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历尽坎坷成大道(1 / 1)

俗话说,“穷则思变”。农民创业中的许多成功案例,最初都是因为“穷”而起步,历尽坎坷,最终远离“穷”字的。

1995年,21岁的邓静从老家江西奉新县上富镇出嫁了。结婚前她家一直借住在生产队的房子里,结婚后她依然没有自己的住房,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家里的开支全靠丈夫每月200多元的工资。

她想,自己不能一辈子这样窝囊下去,至少得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吧,因此四处外出打工。1997年,她用东拼西凑借来的一万多元,在上富镇开了家农机配件商店。因为是外行,所以仅仅开了三个月就把本钱全部蚀光了。

这时候她做出一个大胆决定,要求丈夫和自己一起干,结果遭到全家人反对。

意见最大的是公公,他说你三个月就亏了一万多块,如果丈夫也跟着你干,断了全家的唯一收入来源不说,要是亏得更多呢?可是邓静认为,人活着总得有梦想;作为一个女人,我想要一个家的要求不高吧?!一句话就把丈夫的心给说动了。

丈夫去单位辞了职,和邓静一起创业。为了打开市场,他们不计成本地与人竞争。有时哪怕是为了一颗螺丝钉,也会骑几公里的车给别人送去;有时候客户着急,他们半夜里也会出去买配件。这样到位的服务,很快在客户中赢得了良好口碑,也使得同行越来越觉得没法和他们竞争了,生意一下子就扩大到周边县市,许多人都是慕名而来,指名道姓地要买她的农机配件。

很快,他们就发现赚到的钱足够买好几套房子了。一年赚几十万,两年就赚100多万,这在当初是想也不敢想的。

可就在全家期盼着买新房的时候,邓静决定用赚来的150多万元投资办厂。结果,遭到公公的强烈反对。

那是2002年。他公公退休前在银行工作,见过了太多的企业倒闭。他实在想不通,一年赚一二十万难道还不满足吗?难道非要把企业搞垮了心里才甘心哪!所以,他强烈要求先买房子。

邓静当然不答应。她认为,这时候她的目标已经不再是买一套住房了,而是有着更高的追求。这还得从当时的一件小事说起。

一天凌晨三点,有人敲门来买配件。她抱怨说,我白天干了十几个小时,你们这半夜三更的来敲门,给我积点德好不好?可是对方说,我们也是为了抓收入呀;现在无论是拖毛竹还是拖地板,来都来不及啊。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江西奉新本来就是中国毛竹之乡,当时又新建了不少竹制品加工厂,尤其是竹地板坯板厂的生意特别火爆,这位半夜敲门来买配件的驾驶员就是给坯板厂运毛竹的。

邓静想,坯板的利润应该很高,需求量又大,为什么我不在这方面动动脑筋呢?

2002年5月,邓静决定上马一家这样的厂,并着手开始订购设备。可是当他去银行取钱时,才知道存折上的150万元已经不翼而飞。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公公为了避免他们把这些钱打了水漂,提前把钱给转走了。任凭邓静夫妻俩苦苦哀求,公公就是不给他们。

无奈之下,邓静施了个计。她签了个货值30万元的设备订购合同,故意把违约金提高到50%。也就是说,如果她最终不去提货,就得赔偿对方15万元的损失。

她知道老人家心疼钱,看到如此之高的赔偿,一定会把这150万元拿出来给她的。可是没想到,公公看了合同后就一把扔在地上,说,赔15万就15万,这事不能因小失大;赔了15万,不是还有130多万吗?够用了。后来还是婆婆觉得这样不妥,最终在邓静丈夫的天天唠叨下,一个星期后做通了公公的工作。

2003年,邓静的坯板厂正式投产,四五天就能出一车坯板,可以净赚四万多元,相当于她农机配件店两个月的盈利,这让她别提有多高兴了。可是,很快就有一盆冷水把她的心浇得冰凉。

2003年6月的一天,当邓静把一车坯板送到竹地板厂后,马上就接到对方实验室打来的电话,说这些板子有些变形,不合格。

邓静吓呆了:这批坯板能够给她创造净利润1000多万元哪;一旦报废,不就意味着她要破产吗?

板子终于退回来了,她实在想不通问题出在哪儿。一边是生产中连续不断地出问题、亏损,她前后亏了30万,占流动资金的一大半;一边她一遍遍地听《水手》这首歌:“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问为什么”,用来为自己打气,并且把它作为手机铃声,直到现在。

后来,随着技术难题被攻克,她的生意也一天天好起来,并且在两年间又开了两家加工厂,承包了两万多亩竹林,到2007年时盈利就超过1000万。短短三四年间,财富增加了十倍之多!不用说,这时候邓静买房已经不在话下了,可是她的目标也更大了。2006年,邓静决定在县工业园区投资2800万元兴建一家竹地板加工厂。不料,开头同样不顺利。

那是2007年9月,当地一连下了几天的大雨,山洪暴发,而邓静所在的坯板厂就处在水库下游一公里处,是洪水必经之地,洪水把她的厂全部冲毁了。灾后重建,三个月过去后的2008年1月,又遇到历史上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不但全县90%以上的毛竹被压断,让她前后损失了3000多万元原料,几乎到了弹尽粮绝地步;并且她的厂房钢棚也被压垮,差点就把邓静砸倒在地。

2008年,她在劳动就业部门200万元的小额信贷扶持下赴外省收购毛竹,组建了她后来认为最重要的新产品研发部。

因为她当年在上海参加一个展销会时,看到了一种用木心做的实木地板,眼睛顿时一亮。一问价格,她吓了一跳。普通的木地板每平方米才卖二三百元,可是这种地板的价格要1400多元。她想,如果我能在竹地板中也开发出这种效果来,就一定可以占领顶端市场。

可是意见提到研发部门后,他们都觉得这种想法太不靠谱。而邓静并没有放弃。她专门从非常紧张的资金中抽出100多万元让他们去做试验,半年后就拿出了这种立体感特别强的新品“仿古板”,一举占领市场。仅此一项,每平方米就可以增加200多元利润,从而使得她的财富也出现了几何级增长,三年内资产就超过一亿元。

现在,邓静依然通过这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的策略来赢得市场,而不是与同行打价格战。实际上,她也根本用不着和别人打价格战,因为市场上根本就没有同类产品。她的水晶系列、钛金面系列、仿古系列新产品竹地板目前畅销全国21个省市,成为同行业中名副其实的一匹黑马。

回顾过去,邓静用当初借来的一万元起家,只用了短短15年时间资产就超过一个亿,在全行业中也是风向标企业。[1]

1 《越挫越勇带来的财富爆发》,CCTV致富经栏目,2012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