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时中国东北三省已被日帝占领,民族矛盾日益加剧,而一些新旧军阀,又想通过武力征伐来实现其政治,中国社会阶级矛盾也十分尖锐这样一种现实状况下,阎锡山为了克服“现在的”和“未来的”困难,率先垂范,毅然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实际上是山西的经济建设上来,这不能不说阎锡山确实是一个具有强烈民族独立、自主自强意识的政治家。尽管阎锡山编订《山西省政十年建设计划案》,也有其维护和巩固本集团统治的目的,但他能够从国家的现在与未来这个大局考虑来制定“计划案”,这一点还是应当予以肯定的,这在当时也是难能可贵的。
《山西省政十年建设计划案》规定自1933年开始实施,但实际上在1932年“计划案”尚在制定过程中,一些计划的工矿业建设项目即已动工上马了。如果这个“计划案”不受干扰,照此下去,或许也能实现阎锡山所说的“标的”。然而,正如阎锡山所说,由于“社会事实,是时时变迁,往往出乎我们现在意想之外”,在“计划案”实施过程中,一方面,因“计划案”中的一些项目,尤其是工矿业建设项目,设计规模过大,而资金、技术力量却相当有限;另一方面,是中间1936年有红军的东征,继而是1937年抗日战争的爆发,所以,有不少建设项目并未达到“计划案”规定的“期成量”与“必成量”。虽然如此,“计划案”的实施还是取得了颇为可观的成绩。对山西社会的发展进步,对“了现在的困难”和“了未来的困难”,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山西经济迅速发展,令国内外人士刮目相看
《山西省政十年建设计划案》从1932年后半年开始实施,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山西的工业、商业、金融、交通和农业等各项经济建设事业都蓬勃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可以说,抗战爆发前的这五年,是山西经济建设的“黄金时期”。
在工业建设上,阎锡山为使分散的人的要素、物的要素集合而为集中强固之经营势力,以发展“公营事业”为名,从1932年后半年即开始筹划,到1933年8月1日,终于成立了一个工业“托拉斯”性质的集全省工业之大成的“西北实业公司”。“公司”的基础是中原大战前的以军事工业为龙头的工矿企业。阎锡山出走大连后,张学良虽然由于经费及其他方面的原因,对这些工矿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组和兼并,也裁汰了一大批工人,但其机器设备、技术人员和业务骨干,却几乎是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这就为阎锡山复出后山西工业的复兴奠定了基础。加之“山西的煤矿很多、铁矿也很多。……有了这种工业最重要的基础,山西可以构成一个工业区域,这是无疑义的”(《阎伯川先生言论辑要》(七),第12页)。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基础和得天独厚的物产资源,所以阎锡山对创办西北实业公司信心十足,他对公司不用“山西”,而冠以“西北”二字,就是“要由晋绥而发展向陕、甘、宁(夏)、新(疆)”等地。这样,既可应国人因“东北藩篱已失”而开发建设西北之呼声,名正言顺地向外开拓,又可以山西为基地,把公司发展成一个在西北地区独占鳌头的工矿企业托拉斯。
阎锡山最初规划的西北实业公司规模相当之大,“计划在十年后每村要配备50部之工作母机的机器厂,以做到‘村村有机器,无村不工厂’;3年后完成300部面粉机;5年后完成布机500台和20万锭纱机;3年后完成煤产910万吨,供给全省自用,完成洋灰300万桶;5年后完成生铁50万吨,钢材20万吨”。但由于公司初成立时,毛织厂、卷烟厂、印刷厂、洋灰厂、纺纱织布厂、炼钢厂、电气机械制造厂等“创办而必成”和“创办而期成”的企业,有的正在筹建,有的尚未进行,因而它首先开始的事业,仅有办理西北特产之输出的“西北贸易商行”,在绥远设立的洁毛池和在天镇设立的特产经营场,于天镇和绥远凉城、丰镇三县之间,种植大黄、黄芪、枸杞、胡麻5万余亩,以输出土特产品。1934年9月,阎锡山将壬申厂和育才炼钢厂等厂予以改组,改组后,这些厂矿正式并入西北实业公司。它们分别是西北铸造厂(生产轻、重机枪)、西北机车厂(生产山炮、野炮、迫击炮和机车车辆)、西北农工器具厂(生产各种炮弹和农用器具)、西北水压机厂(生产炮弹壳和大型锻件)、西北机械厂(生产冲锋枪和机械)、西北铁工厂(生产步枪和机械)、西北汽车修理厂(修理装配汽车)、西北电气厂(供应西北各厂电力、蒸汽等动力)、西北枪弹厂(生产各种枪弹并轧压各种铜皮)、西北育才炼钢机器厂(生产工作母机、电炉钢料和煅铸毛坯)、西北化学厂(生产硫酸、硝酸和炸药)等11厂。这11厂可谓西北实业公司的骨干企业,其性质也由军事工业变为以民用工业为主。与此同时,新建的西北炼矿第一厂、西北窑厂、西北洋灰厂、西北皮革制作厂、西北印刷厂、西北制纸厂、西北毛织厂、西北火柴厂、西北电化厂以及在西河口、静乐、宁武等地建设的铁、铝采矿处,也相继投产。计划总投资800万元、规模宏大的西北炼钢厂也动工兴建。
