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效应往往会给人一种“走错门”的感觉(1 / 1)

样板房最遭人所攻击之处是“克隆”效应,千篇一律的装潢,让人有一种“走错门”的感觉

●中国人有一种跟样学样的传统,做什么事情都喜欢先树一个“样板”,然后让后人模仿。为什么“样板房”就不行了呢?

恐怕没有人说过样板房不能学。相反,适当地看一些样板房,还有利于开拓顾客的思路。现在的问题在于,“学习”已经被“克隆”所代替,一个地区、一个新村,有时候的装潢风格会完全一样,吊顶、吊灯、槽灯、墙裙、护壁、暖气罩等等就好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有时候主人坐在自家的沙发上,还总是在等着“朋友”倒茶,糊里糊涂地竟有一种串门的感觉。

●这种说法可能也太夸张了吧?

一点也不夸张,这是一个真人真事。根据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进行的一项家庭装潢调查结果,多数家庭的装潢,从装潢材料的材质、色调到风格,几乎雷同。有43.3%的家庭表示,在选材上是向别人看齐的;58.7%的家庭认为模仿就是“现在的时尚”。这种盲目跟风、消极适应装潢潮流的结果,是顾客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并不一定适合于自己的环境。

●造成这一结果,并非是装潢家庭参观样板房的初衷。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无论是什么样的顾客,都可以分成这样四种类型:有钱有品位、有钱没品位、没钱有品位、没钱没品位。对于设计师来说,他们最不喜欢有钱没品位、没钱没品位的顾客。前者经常嘴边挂着一句话:“给我按最好的档次,给我用最贵的材料”。后者则为了节省,往往随便找一些“装潢游击队”,按大路货的标准进行装潢。两种类型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无法根据个人的性格、职业、收入等背景,准确地表达他们对生活的塑造、对小家的营造。

●我看到一个资料,中国室内装饰协会理事长龚权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今后室内装饰的发展趋势将是“轻装潢、重装饰”。

这就是说,家庭装潢要以简洁为主,后期的家具和装饰品才是顾客投入的重点,也是用来突出个性独特的地方。可以相信,今后在房间中大动干戈的装潢将会越来越少。

●我看了一些装潢公司的样板房,发觉真的是非常漂亮。

装潢公司给顾客参观样板房的目的,就是要顾客得到这样一个印象。大多数人在装潢以前,考虑的首先是“好看”,其实对于家庭而言,更重要的是实用。

英国《室内装潢》杂志的专家认为,最近10年以来,居室设计的最大特点是尽量增加空间感。空间是居室的最大财富,室内装潢与设计就是要尽量增加空间容量。装潢的目的不是要求看上去“漂亮”,而是要“舒服”,使用起来“方便”。家庭装潢毕竟不同于歌厅、酒店等娱乐场所,如果缺乏实用价值,甚至妨碍了正常的使用功能,那么它就是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