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广州动景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UC优视诞生了,旗下有UC浏览器、九游、UC云等产品,是国内最早的一批移动互联网应用之一。UC优视创立之初,当时的背景是手机刚开始2G上网,所以手机浏览器都很烂、网速也慢,而UC优视的出现使得它因为采用服务器端压缩网页,能够迅速打开网站,所以很快就凭借加载快、流量消耗低等优势一举成名,之后便一直稳定发展,用户突飞猛进,一年多之后用户量就超过2000万。
而就在那一年,雷军已经将自己创办的卓越网以75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亚马逊,从而获得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桶金。所以从这时候开始,他就陆续在风险投资领域小试身手,促使一些有想法的人把他们的想法变成现实。
当时的UC优视两位创始人何小鹏和梁捷都是搞技术出身,他们的手机网浏览器开发方向非常明确,之所以取名为UCWEB,就来源于You Can WEB缩写,意思是“你能随时随地访问互联网”。可是他们的天才想法却遇到了资金困境,最困难时因为付不起房租,两人晚上只好扛着服务器从一个办公室搬向另一个办公室。网易创始人丁磊得知后,以个人名义借给他们80万元,让他们勉强支撑了两年。
在这种情况下,UC优视陆续寻找了20多家创业投资,包括红杉资本在内。但当时许多人对移动互联网行业不了解,觉得投资这玩意风险太大,另外就是管理团队问题。雷军显然也看到了这两大问题,但他认为这些问题并不是没有解决方案;不但如此,他还坚信UC优视能有机会做成下一个谷歌,人生能有几回搏!
2006年,他和几位朋友一起出资400万元人民币给UC优视,占股20%;其中他个人出资200万元,占股10%。他掏出这笔钱时眼睛眨都没眨一下,干脆得很。
2007年末,金山刚刚在香港上市后不久,他就宣布因个人原因辞去金山总裁兼CEO职位。他说自己太累了,想歇歇了;但实际上他并没有歇下来,半年后便出任UC优视董事长。
上任伊始,他就理清思路、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当时公司一共有10多名技术人员,但其中只有两人开发浏览器、其余都在给中国移动公司开发邮件办公软件项目。雷军认为,UC优视要做规模经济,只有把规模搞得足够大才能挣钱,并且到那时候挣钱会非常容易。为此,他认为必须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到做大服务规模上来。最终他决定果断砍掉当时唯一盈利的为中国移动开发软件的项目,把它以1000多万元的价格卖了出去,然后扩招人员全力开发手机上网浏览器。
这一招马上见到了效果。例如,新浪新闻首页转到手机上后只有100K,还不到原来的1/10,所以被网民誉为最省钱的浏览器;不但如此,UC优视还可以打开多个网页,从而缓解了等待时间。仅仅一年多之后,用户就增长了25倍。
雷军不停地进行创业投资,仅仅2008年那年他就投了不止10家企业,融资总金额超过1亿美元,他也因此被评为2008年度最佳天使投资人。UC优视只是他最得意的投资项目之一,所以被人记住了。
在雷军看来,手机上网将会成为未来的时代潮流,移动互联网业务规模会远远超过当时的互联网业务规模,于是他把自己的事业重心瞄准了这一块。
2013年3月,阿里巴巴投入5.0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1.30亿元)战略投资UC优视,2014年干脆又直接投入43.5亿美元收购了UC优视(按当时的汇率折算约为人民币261亿美元),把它打造成阿里巴巴移动事业部旗下的核心产品。而直到此时,雷军前期个人投入的200万元创业投资所占10%股份对应金额已达26.1亿元人民币,投资回报率超过1300倍。
正是在这笔创业投资中,雷军尝到了甜头并着了迷,之后便四处进行创业投资。尤其是他通过UC优视看到了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巨大前景,这一点可以从iPhone发布后移动互联网被引爆得到证实。这时候他看到国产厂商魅族在做智能手机便也想进行创业投资,但因为没有投资成功,所以他干脆自己创立了小米,并由此正式进军移动互联网。
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UC优视的用户渗透率依然高达67.1%、下载量3.3亿次,均占市场第一位,继续领跑国内第三方手机浏览器市场,远远超出第二名QQ浏览器。
雷军在2016年夏季天津举行的达沃斯论坛峰会上深有感触地说:中国今天的创业环境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新型孵化器的产生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创业机会比过去更多;而这些创业机会所需资金不会都靠银行贷款,更主要的还是天使投资。他形容说,这些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就像“朋友出份子”,虽然失败的多,但一旦成功,收益会远远超过自己的想象。就他而言,除了投资之外,自己过去曾经的创业经验也是给创业团队的另一种投资。
他说,做投资人会突然发现有许多可以实现的梦想,挺幸福的,他很喜欢享受那种具有预见性的尝试。在他看来,创业投资最重要的是对大势和人的判断,然后便是顺势而为,而不是勤奋。他的投资哲学归纳起来就是:投资先看人(投给谁),再看趋势(以便顺势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