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庆功宴会(1 / 1)

从陈友谅大军,兵临应天府,局势危在旦夕。

到了龙湾歼灭陈友谅水军开始,不断反攻,摧枯拉朽击溃敌人,连续占领江西,湖北等多处城池。

尤其是现在,打到汉阳城下,只要攻破城池,生擒陈友谅,大局将定。

似乎只差一步,就是成功了,就是走向人生巅峰了。

“距离成功只有一步,可距离失败也有一步,过去陈友谅是如此,你也如此!”项羽叹息道:“陈友谅性格急躁,喜欢冒进,不喜欢稳扎稳打,才有这样的大败!”

“可我们连续进攻,战线拉的太长,兵力分散,将士连续大战,已经疲惫不已,战损严重,不适合再战。”

“而陈友谅看似损失巨大,可根基尚存。在襄阳驻扎的精锐大军,正在南下救援;驻扎在南方的军队,也在救援;驻扎在西方,防备明玉珍,也在救援,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这一战,陈友谅败了,可根基尚存。

一旦其他方向的主力调动而来,胜败会逆转。

“主公,不好了!陈友谅大军进攻武昌,进攻湖口,我们的后路有危险!”刘伯温传来坏消息。

朱元璋带着无尽的不甘,退兵而去。

这一战,朱元璋大胜,全军欢呼;陈友谅败北,士气低下。

…………

在金陵城,众多的文武大臣汇聚在一起,意气飞扬。

陈友谅打来的时刻,很多人都不看好朱元璋,彼此实力悬殊。

有文臣武将想着当二五仔,投靠陈友谅,就差一个时机了。

结果,陈友谅被打得大败,更是直接打到武昌,顿时很多人有了信心,很多想要当二五仔,想要投降的武将文臣纷纷收敛心思。

朱元璋分赏众人后说道:“陈友谅不过一个渔夫,受到倪文俊提拔,才有富贵,可此人毫无心肝,直接将恩人斩首,吞并其军队。”

“徐寿辉为他的主公,可他却在采石,锤杀之,一个无情无义,禽兽之人,不懂感恩,岂能不败!”

众人纷纷点头。

项羽也是点头,可心中却不屑至极。

谁都有权力说这些,可唯独你朱重八没有资格。

岳父郭子兴是如何病逝的,郭子兴两个儿子如何死掉的,小舅子如何死掉的,你心里没有一点逼数吗?

乱世当中,讲什么都可以,唯独不能讲仁义。

小弟火拼了老大的,经常出现。

李世民杀兄杀弟,囚禁老父亲,好似禽兽,可照样是开启贞观之治,照样是千古一帝,看看后世有多少李二的粉丝。

就是你朱重八上位不地道,可照样是洪武大帝,后世的粉丝多之又多。

陈友谅杀徐寿辉,没有错误。错误在杀人之后,没有稳固根基,就是快速进兵。

朱元璋继续道:“赵普胜乃是大将,镇守着安庆,我忧虑不已,可陈友谅杀之,自毁长城,岂能不败。若是赵普胜活着,我早就沦为俘虏了!”

众人也纷纷点头,还有几个将领开口称赞。

项羽也是点头,可心中更是不屑。

你老朱杀掉了多少武将,毁掉了多少长城,可元朝也没有打进来,大明江山还是安稳如泰山。

刘伯温开口道:“主公有十胜,陈友谅有十败。陈友谅喜好名声,率先称帝,成为元军打击对象;主公低调,现在只是吴国公,而不称王!此为第一胜!”

“陈友谅内部,派系众多,不能齐心;可主公内部团结,将士众志成城!此为第二胜!”

“陈友谅政治宽松,不能威慑下属;主公刚猛,治国严谨,上下制度清晰,百姓不敢懈怠!此为第三胜!”

“陈友谅表面上宽宏大量,而内心则多忌惮,用人多怀,只重用亲戚子弟;而主公用人不疑,只要有才就大胆使用他,不分亲疏远近,此为第四胜。”

“陈友谅谋划很多,执行力不行,失败在执行上;而主公有了计策,立刻就执行,执行能力强大,这是第五胜!”

“陈友谅假仁假义,喜欢说空话;而主公用至心待人,做事真诚,不做虚荣好看的事儿,而对待有功之人却从不吝啬,这是第六胜!”

“陈友谅见到饥寒的人,体恤挂念之情,都会表露出来,但是对他看不到的,就考虑不到了,这只是妇人之仁而已;而主公虽然对于眼前的小事时有忽略,但在大事上,能接济四海,给予的恩泽,并且思虑周全,这是第七胜!”

“陈友谅的大臣争权夺势,谗言四起惑乱视听;而主公用大道统御下属,连像水一样润物细无声的谗言都行不通,这是第八条!”

“陈友谅分不清是非,而主公凡是对的就以礼奖励,凡是错的就依法惩处,这是第九条,文胜。”

“陈友谅喜欢虚张声势,用兵不得要领;而主公能以少胜多,用兵如神,我军都信任您,敌人都惧怕您,这是第十条,”

“主公有这十胜,对于击败陈友谅,就没什么难的了。”

刘伯温滔滔不竭的说着。

朱元璋听着,不由笑开花。

项羽听着无语,刘基你这是抄作业。

其他人听着,大骂不要脸。

……

许久之后,众人退下。

朱元璋看着地图,构思着地形,思索着下一步的作战方针。

“义父,下一步当如何?”

