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留给世人的疑问(1 / 1)

德国纳粹运动的兴起,给世人留下了不少疑问。例如,为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中欧一些国家会出现纳粹运动?纳粹党和纳粹政权已经成为暴政和恶行的同义词,为什么在《二十五点纲领》和纳粹党的早期宣传中,有不少反对垄断资本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内容,早期的纳粹党究竟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从20世纪30年代纳粹运动大规模泛滥时起,一些学者就在关注这些问题,20世纪6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更多的学者把纳粹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学者们在研究过程中,对有些问题逐渐达成了共识,而在另一些问题上,则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关于纳粹运动产生的背景和原因,我国史学界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普遍强调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对立的作用,认为资产阶级面临高涨的革命危机,大力扶植包括纳粹在内的法西斯运动,法西斯产生的目的就在于反对共产党、反对社会主义苏联、反对共产国际。目前,国内大部分学者都认为,纳粹运动产生的背景是复杂的、多因素的,仅仅强调反苏反共,不能科学地解释很多历史现象。

随着资本主义的深入发展,其弊端也逐渐暴露。个人主义思想在支撑民主体制的同时,也在不时地冲击着原有的基层群体关系。“总体民主”(totallitarian democracy,亦译“极权民主”)思想应运而生。这种思想强调特定群体的联合与团结,“个人的不顺从和不守规矩是不可取的”,个人利益只有通过融入到紧密团结的集体中才能实现。由少数精英人士所代表的“公意”,是群体利益的真正体现,民族就是一个现成的特定群体。

另外,人类历史进入20世纪以后,资本主义社会失调状态更加明显,同时垄断资本主义以更强的力度排挤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包括使得小生产者加剧分化。中间阶层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就是一个人数众多但地位极不稳固的阶层,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些封建属性较强的小生产者面临被淘汰的威胁,其他的面临分化的威胁,这种分化使极少数人有可能上升为资产阶级,大量的只能被抛进无产者的行列。在全面危机的形势下,各阶级阶层的人士都在政治上活跃起来。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是冲击资本主义统治的主流,同时还有各种支流,其中最突出的是极端民族主义和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两股思潮所合成的集团。参加这些集团的成员要求建立“民族社会”以取代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在他们的幻想中,这种“民族社会”排除了外来民族成员的竞争,确立起对其他国家的优势地位乃至统治地位,内部则消除阶级冲突和分化,结成“民族共同体”,求得本民族内部的和谐发展。

部分德意志民众强烈要求排除外来民族成员的竞争,源于当时国际间人员流动加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世界整体化和各国城市化的进程加速,各国之间的人员流动增加。很多犹太人进入经济发达地区,在新兴的金融业和传统的商业领域迅速发展,很快取得优势地位,这样就强化了欧洲各地早已根深蒂固的反犹情绪。此外,在欧洲经济发展过程中,东欧民族成员纷纷涌向经济发达的中、西欧国家,这些工人原来的生活水平并不高,能够接受较低的工资报酬,在就业方面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因而引起当地工人的不满和反对。自以为种族优越的德意志人要求由国家出面来维护本民族的利益。

在法西斯产生的过程中,第一次世界大战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次大战本身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反过来又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例如,战争期间,德国政府为了保证物资供应,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干预,重点扶持大企业,这样,垄断组织获得巨额利润,大量的中小企业破产。如1916年12月《兴登堡纲领》颁布后,全国2000家织布厂中即有1900家被封闭。由于德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起步晚而来势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排挤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大垄断企业排挤小企业的过程本来就比其他国家剧烈,战争期间更是雪上加霜。

战争所造成的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首先对下层民众造成沉重的打击。在战后初期的经济危机中,大量的工人失业。

在德国这个充满军国主义气息的国家内,军人一向处于受人敬慕和向往的地位,但是随着战后被迫大量裁军,为数众多的退伍军人流向社会,由于缺乏谋生技艺,大多滑入无业者的行列,成为社会的破坏力量。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构建了凡尔赛体系,对德国实行严厉的惩罚,迫使它交出全部殖民地,并且割地赔款。德意志人在中世纪时以神圣罗马帝国为载体,执欧洲之牛耳多年,具有根深蒂固的民族优越感。但是从11世纪起,德意志国家的政治分裂化过程加速发展,至16世纪上半叶已是邦国林立。此后不久,俄罗斯人在东方建立了强大的沙俄帝国,英国和法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国力日盛,分裂的德意志处于强邻之间。这两种历史因素的结合,一方面导致在反对拿破仑一世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形成一股民族统一的强烈要求,随后发展成为一种泛德意志运动;另一方面则导致德意志民族主义情绪的某种畸形发展,形成一种所谓雅利安种族优越论,其中自负、愤懑和恐惧掺杂在一起。俾斯麦在统一德国的过程中,借助了这种德意志民族沙文主义,同时又使它膨胀起来。19世纪末的德国,宣扬雅利安种族优越的意识形态层见迭出,以沙文主义为实质的“爱国主义”教育普遍推行,德国各阶层民众都深受影响。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追求欧洲和世界霸权的容克资产阶级把德意志的民族沙文主义推到顶峰。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不但把德意志民族争霸世界的迷梦打得粉碎,而且给它套上《凡尔赛条约》的沉重枷锁。这样,民族复仇主义情绪恶性发展起来。

