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以父之名 上古时期最尊贵的兵刃(1 / 1)

中国文字历经数千年演变至今,很多文字的原形本义已为大众所陌生。譬如“父亲”的“父”字,很少有人想过为什么要写成这个字形。直到郭沫若才提出:“父乃斧之初字。石器时代,男子持石斧以事操作,故孳乳为父母之父。”所谓“父”者,其实从最早的字形来看,就是一个父亲拿着一把斧头。

事实还真的就是如此,在史前部族时代,为人父者,主要的职责就是持斧早出晚回,砍伐木头是其一,狩猎是其二。

不过,斧头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并不是人人都能手持的武器,大多数人可能更适合拿木棍石棒,有资格拿斧头的人,不论是石斧还是青铜斧,都是这个部族里最有权威的。

也正是这个缘故,一个部落的族长,很多时候就是持斧者,因为他是众人的“父”。看“父”字的甲骨文形态,右为右手,左为石斧,合起来就是一个“父”字。

◎“父”字甲骨文

当然后来为了区别,古人又另造一个“斧”字,专门用来指用于伐木的器具。而这个“斤”字,本义同样是一把斧头。所以你看现代文字,表示砍木劈柴这一概念的字,多数带着“斤”,譬如“斫”“斩”“析”等。

斧头可以砍伐树木,便更足以作为一种兵器、刑具。盘古开天时,拿来分开天地的便是一柄斧子。

也因为斧子代表着权威,造字者为了将其与普通的砍伐工具相区分,又特意造出一个“钺”字——《说文解字》有云:“车銮声也。从金戉声。”于是就有人解释说,斧的刃比钺要窄一些。钺的刃是弧形的,看上去就好似半个月亮——新月。近现代有一部《十八般武艺全书》,其中专门记载了两者的尺度差异,说“钺头较斧大之三分”,钺杆比斧杆约长五十厘米。此外,钺的背上还有钩或刺,这又与斧头不同。

不过,实际上钺就是尊贵版的斧头而已。斧头要么是石斧,要么是铁斧,但钺却有用黄铜做的豪华版,叫作“黄钺”。《史记》说,夏桀“为虐政**荒”的时候,商汤就拿了一把钺,号召天下诸侯起兵。而到了周武王伐纣时,也是拿一把黄钺,斩了纣王的头颅,悬于太白旗上。

斧钺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是商周时期。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有现代出土的各种商周时期的青铜钺,从实物上看,这些青铜钺的特点,就是刃部弧曲宽阔,两角略微上翘。至于材料,则如《考工记》所载,大体上是两成锡配合八成铜。要说这些青铜钺的质地还真是说得上坚韧,做工也确实精良。但问题就是斧钺的形体实在笨重,运用到实战中去,一斧砍空,往往就意味着败局,所以远不如同一时期的戈、刀、矛在战场上的作用那么大。

河南安阳殷墟的妇好墓中,曾出土了两件大型青铜钺,刃宽约三百八十毫米,重量达九公斤,钺面上刻有女主人的名号。以史实论,妇好是殷商王武丁的妃子,同时也是商朝著名的勇猛女将,多次带兵出征。那么妇好有没有可能拿着这一对斧钺上阵杀敌呢?这个可能性还是比较低的,比较可信的还是拿来做一个权威的象征,类似后世的尚方宝剑。

斧钺的这种功能,可以追溯到距今一万年至四千年前,当时的古人,已经注意到采集玉石,然后将玉石打磨雕刻,制成所谓的玉斧。那个时代的玉斧,已经不是一种实用的工具或兵器,而是身份的象征,或是在祭祀时作为礼器使用。这种现象,在红山文化、良渚文化中都能看见。

而在商周之后,斧钺在历史上出现的次数曾一度急剧减少,虽然《三国演义》里编排了几个使斧头的名将,如徐晃、韩德。前者出场是杨奉大怒,回顾阵中曰:“公明何在?”一将(徐晃)手执大斧,飞骤骅骝,直取崔勇。两马相交,只一合,斩崔勇于马下。后者是夏侯楙在长安聚集诸路军马,时有西凉大将韩德,善使开山大斧,有万夫不当之勇,引西羌诸路兵八万到来。但这里要说的是,韩德基本上是纯属虚构;而徐晃,很大可能也根本不使斧头作为兵器,枪或刀的可能更大。

《隋唐演义》里的程咬金,绝招便是所谓“三板斧”,而且每次使用之前还要报出招数名称,因为记性不好,他一般是先说名字,然后才能想起招数。所谓第一斧劈脑袋,即用斧头从上往下砍;第二斧鬼剔牙,即在对方横武器招架时,收斧头,献斧纂,攻击对方面部;第三斧掏耳朵,即在二马错蹬时,回身横扫,由于对方前招为铁板桥,刚起身,很难躲闪。无论对方攻击不攻击他,程咬金都只会这三斧子。后来在秦琼的指点下,程咬金又自创了半招,于是便有人管他的招数叫“三斧子半”。

