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农民创业的最大特点是个人投资或家族投资,任何决策失误所造成的损失最终都要自己承担;而不像公共投资决策失误那样,会转嫁到纳税人头上去。
所以常常能看到,一旦发生重大决策失误,整个创业项目就会陷入困境,或积重难返,或关门大吉。
因循守旧,终难一手遮天
决策失误一般总会出现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刻,如创设、扩大规模、上等级、迁址、开设分店等,一旦失误后果很严重,往往是致命性的。在这其中,最大的失误是因循守旧和“想当然”,犯下刻舟求剑式的错误。下面仅举一例加以说明。
1986年,重庆的朱天才首创了“歌乐山辣子鸡”,1989至1993年间,辣子鸡生意就已经有了爆发式增长。他在原来只有100多平方米的小店对面,盖起了三层共1000多平方米的大酒店“林中乐”。后来因为排队等候的汽车常常要绵延一公里长,所以他不得不把在广告公司做企业策划的儿子朱俊峰叫来帮忙。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朱天才的辣子鸡出名了,引来许多同行竞相模仿,很快在他边上就形成了赫赫有名的辣子鸡一条街;甚至还带动重庆当地土鸡价格的整体上扬,活鸡价格从每斤6元涨到11元,过去每只一斤左右的鸡看不到了,全都是四五斤重的。这意味着,辣子鸡成的利润被侵蚀得厉害。
为了确保经营利润、又不吓跑消费者,朱天才把辣子鸡的原本定价每只18元改为每斤18元,丰俭由人;同时,建立了长期供货关系,所以火爆的生意依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
但接下来朱俊峰发现,由于生意忙碌时顾客找不到服务员结账,常常会等来等去等不到人,一气之下一走了之的顾客每天有一二十个。朱俊峰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得实行规范化管理。为此父子之间发生了矛盾。
矛盾在哪里呢?朱天才认为,现在生意这么好,像你这样搞规范化管理得要很多投入啊;不如趁热打铁,增加住宿项目。而朱俊峰认为,从周围环境和酒楼房屋结构看,这里并不适合搞住宿,当务之急是要克服家庭作坊式管理方式所造成的种种弊端。
相持不下,朱俊峰选择了离开。而这时候随着同行竞争愈来愈激烈,单靠一道辣子鸡菜已经无法独霸天下了,包括林中乐在内的辣子鸡一条街全都陷入了困境。
朱天才苦撑了三年后,错误地觉得主要问题在于地理位置偏僻。于是没有与任何人商量,就在武汉开了家分店。而这时候的武汉餐饮业已经走上规模化,单店面积动不动就有三五千平方米,这让朱天才几百平方米的小店高不成低不就,在短短五个月内就赔掉20多万,并且还骑虎难下——撤掉分店吧,意味着前期投入的50多万元都将付诸东流;不撤吧,连保本都维持不了。
苦恼兼疲惫的朱天才不得不把饭店交给儿子打理。临危受命的朱俊峰一上来就撤掉了武汉分店,纠正了父亲的决策失误;同时,高薪聘请专业管理人出谋划策,重新打造林中乐。[1]
在管理上,除了注重挑选原材料、提高菜品之外,为了丰富品种,朱俊峰还推出了砂锅鱼头、仔姜土鳝鱼等新品;针对顾客反映上山吃鸡不方便,他就把餐厅开到了山下。与此同时,他还把产品搬到网上,虽然目前销售不理想,但并没有准备放弃;另外就是,他又准备在歌乐山打造一个占地42亩的生态农家乐,让顾客在吃了辣子鸡后还能钓钓鱼、摘摘果子。通过这一系列举措,虽然辣子鸡一条街目前生意不怎么样,但林中乐依然挺立潮头。[2]
失误成因,原本多种多样
创业者决策失误的成因多种多样,多半情况下这些失误是“可以原谅”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缴学费”。虽然私营企业的缴学费不像政府决策这样轻飘飘,一点一滴都要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来,但这个过程是无法逾越的。我们能做的只是“尽量少缴学费”就能学到更多东西(获得更好的效益),而不是完全“义务教育”。
那么,常见的失误成因有哪些呢?主要有:
决策要考虑方方面面
决策要考虑方方面面,这很正常,却又容易带来失误。
有人以为做老板很潇洒,什么事请一句话就可以定了,可以不加思索。其实,有时候即使你是老板,甚至是唯一的老板,各种决策也并非你一个人就能决定的。虽然表面上你可以最后拍板,但你必须考虑方方面面,所以,这种决策实际上会体现许多现实的尴尬在内,难免出现不尽如人意。
决策者并非最聪明
老板虽然地处高位,但并非就是最聪明者。即使是“最聪明”的人也不可能是全才,所以决策时难免会挂一漏万或考虑不周。尤其是许多决策左右为难,无论如何都会留下遗憾的。所以,决策失误率常常会超过一半,这是不奇怪的。
决策时没有时间考虑
在有些人的想象中,决策尤其是重大决策都是在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的,其实不然。相反倒有一种情形,就是越是重大决策、越是大企业的决策往往越简单,往往是老板一句话就定了调。当然,这样的决策者需要平时积累很多东西,看似简单的决策,实际上就综合了方方面面的因素在内。如果你看到老板对任何决策都说“让我想一想”,是不可思议的,必定要贻误战机。
并非决策好了再行动
也并非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老板总是在某个特定的时刻进行决策。事实上,决策伴随着企业经营全过程,有一个从模糊到逐步清晰的过程,但不一定有确切的起点和终点。所以,往往是你在接到通知参加会议时,才知道其实某个决策早已制定。
话已至此,有一点是需要明确的,那就是在个体私营企业中,所有决策失误都与老板脱不了干系。
无论这种决策是老板自己作出的,还是授权或没有授权给下属、下属单独作出的,都与老板有大大小小的关系。如果有你的授权,那就是你授权不当,至少是用人不当,兼有授权失误和用人失误;如果没有你的授权下属就作出了错误决策,那也可以假设下属的决策是企业最高领导人(老板)决策的扩展和延伸。
如果把企业的多层次结构比作是一串佛珠,而老板就是手持佛珠念经的那个人。每个组织机构及其用人(佛珠)都应该由老板来最终敲定,这是你的职责。所以,如果老板出了问题只会往别人身上推,而不扪心自问,这样的企业永远搞不好。[3]
1 《餐饮企业再发展的决策失误——投资失败案例之三》,中国联盟网,2007年1月3日。
2 罗婧、黄玉熹:《“三只鸡”低头求生,江湖菜如何避免“三年之痒”》,载《重庆商报》,2013年8月7日。
3 舒化鲁:《决策失误都是老板的事》,载《世界经理人》,2011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