强调德国被包围的漫画

所有这一切,都促使德国社会动**不安,社会矛盾激化,统治阶级不能照旧不变地维持自己的统治,被统治阶级也急于变革现状。法西斯运动有了肥沃的土壤。

另外,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爆发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大战结束前后,欧洲其他国家也出现了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革命**。这些重大事件也对法西斯运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西方国家的统治阶级害怕资本主义制度被推翻,因而积极纵容和支持反苏反共势力;而一部分中下层民众则害怕社会主义革命会消灭私有制,因而投向既反对资本主义制度、鼓吹民族复兴和扩张,又主张保存私有制的社团。

德国之所以很快成为中欧纳粹运动的中心,还同它的历史传统有关。由于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国家统一又是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的,德国社会具有浓厚的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的传统影响,为法西斯主义的滋生提供了最适宜的土壤。

应该说,所有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推动了纳粹运动的产生。

关于德国纳粹党和纳粹运动的性质,国内外学者争议更大。许多西方学者认为,纳粹运动是中间阶层的运动,纳粹党是小资产阶级政党。社会主义国家的学者以往大多认为,纳粹不论是理论、运动、政党还是政权,都是金融资本最反动的代表。我国学术界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纳粹党和纳粹运动的性质有一个转变过程,纳粹政权,或者说执政前后的纳粹党,可以被看作是垄断资本最反动最凶恶的代表,但是成立初期的纳粹党,却是一个反动的小资产阶级政党。

早期纳粹党的小资产阶级性质,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第一,统计资料表明,20世纪20年代德国纳粹党的社会成分,是以小资产阶级为主体的中下层民众。1920—1921年,慕尼黑地区的纳粹党员中,工人占28.6%,小商人、手工业者、农民、低级职员和公务员、大学生等占67.9%,工厂主、企业经理和上层官吏仅占3.4%。从全国范围来说,1923年秋全部党员中,工人占35.5%,小资产阶级分子占59%,工厂主等占5.5%。即使在大区领袖一级的干部中,1925—1928年,工厂主和上层官吏等也只占27.8%,小资产阶级分子却占66.7%,工人占5.5%。当然,判断一个政党属于什么性质,主要应该分析它的政纲和实际行动代表了哪个阶级的利益,但是,党员的社会成分对于决定一个政党的性质不是没有影响的,特别是当这些人没有放弃自己的阶级要求,并把这个党看作是自身利益的代表者时。

第二,从《二十五点纲领》来看,社会改革的要求无疑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的愿望,那么民族沙文主义的内容又如何呢?应该看到,由于德国历史发展的特点,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所处的国际地位,几乎整个民族都或多或少具有民族复仇主义情绪。对中下层民众来说,战败和赔偿的沉重负担大部分转嫁到他们身上,裁军使大量军人退伍复员,滑入社会底层,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自然会把各种失望和痛苦统统归结于“民族”的失败,进而提出民族沙文主义的要求。当然,右翼垄断资产阶级和容克军国主义势力是这股社会思潮的中坚,而且争夺原料来源、销售市场和殖民地的经济动因比上述历史感情方面的动因更为持久和理性化,但是并不排除其他社会阶层在一段时间内可能更为狂热。

第三,从党的领导集团来看。希特勒早在入党前就形成了其世界观,他具有根深蒂固的民族沙文主义、种族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反共偏见,对纳粹党的小资产阶级社会改革要求兴趣不大,但是,当时该党还是实行集体领导制,希特勒不过是领导委员会的第七名成员。对于主席德莱克斯勒和其他领导成员来说,尽管也具有反犹思想和民族沙文主义情绪,但更主要的是追求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作为整体来看,还不能说纳粹党的领导权已经掌握在资产阶级代理人手中。

第四,从该党在当时德国政治斗争中所起的实际作用来看,它处处与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魏玛共和国政府为敌,立志要推翻它。

至于希特勒全盘控制后的纳粹党,其阶级属性是否就毫无疑义,这是摆在我国学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相信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化,一定能对此提出更为科学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