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哪些物品值得收藏(1 / 1)

前面已经提到,一切有价值的、稀缺的物品都有收藏价值。那么,农民理财一般又都收藏些什么呢?归纳起来,比较适合的有:

古陶瓷

古陶瓷的收藏在我国历史悠久,这几年的价格在直线上升。在偏远山区,许多农民家中还有过去留下的古陶瓷,所以,古陶瓷收藏特别适合列入农民理财的收藏组合。

古陶瓷收藏首先要学会鉴定年代、了解相关知识,这样才能确定其真实价值,具体途径包括胎质、釉色、造型、纹饰、款识、重量等方面。这些虽然很复杂,但只要潜心钻研还是可以学到手的。

尤其是在一些市郊农村,田野河滩和小路上古瓷片随处可见,随时可以进行反复比较。只要不懂就问,就会降低门槛,甚至可以说根本就没有门槛。

一般认为,古陶瓷收藏一开始只能追求数量;当鉴赏水平有了提高后,自然而然就会注重质量的。提高鉴赏水平有规律可行,那就是:多看书、多实践、多比较、多请教、多总结,附加一点就是多看假货。其中最后一条最重要,假货看多了,自然就知道什么是真了。[1]

钱币

钱币是所有藏品中品种最多的一项。据统计,全球发行过的钱币共有200多万种。这就是说,任何人都不可能收集齐全,所以,只能另辟蹊径,依据钱币的不同类别进行收藏。例如从我国而言,就可以分为古钱类、中国近代币、纸币、现代钱币四个方面来收藏。

具体到农民理财的钱币收藏来说,难度最小的是现代钱币收藏。现代钱币是指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人民币,共有五套,其中第一、第二、第三套已经退出流通、进入藏品行列。这些在城里已经找不到了,可是在偏远的农村依然能收购到,收藏成本低,但升值潜力却不小。

例如2013年初,我国1948年12月1日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12种面值、62个版本、总面值17.655万元旧币,相当于现在的17.655元人民币面值),拍卖价普遍在400万元以上,最高的可达600万元;可是仅仅在6年前的2007年,拍卖价还只是100万元。[2]

需要指出的是,钱币收藏并没有哪个朝代、哪种钱币最主流。但一般认为,刚开始时还是应该把宋钱作为古钱币入门的“教材”,它不但品种多,而且欣赏价值高。大多数人比较喜欢收藏清钱,主要原因是清朝离现在近、收藏难度较小。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3]

古玩字画

古玩字画初听起来很高雅、很高档,好像与“农民”关系不大。但其实不然。一方面,现在的信息、交通很发达,城乡差别已不大。另一方面,现在的农民文化程度并不低,基本找不到过去那种文盲半文盲了。尤其是进城务工人员,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知识面很丰富。更不用说,富裕起来的农民追求文化生活,农民画家队伍也日益庞大。

所有这些,都为农民收藏古玩字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显而易见,要想确保投资收益,首先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艺术鉴赏水平,确保自己买到的是真品、是完整系列,并且具有市场潜力。

总的要求是四个字:真(真品,赝品无价值)、精(精致,不是粗货)、新(品相好,完好如新)、稀(存世量少,最好是独一无二)。

邮票

邮票历来是一大收藏热点,号称“十大收藏”之首。不过这几年来热度有所降温,收藏方式也有所改变,但本质没变。

邮票被称为“国家名片”,意思是说,全球各国都会把自己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历史、地理、体育、卫生等方面,最有代表性、最引以为傲的内容印在邮票上,作为对外宣传的窗口。正因如此,邮票的作用和效果可以与一切艺术品相媲美。

邮票是一次性生产的特殊商品,印数和发行量是一定的,时间越久、存世量就越少,从而显得越珍贵。

从大类看,邮票分为以下几类:普通邮票,简称普票,特点是发行数量大,可多次加印;纪念邮票,简称纪票,发行数量有限,一般不重印;特种门票,简称特票、专题邮票,一般限期出售,不重印;附捐邮票,也叫福利邮票、慈善邮票,面值之外有附捐金额;专用邮票,包括航空邮票、欠资邮票、军用邮票、快信邮票、挂号印票、公事邮票、包裹邮票、汇兑邮票等。

