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各种做空迷局(1 / 1)

谈论对冲基金做空中国,首先要搞清什么是做空、做空都有哪些手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看清各种做空迷局。

有关做空的几个概念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下面把有关做空的几个名词分别解释如下:

做空、空头、看跌

“做空”也叫“空头”、“看跌”、“放空”、“卖空”,是与“做多”、“多头”、“看涨”等相对而言的概念。

所谓“做空”,通俗地说,就是投资者对市场发展前景不看好,认为将来的股票价格会下跌,所以趁现在价格相对较高的时候卖出股票,等将来股票价格下跌到自己的目标价位后再买回来,这样就能从中获取一定的差价收益。

因为一开始投资者的手里并没有股票(期权),手里是“空”的;并且这种市场操盘方式是以首先卖出为基础的,所以称为“做空”。

做空和做多虽然是相反的概念,却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某种条件下,做空和做多会相互转化,但这需要时间。正因如此,无论对于做空还是做多的判断,都会落后于实际市场走势。古今中外,各种“股评”就像刻舟求剑的寓言故事一般不切实际,原因就在于此。

做多、多头、看涨

所谓“做多”,通俗地说,就是投资者对市场发展前景比较看好,认为将来的股票(期权)价格会上涨,所以趁现在价格相对较低的时候买进股票,等到将来股票价格上涨到自己的目标价位后抛出,这样就能从中获取一定的差价收益。

正因如此,如果股票价格长期保持上涨势头,那么就把这种股票市场称之为多头市场。多头市场并不是说股票价格只涨不跌,而是大涨小跌、涨多跌少。在这种情况下,每一次股票价格下跌,都是买入的好机会;因为买入这种股票后,将来从价格上涨获利中赚钱的概率很大。

做多方式的基础是首先要买进股票或商品,然后才能谈得上将来卖出。这时候的投资者一开始手里就已经“多”了一笔股票或期权,所以称之为“做多”。

空头仓位

空头仓位是指投资者在股票交易过程中,买入的股票(期权)数量少于卖出的数量,空头数量所占的百分比。这样从总体上看,就表现为投资者在不断地卖出股票(期权),表明他对市场前景比较悲观。

多头仓位的概念与此相反。

空头陷阱

空头陷阱是指空方设置的陷阱。具体地是指:当股票价格或股票指数在高位区域,以高成交量横盘时,突然会下跌到一个新的低位区,造成向下突破的假象,目的是为了引出恐慌性抛盘;而当恐慌性抛盘如期而至时,股价或指数又会迅速回升到原来的密集成交区,并向上突破原来的压力线,使得那些在低点卖出的投资者一脚踏空、叫苦不迭。

多头陷阱的概念与此相反。就是说,多头陷阱是指多方设置的陷阱,具体地是指,当股票价格或指数屡创新高时,迅速突破原来的密集成交区,到达一个新的高点;然后,会突然迅速滑落到原来的密集成交区,并跌破原有支撑点位,目的是要使得那些在高位买入的投资者严重被套。

有关做空的基本诀窍

前面提到,做空就是自己手中没有股票,或者没有这么多股票,却要卖出股票,那么,这时候拿什么来“卖出”呢?实际上,这就需要向券商(经纪人、信托公司、金融机构)借入股票来卖出了。

必须注意的是,这部分向券商借入的股票必须在当天回补,否则等到股市收盘后无法进行交割,就会构成违约交割。

对于向投资者借出股票的经纪人、信托公司、金融机构来说,这种借出行为可以说包赚不赔。一方面,它们会从这种出借中收取利息或保证金;另一方面,这种做法又会使得股票升值,而这种升值本身也是卖空者的一种支出。在这个过程中,它们还会利用各种法律措施来保护自己,尤其是会要求卖空者把收取的价款存入它们的账户,作为抵押。

做空,代表的是市场实际操盘方向,即空方的力量大于多方,而并不是指某一类人,更不是指卖出的人多就是做空。所以,无论做空还是做多,对于投资者来说只能作为一种参考,不能作为自己究竟是做多还是做空的决定因素。

对于做空的投资者来说,做空行为根据不同目的分为以下三类:

投机性卖空

这时候的投资者因为预计股票价格将来要下跌,所以现在卖出股票的目的,是为了在将来价格下跌后买进同样的股票,从而获取价差收益。

不用说,有这种想法的投资者人数多了,就会对股市的下跌形成较大影响。因为投资者出售股票时,实际上意味着这时候整个股市中的股票供应量在放大,这样就会促使股票价格随之下跌。

所以总体来看,这种卖空行为投机性最大。风险大,获利也大。

套期保值性卖空

套期保值一般分为两大类:一是买入套期保值(Long Hedge),也叫多头套期保值;二是卖出套期保值(Short Hedge),也叫空头套期保值。

显而易见,这里的卖空行为属于卖出套期保值。投资者卖出股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避免将来股价下跌造成更大的损失,所以希望能通过卖出套期减少亏损、扩大盈利(少亏即盈)。

例如,如果某投资者现在拥有100万元股票组合,并且现在的深证成份指数期货价格为10000点。他预计股市今后3个月内会走下坡路,于是卖出了一张三个月期的深证成份指数期货合约。一段时间过后,假如深证成份指数期货价格下跌到了9000点,而他手中股票的投资组合市值下跌到了88万元,这时候他就会考虑买入一张深证成份指数期货合约来进行平仓。

