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 他靠外汇投资成为富豪(1 / 1)

从中产到富豪 严行方 703 字 3个月前

美国人兰迪·麦克大学二年级时迷上了打桥牌,并且是白天黑夜地连轴玩,结果导致有6门功课不及格,后来不得不辍学从军。在这之后,他被送往越南战场,1970年回国后继续求学,同时在芝加哥交易所打临工,这让他有机会接触到了期货交易。

兰迪·麦克是学心理学的,毕业前正好赶上芝加哥交易所一家门店新开张。为了吸引投资者,交易所把当时价值10万美元的外汇交易席位降到1万美元,同时还免费赠送给每个老会员一个席位。就这样,兰迪·麦克的哥哥得到了免费席位后转送给了他,并且还借给他5000美元做本钱。

兰迪·麦克当时对外汇投资了解很少,所以他把这5000美元中的3000元存入银行做生活费,只拿2000元出来做外汇期货投资。因为什么也不懂,所以他是看到别人买什么就也买什么,剩下的时间就是整天玩桥牌。有意思的是,第一年他就居然赚到7万美元,回报率高达34倍。

1976年,英国政府担心英镑上涨过快会导致进口增多,于是在英镑价格1.6美元时,宣布要将英镑价格控制在1.72美元。消息传出后,引发英镑直接冲击1.72美元。但随后受政策影响,价格下跌,然后又继续冲击1.72美元。如此多次反复,兰迪·麦克觉得这说明英镑具有强劲内在需求,未来一定会冲破这一警戒线。于是他将原来每次最多只做三四十张单子一下子提高到200张。这种孤注一掷,让他在三个月后英镑涨到1.90美元时悉数抛出,净赚130万美元。

1978年末,他在投机英镑时一下子就亏损了150万美元,几乎把过去的获利输了个精光。痛定思痛,进入1980年代后,兰迪·麦克在基本分析基础上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技术派,认为要想赚钱就得跟势,但开头阶段抄底和结尾阶段找顶的难度都很大,所以他只做中间段。在他看来,自己在过去的操作中判断要占90%、执行只占10%,而现在判断只能占25%、执行却要占到75%。

正是建立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1980年代初他先后历时五年从0.85美元到0.67美元一路抛空加拿大元,累计盈利数百万美元,成为他一生中的得意之作。只不过1980年代末投资加拿大元这一仗打得有些冤枉。那时候加拿大元一路上扬,他一路追势进单,最终却因为加拿大总统选举出人意料,所以连累他的投资业绩也从盈利200万美元变成亏损700万美元。

他的投资经验是:每一位投资者都要根据自己的性格来决定投资策略,这种扬长避短才能确保制胜。例如,他哥哥的性格就比较沉稳,不愿意冒险,所以多年来只做套期交易,成绩也不错;而他则是属于胆大心细的那一类,所以喜欢大手笔进单,但同时风险意识也很强,一旦发觉形势不利就会果断离场,不管损失有多大。

总的来看,兰迪·麦克一连20多年基本上可以说是常胜将军。最早从2000美元起家第一年就赚了7万,以后的每一年获利都要超过前一年,1980年代年平均收益在100万美元以上。他除了自己做外汇投资,还帮助家人、朋友代炒,1982年最早时的两个代理账户合计只有1万美元,可是10年后就已经积累到100万美元。

他对投资者的忠告是,要确保自己即使连错二三十次也不会赔光本钱。事实上,他进单一次承担的风险一般只是5%至10%,如果输了下一次便控制在4%,又输了便会进一步压缩到2%。根据这一纪律,他在做单不顺时甚至会把3000张单递减压缩到10张,然后到手顺时再恢复做单量。

就这样,他成为美国华尔街上著名的外汇投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