西北实业公司,由于是“山西省公营事业”,处于实际上是官办的特殊地位,在资金、原材料供应、运输和产品销售上都受到关照,所以,很快扩充发展成为一个包括钢铁、煤炭、机械、电力、化学、建材、纺织、造纸、卷烟、火柴、皮革、面粉等轻重工业以及国防工业在内,多种门类、多种行业的经济实体,从而为山西现代工业的崛起,尤其是钢铁、煤炭、机械、电力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如今的太原钢铁公司、山西机器厂、太原发电厂、太原卷烟厂、太原造纸厂、太原水泥厂等,即是由原来的西北炼钢厂、西北机器厂、西北发电厂、西北卷烟厂、西北造纸厂、西北洋灰厂演变而来的。
公司从成立到1937年“七七事变”,短短四年之中,所辖工矿企业已达33个,员工总数达两万余人,其中职员2051人,工人18597人。公司的不少企业如卷烟厂、化学厂、洋灰厂等均在全省独树一帜。同时,一些企业的资本、职工人数、年产值,也在全省同行业中占到很大比重,在山西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不仅如此,它在全国工业中,也举足轻重。据对有关资料的统计,1937年,西北实业公司资本已达2166.4万多元(旧币,下同),占到全国(除东北三省,下同)2826家工厂资本总数3129万元的70%。公司33个厂平均每个厂的资本为66.6万元,其新建的西北炼钢厂投资800万元,比广东省1933年度全年的工业建设经费775.2万元还要多。公司工人1937年占到当时全国产业工人总数的4.2%,其中西北机车厂、机械厂、农工器具厂、铁工厂、铸造厂、水压机厂、育才炼钢机器厂、汽车修理厂、电气机械制造厂这9个厂的工人即有6843人,占到全国机器制造业工人总数的40%。这9个厂的资本为524万元,占到全国机器制造厂业资本总数的62%,其每厂平均资本是山西全省377个同类工厂每厂平均资本数2.3万元的22倍多。(景占魁:《阎锡山与近代山西》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188页)。
在铁路交通建设上,由阎锡山极力主张并大力督导,于1932年10月开始筹划,翌年5月1日动工,到“七七事变”时,全长860多公里,贯通山西南北的同蒲铁路的筑成并通车,可说是山西铁路建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彪炳于山西史册上的一个壮举。也是阎锡山对山西的一个杰出贡献。
清末以来,山西境内虽然有清政府修建的正太、京绥两条铁路干线经过,但其里程较短,且又处于晋中和晋东北一隅,因此,对于开发全省的物产资源,沟通山西南北,连接外界交通,促进山西经济社会的发展,所起作用相当有限。曾先后任过山西巡抚的张之洞、胡聘之、张曾敡、宝棻等官员,为修筑一条贯通山西南北的同蒲铁路干线曾进行过筹划。孙中山在其制定的《实业计划》中的同成铁路(从大同经太原、风凌渡、西安到成都)也包括了同蒲铁路,但由于种种原因,均无结果。1927年,阎锡山聘请德国工程师筹备测量工作,制定修路计划,争取在1929年春开工修建同蒲铁路,在请南京政府拨款予以援助的请求被拒绝后,遂决定由山西本省“自筹资金”修路。但不久又爆发了中原大战,之后是他的下野,真可谓好事多磨,同蒲铁路坎坎坷坷,几起几落。
阎锡山复出后,在其制定的《山西省政十年建设计划案》中,在铁路建设上即提出“兴修窄轨铁路”,并规定“以5500华里为期成量,以三分之二为必成量”,这其中自然包括了同蒲铁路。1933年2月21日,又成立了晋绥兵工筑路总指挥部,阎锡山自兼总指挥,同年5月1日即开始动工。
阎锡山所以急于同蒲铁路早日上马,并提出争取在三年内完成干线工程,是因为“计划案”开始实施后,许多工矿企业建设所需用的大量原料、产品都要靠铁路运输,同时,尽快建成同蒲铁路,不仅可以使其沿线几个盆地的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而且还能够与正太、平绥以及陇海等铁路系统沟通,促进山西的对外贸易。对于方便人们的出行,加强地方行政管理,自然也大有益处。为解决筑路经费,阎锡山本想把用其族叔、族侄名义在国外的一大笔存款取回暂用,但由于国外银行对于国外的私人存款,不允许自由提取,而如果你购买他们国家的一些产品,则可以给你提供方便和帮助,于是,阎锡山遂通过斌记商行,先后向德国西门子公司、法国万达钢厂、德国克鲁勃公司等企业订购了价值近千万元的钢轨、机车、车辆。
