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能否战胜诱惑(1 / 1)

解密彩票 严行方 775 字 3个月前

彩票具有很大的**性,无论是对富人或穷人,都有极大的**。富人希望钱财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穷人则希望通过博彩在一夜间暴富,“今非昔比”。然而,无论是对富人或穷人,有一点是共同的,买彩票的得失心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会徒添无穷的烦恼。

彩民们在买彩票的资金投入上悬殊很大,有的只买一张,有的一掷千金,并没有可比性。买了彩票后,结果只有两种可能;要么中奖,要么没中奖。但一旦开奖揭晓,彩民们也就自动地分为两种人:输得起的和输不起的。这些都与彩民是否具备应有的理性素质相关。

不管是何种彩民,买彩票希望获取丰厚的收益,这是共同的愿望。如果彩民没有了发财的原动力也就无所谓彩票投资了。但是,投资的风险与收益之间总是存在着某种有机的共生关系,即风险越大收益可能也会越大,失败后的损失也越大。所以,在彩民对彩票倾注了巨大热情的同时,也应对与日俱增情感渐浓的心理投入必须加以适当的控制。否则,心理上终究不能承受彩票之重。说是投资彩票,其实不如说是投机、游戏来得更加合适。因为,投资的要求需要由相对稳定的回报率来得到满足,而买彩票的回报率是非常不确定的,无法保证获得收益,甚至无法保证能收回“成本”,风险性超过了其他任何一个行业领域。

有一位在市容管理委员会工作的小伙子,当地发行了福利彩票,正好轮到他去维持秩序。一个星期下来,福利彩票卖完了,他却也把母亲给他准备的2000多元为结婚买家具的钱摸了个精光。母亲免不了责怪他,这么大的人了还把握不住自己。可小伙子也有一肚子的委屈:实在经受不住吆喝的**。他说,自己每天都在彩市里泡着,每每听到喇叭里传来主持人洪亮的吆喝声便头脑发热:“不得了,××中大奖了!”既然别人摸到了大奖,自己为什么不也去试试运气呢。每当这时,总要挤上去摸儿张玩玩,一看是空门,不服气再买几张。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别人中了大奖自己就不甘心,几天下来,2000多元就这样不见了。

这真是理性斗不过**的典型事例。在彩市中,尤其是纯粹靠碰运气的电脑型彩票,不服气、贪心、斗气等等,都是大忌。

俗话说:“贪心不足蛇吞象”。以蛇之腹要吞象之躯,岂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一本小说中叙述过一件摸彩故事,说是有两个好朋友x和Y打赌,谁能在彩市中先摸到奖额为50万元的大奖,另一人的奖金就归他所有。半天摸下来,x摸掉了1300元,结果换回一大堆肥皂、雨伞之类,Y的投资高于x一倍多,结果同样是什么大奖也没碰到,直到两人身上全都“粮尽弹绝”,才悻悻然走回家去。内心的贪婪加上外部的**,终于使他们忘却了彩票固有的风险性。

与这两位赌彩的年轻人相比,住在隔壁的退休老汉老李的理性就非常强,所以,摸彩下来不但没有烦恼,反添了诸多乐趣。

老李同样也是每期彩票都买的。原来的爱好是集邮,现在发行彩票了,又爱上了收藏彩票。每个星期都要和其他几位朋友空闲时聊一聊,或通通电话:“这期中了吗?”“没有”,“又差了两个数字”,“唉!这一期算了,寄希望于下一期吧。”“诸如此类的,有奖最好,不中也罢,完全没有心理负担,有时甚至还拿彩票当玩笑开涮。”有一次,一位朋友突然中午打电话过来说:“老李,我中了特等奖,250万,快叫几个人过来一起去领奖,我现在在××××。”老李信以为真,出于对朋友的安全考虑,果真找了几个朋友赶到现场,然而当他与那位“中奖朋友”碰面时,他却哈哈大笑:“我是叫你来吃饭的,害怕你不来,所以临时想到了彩票这一招。好了,我接受你的批评,请上坐……”老李此时还能说什么呢?惟一的遗憾是被朋友骗了。像老李一般一起买彩票的一群朋友,每期彩票个个只买几注,他们坦言彩票是有风险的,所以并不盼望一夜之间能中个百万富翁,更主要的目的是能借此机会充实一下单调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