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后记(1 / 1)

海上之路 柳田国男 907 字 2个月前

《海上之路》的翻译工作接近尾声的时候,北京已经进入了夏末秋初。从年初接到这项工作以来,每天都舔尝着“痛并快乐”的感觉。作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民俗学门外汉,翻译《海上之路》为我打开了一个未知世界的大门。每一天,都仿佛在与数不清的动植物、各路神灵佛祖以及日本民俗学的研究大家周旋切磋,乐趣与困惑并存,感慨与迷茫同在。

数年前,我曾经尝试着拜读这部著作,但毕竟隔行如隔山,除了被书中提到的神奇植物——“zuzudama”、作恶多端却受人敬畏的淘气鬼——老鼠以及与中国相关的龙宫故事等吸引之外,并未能对作者提出的整体理论架构有所把握。通过本次翻译工作,我对民俗学的内涵与外延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对岛国日本的国民渡海登岛的路径有了更为强烈的好奇心,也对柳田国男无边的学识和缜密的思维产生了深深的敬佩。

翻译中令人感慨颇深的是,书中曾多次出现“我已风烛残年”“我已时日不多”之类的语句。《海上之路》是对回答日本人由何而来这一问题的一次尝试,是对战后风靡一时的“骑马民族征服论”的异议,也是柳田国男生前撰写的最后一本书。当时这位年逾八十的老者似乎想要将毕生积累的知识、尚未解决的问题以及对后人的殷切期望都毫无遗漏地凝聚于本书中,大学问家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充溢于字里行间。

我本人并非日本民俗学的研究者,对于书中所提出的假说,以及基于此的比较研究不敢妄加评论,在此,仅对翻译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略加说明。

首先,原文中使用片假名标注的名词,悉数采用罗马字的方式表示,其目的是尽可能地还原作者的本来意图。对于没有接触过日文的读者来说,或许有些费解之处,我也对部分罗马字表示的词语进行了简单的注解,但由于其中大部分属于方言或是古文,与现代日语的含义已经有了些许改变,因此,还望读者能够从上下文的内容中把握其含义。

其次,文中出现的大量《omoro草纸》中的冲绳歌谣、其他地方歌谣、古文以及俳句等,译者以尽量接近原文的风格译出,但毕竟才疏学浅,不免有理解不当、措辞不妥之处,还望各位读者悉心指正。

最后,在《鼠之净土》一章的第七节中,出现了一段岛屿的方言。柳田国男本人也认为此段意思难以理解,我虽也查阅了大量资料,咨询了多位专业人士,包括日本古典文学、古典日语的专家以及冲绳当地的学者,遗憾的是,这段话的意思依然不明确。因此,文中暂且以罗马字进行标注,还望有机会得到专家的指点。

我希望借此机会对在本书翻译过程中给予我无私帮助的各位师友表示感谢。我首先要感谢本套丛书的主编北京大学王京老师在整个翻译过程中不厌其烦的指导和解惑。作为柳田鸿篇巨制中文翻译丛书的总负责人,他不仅要担任重要著作的翻译工作,还要在格式、体例以及各种细节上进行沟通与统筹,其工作之细致、态度之严谨、学问之扎实令人不得不心生敬佩之情。在冲绳方言、日文古文的翻译方面,我得到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郭德玉老师、赵力伟老师、外籍教师寺田昌代老师和清华大学隽雪艳老师的指导。其中,我尤其要感谢寺田老师,她在百忙之中查阅大量资料,经常在凌晨时分将整理好的内容发送给我,并附上极其详细的解说。这些解说或是使我对文中一些艰涩之处有了更全面的把握,或是让我对自己的理解更增添了信心。在部分中文的润色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耿涛老师也给予了我莫大的帮助;而在整体的查漏补缺方面,我校翻译学硕士付玉帅同学、罗晶晶同学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我想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也要感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及本丛书的编辑宋旭景女士。

柳田国男的作品是宏大的、充满想象力的,也是积极的、充满希望的,这是很多其他民俗学者所不具备的魅力。学问除了科学性之外,能够打动人心,才是最高的境界。如今,我仿佛能够想象:那些为了追寻光彩夺目的“宝贝”而不惜远途跋涉的人们,在茫茫大海上眺望黎明的旭日,他们相信,就在不远的地方,“常世乡”的滚滚浪涛正拍打着海岸风尘仆仆的椰子;稻子成熟了,人们又开始祈求下一年的丰收与繁荣;龙宫的美丽女子用植物的果实穿成项链挂在胸前,正在晨起梳洗,准备迎接来自另一个世界的恩人。海上之路,是日本人的发展、成长之路,同时也是我们探寻人类生产生活、信仰祭祀、精神文化的必经之路。

本书的翻译一定还存在许多不足,还望各位大家不吝赐教,以期能够将柳田国男最后的心愿,准确无误地传达给此书的读者。

史歌

2017年9月17日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诚信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