当时阎锡山的一些属僚认为修筑同蒲铁路这么大的工程,仅凭山西一省之力,实非易事,况且山西刚经过中原大战,经济十分拮据,希望得到中央的帮助,可是,阎锡山却对他们说:“我不是早就说过了吗?钱的事情不用你们操心,南京说的事情,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办到,我们不能再等了!”也有人觉得修窄轨不够气派,将来也不便与其他铁路系统相衔接,而中央也一再指出:“修筑同蒲路,应采用标准轨距”。但是,阎锡山经过算细帐,认为若用标准轨,仅钢轨和枕木两项,全路就得860多万元,再加上征地、桥梁、隧道、涵洞、车站等,下来得六七千万元,如此之大的投入,自己没有就得借债。这笔款即使以最低年息一分计,每年所付利息就要六七百万元,因此他说:“如修标准轨,三十年复利损失,即可至78951万元”(《阎锡山年谱》(四),第1721页)。在铁路通车初期营运收入少,不可能有盈余来支付息金的情况下,“日积月累,恐怕修了同蒲铁路,将来就是卖掉山西,还不够还债务的”((《山西文献》(台),第25期,第5页),“我们现在的力量不足,可以先修成窄轨,……二十年以后,我们有了钱,再换宽轨,就不是什么困难的问题”(郭廷兰:《修筑同蒲铁路见闻录》,《山西文史资料》第24辑,第141页),正是有了这个准备,所以,当时的同蒲路路基是按宽轨标准修筑的。
阎锡山为了加快同蒲路的修筑进度,并保证质量和节约成本、减低费用,曾采取了许多措施。首先,组建了一个有高度权威,能协调各方的领导机构,先是1932年10月由太原绥靖公署下令设立了晋绥兵工筑路局,第二年2月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晋绥兵工筑路总指挥部,由阎锡山自兼总指挥。指挥部下设之督工、兵工、经理、监制材料、会计、事务、文书、卫生等几9个组的负责人,多为绥署所辖之职能部门的主官。工程开始后,又组织了同蒲南段、同蒲北段两个工程局,各自独立工作,南北分进;其次,阎锡山采用了“兵工筑路”的做法,下令晋绥军步兵的4个师以及孙楚的正太护路军、炮兵独立第一旅和各师、旅中的兵工约3万余人,投入同蒲铁路工程建设;再次,放手让工程技术人员工作,对原先勘察设计不甚合理的线路重新勘察设计,并采纳他们好的建议;第四,下令西北实业公司相关工厂生产筑路的各种工具和铁路设备,能自己制造的,就尽量不向外购买。为了解决修路所需用的大量水泥,阎锡山不是由政府给洋灰厂拨款,而是让筑路总指挥部与洋灰厂签订合同,以预先付款的方法,让洋灰厂购置设备,洋灰厂出洋灰后,以货抵款。
与修筑同蒲干线铁路的同时,按照“计划案”忻州至窑头的忻窑支线、祁县到晋城的白晋支线、原平至繁峙的原繁支线、太原到碛口支线上的部分路段,以及未列入计划的西山支线和上兰村支线等支线铁路(均为窄轨),也相继上马,到1937年大都竣工,总计长180公里。这样,从1933年到1937年,全省共修筑铁路1043公里,加上7公里专用线,共为1050公里,提前五年实现了“计划案”中“以五分之二为必成量”的要求。这也就是说,山西这4年多修成的铁路,其长度相当于此前近30年修成的山西境内之正太、平绥铁路总长度317公里的3倍多。1933年至1936年,中央和地方共修成铁路3727公里,山西同蒲干线就有700多公里,占到全国总量的18.71%,因此,这个时期是山西铁路建设大发展的一个时期。其中,同蒲铁路干线的建设更在国内铁路建设史上创造了一些奇迹。其一,它进度快,如浙赣铁路浙江玉山县至江西南昌一段,全长905公里,前后历时6年,年平均筑路150多公里。江南铁路南京至孙家埠一段,全长178公里,用了22个月,年均筑路92.3公里。而同蒲铁路863公里,只用了4年另5个月,年均筑路199.3公里。其二,费用低。1895年至1927年,中国所筑铁路每公里的平均费用是88480.3元(汪敬虞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下册,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025页),而同蒲铁路每公里平均费用只有18688.2元,即使因窄轨比标准轨省三分之二。按每公里56064.6元计,也只是那时全国每公里平均费用的63.4%,就是与20世纪30年代全国其他铁路所花经费相比,同蒲铁路干线也是很少的。玉山县至南昌一段铁路花费6400多万元,每公里平均7万多元。南京至孙家埠一段铁路,花费710多万元,每公里平均费用3.98万元。而同蒲铁路费用为1612.8万元,每公里平均约为1.87万元。
至于阎锡山把一些经济手段运用到铁路建设上来的事实,除了对大量经费的明显节约外,更重要的意义,则在于他改变了经济建设上的传统观念和方式,在如何加快经济建设的问题上,向人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因此,这一时期的山西铁路建设,不仅仅表现在了物质上的成就,更重要的是它在精神上和观念上有了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