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怎样购买债券(1 / 1)

购买债券时最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你的理财理念,二是债券的价格计算。这直接关系到对债券买卖的收益和决策问题。

债券的理财理念

这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一是完全消极投资法。换句话说就是,你购买这种债券是把它当作银行储蓄一样来对待的,从来没有考虑过卖出。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有些人根本就不知道债券可以在市场上买卖,也有人认为购买债券和银行储蓄“差不多”,所以就懒得去考虑买和卖了;另一方面是,有些人虽然知道债券可以自由买卖,可是由于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其中,所以只好采取一种无为而治的态度,把它们压在箱底里,觉得反正比银行储蓄的利率要高一些,就不去管它了。

而实际上,确实有些债券是适合这样投资的,如凭证式国债、记账式国债以及一些风险较小的企业债等。

二是完全积极投资法。换句话说,购买这些债券的目的,就是希望它们的价格有波动,并且这种波动越大越好,以便能够乱中取胜。

购买这些债券的人通常很熟悉债券交易行情,并且具有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他们不满足于债券投资的较高收益,更希望能从债券价格波动中去低吸高抛、获取暴利。当然,这样做有可能会如愿以偿,同样有可能造成巨大损失。

三是部分主动投资法。这介于完全消极投资法和完全积极投资法两者之间。也就是说,购买这种债券的目的主要是获取利息收益,但不排除在价格波动剧烈时短期炒作一把,兼获价格波动差价。

所以,购买这些债券的人一般同样非常熟悉债券市场行情,但由于没有太多的精力放在这方面,所以只能看情况而定。总体来看,这种投资理念下的收益和风险有可能控制得更好。

针对上述不同理念,一般有以下规律可循:对于短期闲散资金来说,可以考虑购买记账式国债和无记名国债,它们都是可以上市流通的,变现性强;对于期限在3年以上的闲散资金,可以首选中长期债券,以争取更高的利息收益。如果你想获得比较稳定的债券收益,可以把资金分为三等分,分别购买1年期、2年期、3年期债券。这样,每年都有三分之一的债券到期,能够确保每年获得相对稳定的收益。

债券的价格计算

债券的价格计算主要分为净价交易和全价交易两种。

所谓净价交易,是指按照不含利息的价格去进行的交易。与此相应地,全价交易就是以按照包含利息的价格去进行的交易。

净价交易由于不包含利息,所以在进行交易的时候,要把债券的价格和应计利息区分开来。这时候的价格,反映的只是本金市值的变化;而利息则是按照票面利率按天计算的,债券持有人享有持有期内的利息收入。不用说,这两者之和就是债券买卖的价格了。

换句话说,这时候债券报价采用的是净价,而交割价却是全价。

所谓全价交易,当然就已经包含了应计利息在内。这里的应计利息,是指从上次付息日到购买日止债券孳生的利息。计算公式为:

应计利息额=票面利率÷365天×已计息天数其中:

应计利息额对于零息债券来说,是指发行起息日至交割日所含利息的金额;而对于附息债券来说,则是指本付息期起息日至交割日所含利息的金额。

票面利率对于固定利率债券来说,是指发行票面的利率;而对于浮动利率债券来说,则是指本付息期的计息利率。一年按365天计算,如果遇润年有2月29日,这一天是不计息的。

已计息天数是指起息日至交割当日的实际日历天数。

债券净价和全价之间的关系是:

净价=全价-应计利息

在我国,目前的债券交易基本上全都采取净价报价,而行情显示则包括债券全价、净价、应计利息额等项。

这种交易方式的好处是:价格中因为不含应计利息,所以能够更加准确地体现债券本身的内在价值、供求关系、市场利率变动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