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决守城力量不足的问题的同时,阎锡山为解决其战争物资和经济上的困难,也煞费苦心。一方面,他以鼓励士气为名,发动全市商民募捐物资、钱财,说“毁家才能保家”。自1948年10月以后进行的4次募捐中,就搜刮商民财物约合当时法币12万多亿元,面粉3万多袋合银洋48万余亿元,蔬菜、肥羊、猪等合法币4.3万余亿元,并且通过实施《各种车辆登记使用办法》、《战斗城征用材料及拆毁人民房屋赔偿办法》,仅在南门外就拆毁民房5000余间。此外,还将市里所有木橡、木版、麻袋和一部分炊具,予以征调,用于城防。同时频频向国民党中央政府呼吁求助,多次向美国乞援。1947年以后,被阎锡山视为物质力量的“骨干”的西北实业公司,因陆路交通受阻,以及阎统区的缩小,致使其生产发生很大困难。阎锡山即命公司经理彭士弘多次要求南京政府放宽外汇,照顾运输,渴望政府“对目前面临之重大难关,幸勿忽见,请速贷予工矿贷款,配给外汇,并支援物资,俾得发挥其生产力量”(《西北实业》周刊,第118期)。当阎锡山获悉日本赔偿中国纺织、机械、硫酸、造船等一批物资的消息后,又让公司连电“中央经济部请予照配,籍补日本对山西工业损害”。但是,由于当时国民党中央政府已是经济拮据,外汇、赔偿物资尚且不能满足蒋介石嫡系势力进行内战的需要,因而,阎锡山的这些求助,自然也就不会收到多少效果。于是,阎锡山又转而直接向美国乞援。经西北实业公司经理彭士弘赴美考察、请求,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只给了该公司20万美元,用以发展电力生产。其后不久,阎锡山又拟向美国纽约凯因公司借款,对方提出要有足够的抵押作为条件,阎锡山即将西北实业公司的财产估价7000余万元(现洋),抵押给对方。然而,晋中战役后,凯因公司见形势已对阎锡山十分不利,对借款给阎一事也就不再提及。倒是阎锡山与陈纳德的合作,给阎解决了不少问题。当时原美国空军“飞虎队”队长陈纳德,为继续留在中国,采纳中央交通部有关人员建议,准备组织一个航空公司,他为寻求权势人物的支持,获得交通部的批准,通过驻上海的阎锡山的堂妹夫梁綖武,将其打算电告阎锡山,阎得知这一情况后,遂决定出现洋100万元与陈纳德合资经营。于1947年6月正式组建航空公司,由阎充任公司董事长,派其部下朱点常驻沪上,代理阎的董事长职务。太原成为孤城后,阎军所需弹药、物资以及粮食等物品,全赖陈纳德的运输队空运。他的80架飞机不时由上海、青岛等地空运抵并,予以接济。由于陈纳德的帮助,才使阎锡山又挣扎了一些时间。后来,阎锡山还企图让陈纳德的“飞虎队”编组战斗机100架,到太原城郊轰炸,烧杀围城的解放军,但由于解放军作战迅速,阎的这一计划未及实现,太原即被解放。
另一方面,就是加紧对工人的剋扣,并强迫工人加大生产。阎锡山返回太原后,西北实业公司各厂起初发给工人的工资均“以小麦为标准折合货币实发”,但由于“山西省民营事业董事会”在规定粮价时就低于市场价格,再加上物价不断上涨,所以,无形中就使工人的工资减少了许多。如西北煤矿第一厂,1946年左右,1个工人1天的工资大约还能赚到3—4.5升的粮食,到1947年上半年只能买到2升左右,实际上使工人的工资减少了一半。1947年下半年,公司给工人的工资又改为半粮半款,半款又是按“山西省民营事业董事会”规定之议价(约为市价三分之一)发给法币,而当时法币贬值,物价暴涨,工人的实际工资直线下降,以“工资粮价”而论,到1948年9月即比1945年12月上涨了2.4万倍。加上工厂有意拖延工资发放时间,这样,当工人领到那一半货币工资后,已形同废纸一般。在工人们生计已难以维持的情况下,阎锡山为增加物资力量,却要人们努力生产。其方法就是要求各厂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提高其劳动强度。晋中战役后,由于西北煤矿第二厂轩岗煤矿、第三厂富家滩煤矿相继被解放,只剩下第一厂太原西山煤矿和第四厂太原东山煤矿。因此,一、四厂的工人受到了更为残酷的剥削,西北煤矿一厂,在1946年对工人的剥削率就达到758.31%。工人劳动强度如此之大,但对工人的粮食供应却大幅减少,1948年9月以后,各厂干脆取消半款,只发半粮。当时公司限定重工业厂工人每人月平均工资不得超过6斗(46公斤)。这一数量尚不及1945年底的四分之一。可是,实际上这一行业工人每日平均只能得到1.6升(1.28公斤),进入1949年以后,连这点数量也无法保证。不仅如此,1949年初,西北实业公司以“绝对不能养活吃闲饭的人”为借口,停止了一部分被裁汰的职工及所有职工家属的食粮供应。不久,各厂又根据阎锡山提出的“咬紧牙关,勒紧裤带”去“争取胜利”的口号,不仅对以前所欠工人的工资统统搁起不算,还停止借支给工人工钱,每人上1天班只给1市斤麦麸、豆饼或已霉烂的红大米,不上班的一律不给。这一做法,又把广大工人推向了绝路。据统计,从1947年10月底到1948年9月底,西北实业公司各厂即裁汰2398人,占到1947年在岗工人总数20558人的11.6%(《西北实业周刊》第122、123合刊)。
