可做琴声听,假设不幸就是幸运……这样转念一想,你眼前的景象就会大不一样。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给我们的心灵一种追求和期待,是一种心境的胜利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