显而易见,如果他不进行这样的卖空操作,财产损失将会达到100-88=12(万元);而现在他通过这种做空操作,就可以从期货市场上获取盈利(10000点-9000点)×100元 1/点=10(万元)。两者相抵,最终的实际损失就降低到了只有12-10=2万元。

技术性卖空

技术性卖空又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以自己持有的股票为基础的卖空,二是以套利为目的的卖空,三是经纪人或证券商的卖空行为。

在这里容易看出,做空和止损的区别是:做空的目的是现在卖出股票后,希望在将来能够以更低的价格重新买回来。这也是一种高抛低吸手法,只不过程序颠倒过来了而已。而止损的目的是,现在卖出该股票就“认赔退出”了,并不想在以后买回来。容易看出,做空比止损更容易被投资者接受,投资者这时候的心态更稳定、行动也会更果断。

技术性做空中的每一种情况,又可以分为若干种不同类型,情况比较复杂,读者在这里只要做简单了解就行。因为归根到底,这些做空行为虽是本书所说的做空中国的操作原理,可是毕竟又不是一回事。

不用说,空头市场的基本操作手法就是卖空。道理很简单,因为这时候的市场趋势是下跌的,所以你手中持有的股票越少越好;手中的股票越少、现金越多,将来才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回股票,获取价差。

相反,如果你的手中全是股票,或者股票仓位过重,这些股票的实际价值实际上是在不断下降的,出手越晚、亏损越大。也就是说,这时候每一次的价格上涨,实际上都是抛掉手中股票的好机会;即使股票价格一路下跌,也是早抛要比晚抛好。因为这时候的股价下跌“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甚至会跌到你根本不敢想象的地步。

当然,在实际操作中总会有投资者认为“现在”是底部了,从而买入新的股票或者买入自己原来卖出过的股票,因为谁都不知道真正的底部在哪里。

从根本上看,在整个空头市场行情的下跌过程中,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投资者,在原来抛掉自己手中的股票后、又不断地以比自己卖出的价格更低的价格买回来,这样一种“错误操作”,恰好是促使股票价格不断下跌的重要推动力。

做空的风险要比做多大得多

虽然做空、做多都是最常见的证券交易方式,但显而易见,做空的风险要比做多大得多。所以,做空决没有有些人想象的那样“好玩”。

从道理上说,股票的价格上涨空间是无限的,所以对于做多的投资者来说,做多所造成的损失,最多就是买入成本(这时候股票的价格跌到了0,但这种情况是很罕见的)。而对于做空的投资者来说,将来有可能要以“没有极限”的价格进行回补,损失之惨重可见一斑。

例如,历史上最大的轧空案发生在2008年10月末。当时“保时捷”汽车突然宣布获得“大众汽车”31.5%的股票期权、年底前增持超过50%,并且在2009年增持至75%。消息传出后,使得之前大举做空“大众汽车”的空头夺路狂奔,竞相平仓,短短几个交易日内“大众汽车”的股票价格上涨幅度就超过200%,做空者损失惨重 2。

在我国台湾,股市中有一只名叫“昱成建设”的股票,1997年8月时的买入价是每股65元。显而易见,如果投资者进行多头操作,最大的损失也就是这每股65元(股价跌到0);而实际上,该股票的价格却从每股65元快速上涨到233元,使得当时做空该股票的投资者不得不被迫一连6次追缴保证金,最大的损失相当于成本价的3.58倍 3。

由此可见,做空手法的投机风险很大,所以并不是所有证券交易都允许做空;即使允许做空,往往也会有许多限制。事实上正是从这时候开始,台湾出台了俗称“昱成条款”的条例,在某只股票出现连续飚涨行情时,对该股票的做空交易作出种种严格限制。

从这一点上看,说做空手法是“强者的游戏”一点也不为过。所以做空手法多为基金、对冲基金 4所用,中小投资者最好不要介入。

综上所述,做空和做多都是市场手段,并不存在“邪恶”与“正义”之分,否则就是上纲上线了。资本的本性就是逐利,只要不违法,干什么都行。甚至可以说,做空行为是任何市场不可或缺的一种鞭策力量,它能迫使市场不断增强信息透明度、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价格虚高和弄虚作假行为。尤其是在华丽包装背后隐藏着大量的财务造假和内幕勾当时,做空逻辑更显得顺理成章,更能为大众所接受。

只有当做空者一边做空、一边发布貌似中立的分析报告时,才可能和“可耻”沾得上边。

1 这里假设深证成份指数期货合约乘数为100元。

2 范媛:《做空中国概念股组织的“神秘拼图”》,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12月6日。

3 Mr.P:《昱成条款期由来》,台湾财富网,2010年8月23日。

4 对冲基金的概念本书经常要提到。所谓对冲基金(hedge fund),也叫避险基金或套利基金,是指由金融期货、金融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与金融组织结合后,以高风险投机为手段,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基金。对冲基金通过各种交易手段如卖空、杠杆操作、程序交易、互换交易、套利交易、衍生品种等,来进行对冲、换位、套头、套期,目的是要赚取巨额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