阎锡山为“固守太原”,在克服战争物资和经费困难方面,确实想尽了办法,但是,他所筹措的钱物,并没有完全用于“固守太原”,并且还借机进行经济上的掠夺、剥削,一方面以各种手段把“公营”企业的资财尽量化为己有,另一方面用克扣截留和大吃空额等办法,把南京中央拨发给他的军粮、军服等物资,折价变款,攫己为有。1948年下半年,阎锡山看到“公营”企业已再无挽回的余地,便借口支持南京政府发行“金元券”,下令山西省银行向各公营企业单位提取黄金9800多两,于9月30日派专机送往南京,向中央兑换“金元券”。他本想通过这一兑换,发一笔横财,不料后来兑换延期,券值跌落,阎要求返还黄金,但蒋介石却只允许换给其外汇,并指定此项外汇只能向加拿大购买面粉。阎锡山不得已,向加拿大购回面粉4000吨,运存上海,等待高价出售,后因局势转紧,上海震动,阎遂令其驻沪之田粮处长耿誓和“兵站总监”刘绍庭迅速拍卖。当时上海的山西人纷纷找耿、刘二人,要和阎锡山算帐,有要钱的,有要面粉的。耿、刘奉命给了这些人一点面粉后,见要面粉的人越来越多,便乘机逃往台湾(山西省档案馆藏:《阎匪财产概述》1949年)。这样,拍卖面粉所得款项便大部化为阎锡山的私产。
在此前后,阎锡山还以“借给平执会”或其他名义的批条,由山西省银行经理白东生经手,从省银行向外埠转出一批黄金。如1948年8月20日,他就指示白东生“由备支中汇款内借给平执会黄金壹百条”。9月23日,又指示白东生“由阎志敏、阎志惠(阎锡山之四子、五子——引者注)项下取赤金贰百玖拾玖两捌钱肆分陆厘”。同时,阎锡山还从其他“民营”企业中搜刮了大量资财。1948年11月,阎锡山见大势已去,决定对全省“民营”企业实行集中管理,分按太原、京沪、平津3个领导组,除保留西北实业公司和同记公司外,其他贸易机构、银钱业等一律撤消,将所有动产、不动产造册上报,所有军需物资交由各地领导组留备提用,并令各企业单位将货物变价,其变价款统统运送上海,由该组负责人杨爱源收集后交给阎锡山本人。当时这些单位的资金和余利均按黄金计算,少的有二、三百两,多的达3000两以上。这次货物变价送交杨爱源的黄金有4.5万两左右。因此,到太原解放前夕,各“公营”、“民营”企业,除机器设备、房屋等未能搬走外,其余浮财和历年来的余利基本上被阎锡山掳掠一空。资本雄厚,在囤积居奇、倒卖金银中发了横财的山西省银行,到太原解放被解放军接收时,只剩下了赤金415.645两,银元33346元,金元券1564301650元,混白银14.85两,小银元33.50元,面粉246袋,外车胎62条,小麦1001.6斤,以及房院5处和一些器具(《太原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金融接管组申请报告》,1949年5月20日)。而这些财物也主要是留给办事人员继续维持残局用的。
此外,阎锡山还向南京中央冒领了大批军粮、军服等物资。晋中战役后,阎锡山的军队以及政、组等人员之粮食,因已无田赋公粮可征,所以只得全部向南京中央政府请领,当时实际应领人数本不足10万,但阎锡山仍按原编制20多万人向南京中央请领。每人每月应领粮60市斤,总计每月要领1241万斤。这些粮食全靠飞机从青岛、汉口、上海、芜湖等地空运。因架次有限,每月只能运送600万斤,其余640万斤则留于原地。按当时每斤粮食折白洋0.07元计,640万斤则约合44.8万元。以上海当时金价每两80元白洋计,折合黄金5600两。以10个月计,共5.6万两。军服布匹,南京中央政府按15万人供给,每人每年单、棉衣等依规定合计应发布10丈,15万人共150万丈,每匹布为11丈,计合布136336匹。空运到太原的不过三分之一,余留上海9万多匹。按时价每匹布白洋9元计,共81万元,合黄金1万多两。棉花共发562400斤,除运太原外,留沪374000多斤,以每斤白洋0.2元计,合价74000余元,折黄金900多两。每人单、棉共6套,工、线、纽扣,每套需款0.4元,未运回的三分之二,约为10万套的服装共应需24万元。另每人鞋、袜平均2元,共20万元,两项共44万元,折合黄金5500两。以上各项,总计约黄金8万两(据《阎锡山统治山西史实》第422—423页有关数据统计)。
