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什么都在涨(或称“与时俱进”),只是速度不同而已——物价在涨,生活成本在涨,生产经营服务成本在涨,收入也在涨(或“被涨”)。因为统计部门公布的是平均数,所以你的收入哪怕不涨甚至在下降,其他人涨上去了,平均数也会硬生生地把你拽上去。于是乎,人人争先恐后,都想超越平均数;更重要的是,借此机会摆脱自己尴尬的中产阶级地位,在财务自由的厅堂里来回踱方步。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可是不同阶层的人在收入、消费、格调、观念等方面却有着清晰的界限,偶有间杂。从消费原则看,穷人追求省钱第一,中产阶级追求性价比,富豪则喜欢花钱买方便;穷人喜欢谈钱,富豪才有空谈感情。从全社会看,90%的人是按照这种生存模式来处事的,另外9%的人会故意拔高、1%的人会故意降低自己的阶层。就好比住在别墅里的业主,90%确实是富豪,9%是伪富豪,另有1%的富豪会故意躲在普通居民楼里混同于群众一样。
从中产到富豪离不开投资理财,靠死工资是希望渺茫的。投资和理财是当今我国最热门的话题,并且必将永久热门下去。道理很简单,理财是对你的财富进行科学的管理。不用说,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有一定量的财富需要管理;而投资作为目标锁定在资产增值上的主体理财行为,是最有效的理财动力。简单地说就是,投资能让你变得更富有,而理财则可以确保你未来的生活更有计划。
但同样简单的道理是,投资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熟练掌握并正确运用各种工具。形象地就是,你如果路走对了,会越走越近,有时不知不觉间就到了;可是一旦走错了路,不是谬之千里就是背道而驰,越努力越倒霉。不过,在此之前还须厘清一个概念:什么是投资,什么是理财,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总体上看,投资和理财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联系,但不能混为一谈:理财的范围比投资广,而投资在专业知识方面的要求比理财高。投资的目的主要是获取更高的获利回报;而理财是为了合理安排未来收支,赚钱不是最重要的。投资的结果不是盈利就是亏损,风险与收益同在,有可能一夜暴富,也可能会血本无归;而理财的结果是把未来的生活安排得更好,生活更富有、更有质量,家人更健康、更快乐,由于理财规划不当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的情形较少。投资决策的依据主要是回报率高低;而理财决策的依据有很多。
在西方国家,理财概念主要是指金融,大学里有专门的课程教个人理财和家庭理财,分得也很细。但概括起来无非就是这样三句话:首先是分析你的家庭经济状况,包括收入、支出、赡养人口等;其次是合理量化理财目标,如10年以后你准备要把孩子送到国外去读书,那么从现在开始就要考虑是去美国还是英国,然后结合未来家庭年收入增长和物价上涨因素,算一算到时候大概需要多少钱、现在已经有多少、还要筹集多少;最后是怎么去筹集这些资金,在现实和目标之间找平衡。
在这个过程中,少不了要请教书本。因为对于普通人来说,要对10年后的经济形势和通货膨胀做一个较好的把握,一般无能为力。在这其中,你会发现有许多地方和投资有关。即使是在这些准备让孩子出国读书的家庭中,也未必现在就有这笔钱放在那里专款专用,更不用说那些尚未做好这种准备的家庭了。可以说,如果缺少投资行为,有这种打算的家庭,将来的计划绝大多数要落空。退一步说,即使某些家庭现在已经准备好了这笔钱,将来也会把目标调到更高的。
这就像买房中的一个有趣现象:买房者手中如果有200万,他的置业目标会瞄准价值300万的;如果他手上有500万,目标就决不会停留在这300万上,余下200万元做装修,而多半会考虑买一套价值800万的连排别墅。他们首先考虑的是怎样利用各种投资渠道来解决其中的差额,家庭投资的作用和奥妙就在于此。
有鉴于此,本书系统介绍了中产阶级通向富豪阶层的各种实用途径,从证券投资、房产投资、创业投资、实业投资,到黄金和外汇投资、收藏和艺术品投资、互联网+、对外投资、智力投资等。内容不但翔实,而且会手把手地教你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工具,实操性极强,堪称家庭投资百宝箱。书中不但有各种投资渠道的操作要领和策略,还针对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提供了不同的投资组合,针对性更强。
请记住,虽然并非每家每户每个人都必须投资,但敢于投资、善于投资者会有更丰富多彩的人生、更体面富裕的生活,有更多的机会尽快步入富豪阶层!
2018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