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大危机期间,德国垄断资产阶级在内政外交方面的基本态度发生了变化。由于美、英、法等既得利益国家组建起区域性经济和货币集团,堵住了德国经济向外渗透的缝隙,使德国的对外贸易量一落千丈,危机进一步深化。另外,民众要求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社会政治秩序激烈动**。在这种背景下,他们希望找到一把“双刃剑”,对外能迅速调整国际格局,使德国摆脱凡尔赛体系的束缚,并进而夺取势力范围,对内能控制民众,稳定社会秩序。
但是在资产阶级内部,不同的利益集团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对内政外交具体方针的要求也有所差异。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在德国政治经济生活中起重要作用的是两大垄断集团。一个以加工工业和输出工业为主,其核心人物包括当时最大的输出商和制铁工业家奥托·沃尔夫、西门子电气公司巨头卡尔·冯·西门子、德国工业协会第一主席及法本工业公司监事会主席卡尔·杜伊斯贝格等。另一个由鲁尔区的重工业巨头组成,其首脑人物包括著名的煤钢大王基尔道夫、蒂森等人。前一个集团所处的地位比较有利,而且同国际资本特别是英国和比利时的资本有着广泛的联系,因而对内拥护魏玛共和国,对外主张接近西方国家。后一集团是德国财政资本中最具有沙文主义和复仇主义要求的派系,其利益因《凡尔赛条约》丧失了阿尔萨斯-洛林、上西里西亚等主要工业原料基地而受到较大损害,所以一开始就公开反对凡尔赛体系和赔偿义务,要求立即着手全面武装德国。这个集团中的蒂森和基尔道夫等人,较早就同希特勒建立了联系,并在一定程度上重视纳粹党。
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鲁尔工业集团逐渐把希特勒定为自己的政治代理人。1930年11月27日,蒂森在德国工业联合会委员会会议上,第一次公开呼吁发挥纳粹党的领导作用。不久,基尔道夫利用自己在矿山联盟中的地位,作出一项决定,规定莱茵-威斯特伐利亚煤矿辛迪加所属的企业,自1931年1月1日起,每售出1吨煤就提取5芬尼[1]资助纳粹党。在他们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资本家开始支持纳粹党,其中包括沙赫特和德国金融界著名报纸柏林《交易所报》经济编辑瓦尔特·丰克等,形成了以鲁尔区重工业巨头为核心的“纳粹工业集团”。同年秋,化工巨头凯普勒联合愿意帮助纳粹党夺取政权的资本家,组建了“凯普勒集团”,从经济和政治上策划扶助纳粹党上台执政。
前一个资本集团仍然反对纳粹党。然而,随着危机进一步深化,该集团内部围绕应付危机的决策问题产生新的分化,就是这一分化给了希特勒可乘之机。
1931年冬,德国的高失业率已经成为直接威胁统治的严重社会问题。克虏伯、沃尔夫等人支持全德工会联合会提出的发展公共事业以解决就业问题的建议,在前一个资本集团内部分化出“左翼凯恩斯主义”集团。杜伊斯贝格、西门子等人反对这一做法,主张鼓励私人企业扩大生产,使其自发地繁荣市场,由此形成了“右翼凯恩斯主义”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