连同从“公营”、“民营”企业中的搜刮,总共有约13万两黄金。
这些黄金若以阎锡山用1万两黄金兑“金元券”时可购4000吨面粉计,即可购回面粉56000吨,以当时太原市25万人口计,每人可得220多斤,再以每人每月用50斤计,也可维持近3个月。
除搜刮掠夺大量钱财外,阎锡山还将日本投降后,派人到日本认出的原西北实业公司的700余部较好的机器,于1948年秘密运到台湾,并在太原紧张时,派西北实业公司协理曲宪治赴台筹备设厂,备作其去台后的经济事业。但为了稳定人心,并继续生产营利,阎锡山在将贸易、银钱业等“民营”企业一律撤消时,保留了西北实业公司。
8、见势不妙,设法逃离孤城,太原解放,阎锡山老巢被捣
当晋中战役已接近尾声时,1948年7月15日,徐向前、周士弟便致电中央军委,提出“为乘胜扩张战果,不给敌以喘息之机,决定以主力继续向北进击,以迅速完成对太原之包围”。晋中战役结束后,根据中央的决定,1948年10月5日,徐向前指挥华北第1兵团、西北野战军第7纵队及晋中地方武装共17个旅8万余人,正式发起太原战役。
发起战役的时间原为10月18日,只所以提前13天,是因为当时防守太原的阎军第44、45、40、49、73师及亲训师一部和第10总队共7个师,沿汾河东向南进犯。所以,徐向前决定乘阎军脱离阵地的有利时机予以歼灭。遂于10月5日发起太原战役。当天1兵团等部在小店、黑窑和狄村、南北砖井等处,经一昼夜激战,歼灭南犯阎军第44、45两个师,从而突破了阎军在太原外围的防线。和中央军委对此胜利“甚慰”,称徐、周:“向太原城周尽量扩大战果方针很对”,并同意徐向前连续一直打下去的意见,指出“在最快期间全歼敌人直至夺取城垣是上策,先打再围带打是中策,旷日持久是下策”(太原市委宣传部、太原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印:《解放太原》第6页)。
在全歼南犯之阎军两个师后,徐向前指挥所部又攻占武宿和北营两个火车站,控制了王村机场,15日占领了石咀子一线阵地,打开了太原东山阎军碉堡防线的南侧门户。太原城南外围作战初战告捷,战斗歼灭阎军1万余人,生俘了第44师师长李子法、第45师师长郑健国等。阎锡山的“雪耻奋斗团”在李佩赝的率领下向解放军投降。接着解放军又向太原东山的阎军要寨发起进攻。
东山要寨由牛驮寨、小窑头、淖马、山头“四大要点”构成,构筑于距太原3—5公里、且高出太原城300米的东山之上。每个要点均以数块乃至数十块集团阵地组成,每块阵地都以水泥石片构筑碉堡,周围要地以伏地堡构成火力网点,以多层外壕劈坡为主体,阵地与阵地之间又以暗道、交通壕连贯沟通。“四大要点”既能各自独立作战,又可相互火力支援,因而,阎锡山曾将其吹嘘为“寨中寨”、“堡中堡”、“铁疙瘩”,说:“如果东山要寨失守,太原就失守了”。正因为如此,所以,解放军向东山的进攻十分艰难,战斗极为激烈。解放军投入了27个半团的兵力,阎锡山的部队除守备西山之两个师、工兵1个师和守备城南、城北的两个师未加入战斗外,其余各师均投入了战斗。双方参战的八二迫击炮就达8000余门。但解放军运用了临汾攻坚战的经验,英勇拼杀,并且得到当地党委和群众的积极支持,到11月12日,经过反复激烈的争夺,终于完全攻克了东山阵地,并占领了太原城南各要点,阎锡山的第8总队队长赵瑞在淖马战斗中率部起义。这场战斗,阎军损失兵力1万余人,解放军也伤亡8500余人。
解放军攻占东山“四大要点”后,将阵地推进至太原城下。与此同时,太原城南、城西配合主力攻打阎军据点的晋中军区部队,也先后攻占了城北之青龙桥、郭家窑、中庄、上庄、北岗、黄土寨、兰村、会沟梁,及城南之许坦、汾河西岸之南北堰、赵家山等据点。太原城完全处于了解放军的包围之中。只要一声令下,即可发起攻城战斗。
这时,解放军正在东北进行的辽沈战役刚刚结束,淮海战役正在进行,而平津战役即将开始。为使太原战役能很好地配合平津战役,11月16日,中央军委致电徐向前、周士弟称:“估计到太原攻克过早,有使傅作义感到孤立,自动放弃平、津、张、唐,南撤或分别向西向南撤退。增加尔后歼灭的困难”,因此,建议徐、周“再打一、二个星期,将外围要点攻占若干,并确实控制机场,即停止进攻,进行政治攻势。部队固守已得阵地,就地休整,待明年一月上旬,东北我人民军入关攻击平津时,你们再攻太原”(《解放太原》第2页)。根据这一指示,太原前线部队遂停止对太原城垣的攻击,而对阎军实行围困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