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什么是债券(1 / 1)

所谓债券,是指按照法定程序发行,承诺按照一定的利率支付利息,并且按照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一种债权债务凭证。

通俗地说,债券就是一张具有法律效力的债的凭证。发行债券的称为债务人,购买和持有债券的称为债权人。

容易看出,债券首先是一种有价证券,并且它的利息是事先确定的。换句话说,债券是一种利息固定的证券,与债务人的经营状况好坏无关。也就是说,债务人开出这张债券,到时候就得兑现承诺,否则就叫违约,就要受到相应惩罚。

投资理财概念中的债券有着严格的定义,并不是所有的债权债务凭证都称为债券,更不是所有债务人都可以发行债券。

从基本要素看,债券票面上可能会记载以下项目(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有些项目只出现在发债公告或条例中,不一定在票面上):

①票面价值(面值)。指债券到期后应该偿还的本金数额。面值与债券的实际发行价格可以不一致。如果发行价格大于面值,称为溢价发行;小于面值,称为折价发行。

②偿还期。即债券发行日至到期日的间隔时间。

③付息期。指支付债券利息的时间。可以是到期一次支付,也可以是每隔3个月、6个月、1年支付一次。付息期的长短与债券实际收益有很大影响,因为这涉及到单利和复利计息的问题。

④票面利率。指债券利息与债券面值的比率。

⑤发行人。指该债券究竟是谁发行的,即债务主体。也就是俗话所说的“冤有头、债有主”中的“债主”,即由谁来负责还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