当然这个也是虚构成分居多,程咬金在历史上更多以程知节之名著称,用槊的可能性远大于用斧头。

历史上属于斧钺的第二个兴隆时期,是唐朝中后期直至宋朝。唐朝发生安史之乱,李唐这边有个大将叫作李嗣业,身高七尺,力大超群。他曾经带领三千步兵,与安禄山的北方骑兵在战场上遭遇,最后李嗣业获胜。他所依赖的兵器,据《新唐书》的记载,就是陌刀加上长柄的大斧头。

宋朝所面对的敌人,是北方游牧民族如契丹、女真,显然他们都以骑兵取胜。而斧钺,这里说的是长柄的斧钺,便发挥出了前所未有的独特优势。两宋之际,在岳飞成名之前,曾有一员猛将杀敌无数,让金人闻风丧胆,他便是人称“王夜叉”的王德。在一次与金兀术的对战之中,金人以铁骑列阵,而“王夜叉”则下令全军,手持一种特殊的兵器,向金军发起冲锋,冲到阵前也不言语,只管去砍对手的马腿,这种特殊兵器便是斧钺,结果是金兵大败。

《水浒传》小说中,也有使斧的英雄,如“黑旋风”李逵。《梁山泊好汉劫法场 白龙庙英雄小聚义》那一回里如是写道:“十字路口茶坊楼上,一个虎形黑大汉,脱得赤条条的,两只手握两把板斧,大吼一声,却似半天起个霹雳,从半空中跳将下来。手起斧落,早砍翻了两个行刑的刽子,便望监斩官马前砍将来。”

李逵使的是一双板斧,属于步兵作战用的短兵器,全称叫作短柄单双斧,形状扁宽,所以称之为板斧。《水浒传》里另有一个用长斧的好汉,那便是“急先锋”索超,他曾和杨志大战五十几个回合,不分胜负。索超的长斧斧身上有金饰,所以叫“金蘸斧”,既沉重又锋利。估计也是斧子分量太重的缘故,索超每次上阵都是急着当先厮杀,所以人称“急先锋”——早点打完收工了事,毕竟长斧头太沉了。

《西游记》中有一个巨灵神,是托塔李天王帐下的天神战将,他使用的兵器也是斧子,叫作“宣花板斧”,体型庞大,分量极重,但沉重的斧子在巨灵神手里却似凤凰穿花,灵巧无比。这个宣花斧,影视《西游记》里出现的是短斧,其实是一种长柄的斧钺。同一作品里的妖怪赛太岁,用的同是这一款兵器。小说《说唐》里,程咬金用的也是它。这些小说里的描写,虽是虚构,但斧头在宋朝曾风靡一时却是真的。这个时候既有长柄的斧钺,如开山斧、金蘸斧诸多名头,也有步兵所用的板斧。

当然斧头在战场上,更多还是一种特殊条件下的辅助兵器。宋朝历史上斧头最知名的一次现身,是在非战争场合,即宋太祖赵匡胤的皇宫大内。首先是史书不止一次地记载,赵匡胤曾因为大臣劝阻他做某事而光火,于是就拿起一柄叫作“柱斧”的斧头,一次打了御史张霭,结果是打落两颗牙齿;另一次是打了弹劾宰相赵普的大理寺丞雷德骧,依旧是“引柱斧击折其上腭二齿”。而最终,赵匡胤之死,也是所谓的“斧声烛影”。还有一种说法,说他是死在了弟弟赵光义的柱斧之下:宋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壬午夜,赵匡胤招晋王赵光义议事,左右不得闻。席间有人看见宫内烛影摇动,仿佛赵光义离座退避,又过片刻,听到斧子戳地击物的声音。当夜,太祖驾崩。

那么这里的“柱斧”,究竟是把什么样的斧头呢?其实就是一种水晶或玉制小斧,是朝官所用的一种礼器。宋朝皇帝还特别喜欢随身携带,早晚不离身。我们读《三国演义》,汉献帝赐给曹操的所谓九锡,便是“车马、衣服、乐则、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秬鬯”,斧头也是其中之一,所以这个时候的斧头,确实是一件尊贵的帝王之物。古代重玉,玉斧更是尊贵之物,皇帝持此,既不失威严,又可代表皇权浩**,实在是最好不过。

史上还常见大将出征之际,被授予一把斧钺的记录。这里便有一个专业名词,叫作“假黄钺”或“假节钺”,“假”就是暂时授予你使用、到期归还的意思,所以一旦被授予黄钺,大将的权力就极大,有点类似于后世电视剧里的尚方宝剑。不过,“假节钺”可比尚方宝剑厉害多了。前方将帅,一旦拥有“假节钺”的权力,基本上就视同于皇帝御驾亲征,不但可以随意斩杀触犯军令的士卒,还可以斩杀军中各个级别的将领。晋朝那会儿,还就这个权力专门划分了四个等级,最低为“假节”,战时可斩杀犯军令的普通人;“持节”,战时可斩杀犯军令的二千石以下官员;“使持节”,则把这个权限扩大到平时;最高级的便是“假节钺”,可杀拥有上述三种权力的人。

因此,斧钺虽然在历史长河的大多数时段绝非主角,但是你却不能否认它的尊贵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