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阶段我还在为成长中的宝宝不听话而操心着呢,似乎过完年后,长大一岁的宝宝却更顽皮了。惹得爷爷奶奶总是皱着眉头说,“管不了,越来越不听话啊!不肯写字可该怎么办才行啊?”爷爷奶奶总是很担心宝宝不会写字,想到要上一年级了什么也不会写,看到其他孩子回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摊开作业本埋头写上一小时,觉得那才是聪明小孩应该做的事情。而爷爷奶奶给予宝宝更多的是溺爱,让宝宝生来就享受着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最后演变成想要什么东西,爷爷奶奶总能满足。
宝宝除了喜欢玩,玩玩具,玩游戏,爱看动画片,似乎真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了。尽管我们也专门培养宝宝学习古筝演奏,培养孩子对于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但是宝宝似乎兴趣不大,虽然也能认真的跟老师学习,可是回家后的练习总是那么的三心二意,让其画画写字总得不愿意,我们也只能靠着打手心的凡是才能让他做好这件事,这样的方式让我也觉得很无奈。针对我家孩子的情况我也通过QQ咨询了我的一位专家朋友。专家严老师说,孩子是环境的产物。只有父母的错,孩子没有错。孩子懒是表面现象,实质不在这里,孩子是很聪明的,环境的影响很大。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通过我们家的实际情况,严老师建议:一是与祖父母分开过;二是调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千万不要逼,否则适得其反;三是给孩子树立榜样。晚上全家不看电视,就看书。都不看电视,不玩电脑,可以看书、讲故事、出去逛商场。逛商场不要抱孩子,坚决让他自己走。只能偶尔打孩子,最好是不打。还建议多带他出去玩,跟着我一起学拍照。一方面远离电视和老人,另一方面也能学到技术,看到风景。既锻炼身体,又提高耐力。说不定潜移默化中,懒惰就改掉了。至于兴趣爱好无所谓学不学,关键听孩子的。
严老师的建议我个人觉得很受用。其实教育孩子,我也一直赞成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尽管写字还是写的不是很好,画画也不是画的很棒,但是孩子有他自己的想象力,比如邵老师上课让大家画一幅要有山有树有鸟的画,宝宝交来的作品是一团黑,邵老师问,傅渔,你画的是什么时?宝宝回答说,我画的是乌云,大片的乌云把山遮住了。那么树和鸟呢?老师继续问。宝宝说,老师,乌云来了要下大雨了,刮了很大的风,你看,黑黑的风来了,把鸟都吹跑了……邵老师一下子变得很无语,真是好笑又可气,不过还是肯定了孩子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尽管只有虚岁7岁,可是宝宝已经完全具有很高的情商了,他察言观色很厉害,说出来的话有时让我们作为家长都很吃惊。特别是家长最喜欢问的话题,家里谁最好时?他的回答总能让很多人得到满足,特别是爷爷奶奶。他会说,等我长大了,你们都老了,到时我会带爷爷奶奶你们去很多地方玩,爷爷的腿不好,我来背着爷爷出去;奶奶做的菜是最最好吃的,真的很好吃。以后我挣钱了,给奶奶买很大的房子,给很多钱奶奶用;妈妈胖胖的其实也挺好看的,胳膊粗粗地还有力气,大风吹来也不怕被吹跑了;爸爸开车戴着黑色的眼镜可真帅呀!
昨天,宝宝坐在我的电动车上,告诉我说,妈妈,我想到一个办法,以后我们开始新的奖励方法好不好?要是我每天都很乖很听话做好事的话,你就奖我一块钱,要是我不乖也不听话,我就给你一块钱,好不好?对于他的这个想法,我很惊讶,这个主意谁想出来啊啊?宝宝说,是我自己想想就想到的。宝宝还继续说,妈妈,等我做了一百件好事时,我就有一百块钱了,那么我就把一百块钱存起来。存起来干嘛呢?我询问宝宝。宝宝说,妈妈,我把钱存起来给你买相机呀,我知道你最喜欢拍照了,你想买个好的相机,我帮你买,你要的是什么相机啊,你告诉我?买了新相机后,拍出好照片,老板就会表扬你!听完孩子说完这些话,真是让我作为他的娘眼泪都快流出来了,真是让我太感动和感慨了。他的小小脑子里居然想的这么多。宝宝还说,等爸爸回家后,我给爸爸一块钱,让他帮你拖地,奖励他一块钱也做一件好事,这样你就不用这么辛苦干活了,你说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