收藏邮票首先要了解邮市行情,然后确定自己是准备做短期投资还是长期投资。如果经济条件一般,最好是做短期投资、优先考虑近期邮票尤其是其中的小型张,因为它们的增值快、出手也方便。如果经济条件较好,建议做长期投资,在吃准行情的基础上,慢慢地将重点放在中高档邮票上。这些邮票的价格高、资金需求量大,但获利和风险也大。一般来说,放在家里几年或十几年获利会是颇丰的。

古籍图书、名家手稿

古籍图书是传统文化的象征,并且存世量少,这就注定了它的收藏价值所在。可以说,古书的价值不低于任何一种藏品。另外就是,古书的市场并不大,变现能力差,所以更适合长期投资。只要版本合适、品相好,无论市场价值还是文化价值都会只涨不跌。

举例来说,一本普通的宋版书(宋代出版印刷的书),20世纪30年代的平均价格是10块大洋,50年代是100元人民币(相当于全社会平均工资的4倍,即现在的差不多10万元)。在2003年的拍卖会上,一页(仅仅是1页)1244年蒙古刻《玄都宝藏·云芨七笺》的成交价就达4.95万元,一组《钱境塘藏明代名人尺牍》的成交价更是高达990万元。[4]早已超过民间所说的“一页宋版,一两黄金”的价值。

当然,收藏古书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古代书本的繁体字、竖排版、无标点、文言文都是对投资者的高门槛,为此,就需早作准备了。

古籍图书的收藏渠道主要有拍卖公司、古旧书店,以及自己在民间觅寻。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山区,祖上传下来的古籍图书常常会被当作废纸卖掉,偶有收获便会价值连城。为此,一方面要具有超人的眼力,同时也要拥有极大的耐心。

与古书有得一比的是名家手稿。手稿由于其唯一性,所以与同时代的图书价值相比,价值不知要高出多少倍。尤其是现在都用电脑写作了,新的手稿已经基本“绝种”;不用说名家手稿了,就是非名家的手稿也会成为稀世珍品,其升值速度之突飞猛进可想而知。

莫言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在我国带动起了一轮作家手稿收藏热,莫言作品的手稿在一夜之间就飙升到上百万元。[5]

近现代藏品

从难易角度看,当然是近现代藏品的收藏难度要小得多。一定要破除一种旧观念,认为收藏只是那些有钱人做的事;其实呢,只要做个有心人,什么东西都可以收藏成系列的,假以时日就能升值。

例如,打火机、酒标、烟斗、旧钟表、旧书包、扇子、照片、现代字画、禁书、书报杂志;直至家里用过的各种农具和生活品,如犁、耙、耖、镰、磨、碾、水车、机井、铡刀、风扇、脱粒机、拖拉机、板车、推车、独轮车、鸡公车、平板车、马拉车、土车、翻斗车、人力车、牛车、轿子、风车、水车、纺车、秧篮、粪桶等。人家不要了,你做个有心人,把它们一一收藏起来,最简单不过了。

这些藏品有的已有几千年历史,收藏成本很低,甚至完全没有成本。因为现在已经绝迹了,将来的升值潜力不可估量。

当然,即使是近现代藏品,也有不少收藏技巧。以收藏现代艺术作品为例,就至少要了解以下三点:一是投资风险最小的是国内名家的作品,它们的价格高、容易变现,至于价格将来究竟能涨多少,谁也不知道。二是投资风险中等的是50岁左右的画家作品,他们的产量高、作品风格已趋成熟,未来的价格涨幅有可能会很大,但也不一定。三是投资风险最大的是年轻画家的作品,价格虽然低,但谁也不知道他们将来能不能成名成家,所以只能少量收藏一些试试。

1 胡平:《古陶瓷专家谈收藏》,新华网,2012年9月17日。

2 《第一套人民币收藏身价不断飙升,最高已达600万元》,载《内蒙古日报》,2013年4月10日。

3 林琳、郭晓昊:《宋钱可作古钱币入门教材,新手宜从普通品入手》,人民网,2013年5月6日。

4 陈品高:《古籍善本渐成收藏市场热门》,载《光明日报》,2004年12月22日。

5 师文静:《名家手稿收藏成热潮》,载《齐鲁晚报》,2013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