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读《黎明前》(1 / 1)

在这一篇里诗人描述了一次创造,一次“无中生有”的心灵运动。

创造开始之前,人必须在那个悬置的中间地带耐心地等待。人睡在寒冷的星云里,排除了一切杂念,仅仅弄出点声响来表示存在—因为时间和方位都不可靠。然而在悬置中,创造者并不是无所作为的:

她(我的姐姐)总是凝视着黑暗,一边摆弄小小瀑布里头的尘埃微粒,一边自言自语,还爆发出如同小小尘埃瀑布一样的轻轻笑声。无论是醒着还是睡着,她始终在做梦……(此处略去一句)她梦见(我们可以从她的梦呓中领悟到)那些比黑暗更深一百倍的黑暗。它们更为多样化,也更光滑柔软。

简言之,这位女孩梦到的就是当年浮士德为了创造而钻入地底见到的那种东西—无形无色却又无比宜人的东西。当人将自己置身于精神的宇宙,做好了身体上的准备之后,人就开始摆弄自己里面的那些东西了。那里面的东西虽黑却有层次,深不见底却又给人以质感,无法言传却可以意会。当然,那就是诗。姐姐是最纯粹的诗人,她总在创造,每时每刻执着于那些最黑最深的东西。

“我”所处的这个有与无之间的黑暗宇宙其实也是我内部的宇宙。那个时候,还没有感觉得到的物质。然后忽然就有了一些兆头—父亲“碰到”了某种东西;母亲睡觉的星云被她的体重压出了痕迹;小弟则在那里玩一个“东西”。这是语言成形的前奏,一种暧昧的**,其氛围有点令人恶心。一切都还意义不明,但绝不是没有意义。

当时我不知道自己是在睡觉还是醒着,我听到父亲在喊:“我们碰到了一个东西!”这是一句没有意义的话(因为那以前没有任何东西碰到另外的东西,肯定如此),但一旦这句话被说出来,它就具有了意义……

说出第一个词或第一句话便是创造的开端。这时,质的变化即将到来,意义呈现出来。我记起了奶奶扔向太空的那些垃圾—被理念所排斥掉的世俗物重又聚集拢来构成了理念的基础。精神上的洁癖使人感到恶心。然而这就是创造,这就是意义。人要获取语言就必须战胜自己的恶心感。

奶奶这个旧时的理想主义者经历过创造,所以她是知情人。她总是抛开一切世俗物,具有无比纯净的境界,可是她却随身带着一只“粗俗”的圆垫子,并吩咐我好好帮她看守这只垫子。我不以为然,所以圆垫子就丢失了。大变革到来之前她始终在寻找圆垫子—她得以安身立命的世俗之物。置身于这一片均匀的、类似于“无”的境界里,却带着一个粗俗的垫子,那垫子的意义又暧昧不明,这就是艺术家的矛盾形象。没过多久我就发现了圆垫子的用途:孪生小兄弟将其作为玩具藏起来,躲在星云的深处玩它呢!这两个充满活力的小家伙的“玩”,不就是以世俗做道具,来进行艺术的**的魔术吗?那种**只能在星云深处进行,所以我一旦将他们和垫子拔出来,垫子就融解了—艺术作品中不容许世俗直接现身,这是个原则。但人的努力不会白费,一切应该成形的,终于开始成形了—像是天意,其实是由于人的意志。

明与暗、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分野正在发生,“无”正在不知不觉中变成“有”。这一切变化当中最最感人的便是诗人的表演—

她沉入了地球那些渐渐浓缩的物质里头;她正在这个星球的深处努力为自己开出一条路来。她看上去就像一只金银蝴蝶,进入了那个仍旧被照亮着的透明的区域,或者说,消失在变得越来越宽广的阴影里面了。

什么是诗意?那是明暗之交、生死之交的瞬间呈现出来的轻盈与灵动。在创造的大欢喜中,姐姐表演了诗的极致,我们每一个人也进行了自己的表演。宇宙的创造行为并不是简单地返回到奶奶所描述的、从前的那种光明与均匀的状态,而是在喷发中渐渐分裂,将处在有与无之间的黑暗的星云运用矛盾法使之旋转成形,变成一个一个的星球。

也许,当星球冷却时,一切便成了陈旧之物,生活重又回归到世俗的令人放心的状态中。可是经历过喷发和分裂的洗礼的人,他们已具有了另外一种生活,一种宇宙的生活。在那种生活里,唯有悬置,不安,微微的恶心,隐隐的绝望。当然也有疯狂的搜寻,英勇的奋起,光的笼罩,爱的拥抱。

宇宙的脉搏就是我们自己的脉搏,我们移动星云,造出太阳,在火海中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