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陈小敏出生于广东省鹤山市农村,在六姐妹中排行第二。
她从小就非常能吃苦。小学六年级时,被选进体校,两个月后因肘关节受伤不得不回家休息。面对这位全班最瘦小的“关刀手”(因身体原因肘关节向外拐的举重运动员,容易在抓举发力过度后受伤),父母心痛地劝她放弃罢;可是她为了能有机会走出山村去城里读书,依然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她的身体素质欠缺,可是心理素质非常好,每次比赛总能出色发挥出训练水平来。
1993年,刚满16岁的她第一次参加大型活动就是第七届全国运动会。为了能减轻5公斤体重、参加原定24公斤级比赛,她硬是三天三夜不吃不喝达到体重指标,最终拿到人生中的第一块金牌。并且,她在当年就破了世界纪录。2000年,她在左腿和腰部肌肉严重拉伤、很可能瘫痪的条件下,奋力拼搏,荣获悉尼奥运会举重冠军,实现了她“每一个步骤,每一个机遇,我都拼了命去抓,死都不放手”的诺言。
无论是在赛场还是人生中,她每一次都会踏准节拍。针对许多运动员“等靠要”思想严重、退役后即身陷落魄境地的现实,她对自己的人生有着明确的规划和实践,最终通过投资彻底改变了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陈小敏在2003年退役前就坚持边训练,边学习。1998年,她在几乎所有人的反对下,报名参加了广东商学院(今广东财经大学)法律系的本科学业。
退役后,她应邀出任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团委书记,用多年积累起来的人脉和商业资源,把团委工作搞得风生水起,以至于团委还能为企业招商赚钱,这在其他单位是极其罕见的[1]。
因为她是奥运冠军,所以经常会被邀请去参加一些大型活动,尤其是房产楼盘的开业剪彩,她因此对房产投资有了更多的了解,觉得该项目前景看好。为此,她不但利用自身优势用优惠价格买房,有时还会主动要求用房产来折抵出场费。
那时候的她虽然没有学过投资理论,也没有什么高人指点,但投资房产的丰厚回报明摆在那里,有时候一年就能实现翻番,所以她完全是靠自己摸索。后来她出任羊城晚报集团创意产业园副总经理后,在这个岗位上很好地锻炼了自己的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投资之路就更是走得顺风顺水。2010年,她获得中山大学行政管理学硕士学位。
例如,2005年时,她看中广州市中心一座庭院深深的老别墅,面积400多平方米,外带200多平方米的花园,最终以300万元的价格买了下来,2013年时又以原价好几倍的价格卖了出去。在此前后,她已经投资了好几套老城区的学区房。
那时候还没有实行限购政策,贷款利率也低,买房甚至可以用别人的名字,所以,她的业余时间几乎全都用在看房、贷款、过户上了,不是在买房,就是在去买房的路上。
当时她的月薪是1万元,可最多时每个月要付的房贷就多达十几万元,所以需要不停地接广告和参加商业活动,才能周转得过来。最困难的时候,她的银行卡上甚至连电费都没钱扣。但即使如此,她依然不断地投资房产。
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时,她果断地抛掉已经升值了好几倍的学区房,转而以每平方米1万多元的价格另外买入了多套别墅。等到她2013年判断房地产涨势趋缓、每年的房产增值已经达不到她的投资回报率要求时,毅然将价格已经涨到每平方米5万多元的这些别墅全部抛了出去。
当时国内股市非常低迷,而根本不懂炒股的她,在报社财经编辑指点下,把这些卖别墅的钱全都重仓在某股票上。刚买进该股票时就遇到价格暴跌,被套近30%;但她坚持一路持有,两年后遇到2015年股市大牛,卖出后又赚了好几倍。
2013年,由于过去训练时留下的伤痛影响到正常生活,她向单位提出辞职,随后全家移民去了她的夺冠福地澳大利亚。而此时此刻,她早就实现了财务自由,把养病、疗伤、享受作为新的人生主题。
不过,闲不住的她仅仅只休养了一年,就在澳大利亚一个著名的华人区买了一栋大别墅,开始重复过去投资置业的人生经历。
2016年6月,她在应邀出任某整形美容机构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胸模大赛评委时,抑制不住内心被压抑了多年的爱美之心,愉快地接受了主办方给她腿部抽脂的建议,并最终穿上性感花裙,在T台上摇曳多姿地展示自己曼妙的身材曲线。
回顾投资人生,陈小敏自豪地说:“在中国举重界,我现在应该是最潇洒的一个。”她认为,自己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两条:
一是大胆地用奥运奖金投资房产。当初她得了奥运冠军后国家奖励了10来万元,地方奖励了10来万元,另外还有1公斤黄金,以及一些企业的赞助,加起来约有30多万元,全都成了她最早用于房产投资的本钱。她说,“那个时候如果你拿了奖金不投资的话,可能十几年前的奖金现在就只够买一个厕所。”
二是无论投资房产还是股票,每个节拍都踏得很准。她在房产市场行情最低潮时买入别墅和学区房,然后在学区房价格高涨时转手卖出,转而买入价格刚刚启动的别墅房,又在高位卖出。卖出后又恰好遇到股市低迷,于是全力杀入,一直捂到大牛市时抛出。能踏准这样的节拍,需要有很大的决心和毅力才行。[2]
[1]《陈小敏:历经数次华丽转身,成功永远给有准备的人》,人民网,2012年10月19日。
[2]练情情、胡玉立:《女举重奥运冠军炒房成富商:不投资,奖金现在只够买厕所》,载《广州日报》,2016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