朱元璋问道。

项羽说道;“北方防御为主,江北的一些领土,可适当让给张士诚;在东边对张士诚防御为主;至于西边进攻为主!扩大招兵,扩大军队数量,胜负就在这几年了。胜利了,一切好说;失败了,什么都不用说了!”

“好!”朱元璋说道:“还有什么!”

“重点防御南昌,也就是洪都;还有重点防御安庆,安庆若是沦陷,应天必然不保。上一次陈友谅大意了,丢了安庆。下一次,未必会大意,我们不能指望运气一直好,不能指望敌人还会犯错误!”

“下一次出手,陈友谅必然会谨慎,步步为营,不断威逼金陵,舍弃冒进。到了那时,就是拼消耗,比耐力的时刻,所谓的奇谋,奇袭之类,用处也不会太大了!”

朱元璋沉默着。

莫要看,刚才庆功会上,他说的意气飞扬,把陈友谅贬低的一文不值。似乎伸出一个手指头,吹上一口气,就是能灭掉陈友谅。

可那是为了鼓舞人心而已。

这一次交战,陈友谅损失了不少地盘,军队伤亡在八万多,至于朱元璋也是损失了四万多。

按照战斗损失计算,这一战算是大捷。

可是,这样的胜仗,他打不起。

这样的胜仗,连续打上三五次,他就会兵力枯竭,财力枯竭而亡。

最多一年修整后,陈友谅就会率军南下,稳扎稳打,进攻金陵,舍弃奇谋,而靠着庞大的实力横推。

那时,北线退守为主,将一些区域让给张士诚;在东线,浙江东部也是防御为主要。

集中主力,对决陈友谅!

这场大战当中,要侧重经营两个战略要点,一个是安庆,一个是洪都。

安庆北靠群山,南临长江,东西临湖(河),且位于长江弯道处,水流相对湍急,没有任何一个方向是平坦开阔的,无论从哪个方向攻击安庆,都是相对困难的,因而安庆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其次,安徽段的沿江城市中,只有安庆位于北岸,其他的基本上都位于南岸,并且无险可守。

太平与南京近在咫尺,池州虽然地形也比较险要,但是城区离长江主干道相对较远。

安庆段水面相对较狭窄,勉强还可以封锁江面。

而到了下游,随着水面的日益宽阔,根本难以封锁江面,如果没有水军在江面上阻挡,船只可以在江面上畅通无阻。

陈友谅一旦拿下安庆,就可以从水上运输兵力,攻击沿江的各个城市。

安庆若是失手了,朱元璋也彻底完蛋了!

在安庆失守的情况下,能保住应天府,简直是老天爷保佑。

上一次胜利,主要是陈友谅大意。

可不能指望,这一次陈友谅依旧大意。

至于洪都(即南昌),也很重要。

南昌城,缩于长江以南,而控驭长江两翼,从东西两翼分别威胁武汉、南京。

在南昌城的外翼,联结九江、湖口。

九江,在陈友谅手中;湖口,在朱元璋手中。

九江的西翼因为背后庐山,它的军事地位相比湖口而言,更加的具有优势。

湖口背翼因为地势稍微平坦,它的战略价值要略逊于九江。

…………

激战之后,双方都是进入修整期间。

朱元璋消化着胜利果实,正在为下一次大战,做着心理准备;陈友谅在舔着伤口,也在正军备战。

虽然死第一次交战,朱元璋略胜一筹,可自身损失额不少。

陈友谅损失较大,可根基尚且存在,战斗力依旧是强大。

陈友谅依旧是老大,朱元璋依旧是老二,张士诚依旧是老三。

就在修整着这一年,传来了消息,汝阳王被刺杀了,汝阳王的义子王保保上位了。

经过两年多的围困,在付出巨大代价后,益都被攻破,里面红巾军尽数覆灭。

“今夏,已投降元军的田丰、王士诚,瞅准时机,在前线刺死了察罕帖木儿,重新回到红巾军队伍,进入益都城,共同抵抗围攻的元军。”

“刘福通火速派援军前往山东。九月,当刘福通派遣的援军进至火星埠时,遭遇到了元将关保的阻击,援军败!”

“王保保在其父死后,率军继续围攻益都,此时的益都城内,红巾军已陷入了寡不敌众,援军不至的恶劣境地。就在此时,山东各处又发生严重的蝗灾,庄稼几乎是颗粒无收,百姓大饥,红巾军军粮困乏。”

“形势极端困难,但红巾军将士们依然坚守城池达两个多月,一直到十一月六日,元军攻破益都,田丰、王士诚被敌人剖心杀害,陈猱头等20多位红巾军将领被俘送到大都,其余红巾军的将士们都壮烈牺牲。接着莒州也被元将关保攻下。至此,山东又落入元兵之手。”

刘伯温念着前线的情报。

朱元璋听着,脸色铁青。

革命事业陷入低谷,红巾军一脉,只剩下他,明玉珍,陈友谅三人。

至于张士诚,方国珍,早就投降了元朝,当了元朝的大官,背叛了革命事业。

“来人,我要祭祀山东的英雄们!”

朱元璋说道。

很快的灵堂摆开,开始祭拜。

想着田丰、王士诚被敌人剖心杀害,陈猱头等20多位红巾军将领被俘送到大都,活剐而死。

朱元璋就是兔死狐悲,若是他败了,也会被捆绑到元朝大都,受着活剐之刑。

这就是造反的代价。

不是公侯万代,就是全家死光光。

……

PS: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