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金融海啸爆发后,美国国内纷纷呼吁银行部分实行国有化,并认为花旗银行、摩根士丹利、高盛集团等被国有化的可能性最大。
事实上,在此以前,濒临国家破产的冰岛已经率先把大型商业银行收回国有。与此同时,法国、英国也表示不排除把大型银行收归国有。
例如,2008年10月8日,英国财政部和英国中央银行推出一揽子救援计划,投资500亿元英镑(相当于850亿美元),马上用于向8家银行提供资金,并获得这些银行的优先股权。据测算,这项计划实施后,英国政府将拥有英国4大银行30%左右的股份。
法国政府宣布,法国将以国家参股公司形式救援濒临破产的金融机构。当某银行濒临破产时,国家参股公司会在市场上用比较优惠的条件筹集资金,然后以某种方式参股该银行,等将来形势好转时出售所持股份,并从中获利。
这些举措也许让中国读者感到奇怪:美国和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去不是一直批判国有机制效率低下,向发展中国家大力推行私有化、市场取向为主体的自由市场经济吗?为什么现在一碰到金融海啸就掉转风向,自己先搞起“政府干预”式的“社会主义”来了?
其实,每当金融危机爆发,美国政府都会把财政资金注入金融机构、购买金融机构股权、实行部分国有化的,这在美国1929年经济大萧条后已经成为惯例。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由政府出面来增强市场信心,让老百姓看到其中有政府影子而放下心来。
更何况,美国政府给金融机构投入资金主要是想解决支付不足问题,而不是准备长期持有投资银行的股份。
以这次金融海啸为例,根据计划,美国财政部2008年内收购各大银行的高级优先股,其地位要高于普通股,在资本结构中与原有优先股享有同等权利。高级优先股除非遇到对股份造成不利影响发生的投票权,否则不会享有投票权;它在开始的5年内每年能获得5%的累积股息,第5年后的年度股息率则上升到9%;它在3年后政府可以随时按票面收回,如果不满3年则在通过相应程序后同样可以赎回或转让。
从中容易看出,美国政府向银行注资的目的,是要解决流通性问题,将来在适当时候仍然是要通过市场出售这部分股份并从中获利的。
从这一点上看,美国政府和投资银行之间的关系更像是一种商业借贷关系,它现在向市场“借了钱”,将来是要“还”的。
仍然以这次金融海啸为例。7000亿美元紧急经济稳定法案一推出,美国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就立刻宣布动用其中的2500亿美元入股银行机构或收购银行不良资产,从而使得这些银行部分实现了国有化。
2008年10月末,美国政府从这2500亿美元中拿出一半即1250亿美元,用于向9家银行注资。消息传出后,已经麻木不仁的美国股市对此已经没了感觉,股指照跌不误。因为大家都知道,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美国政府还要另外投入1000亿美元用于购买金融机构不良资产。
这2500亿美元中的另一半即1250亿美元,会被美国财政部用来启动地方性联邦储备银行注资入股计划,该计划已在2008年内完成。
不难想见,在金融海啸影响下,美国大大小小金融机构的日子都不好过。这时候美国政府向几家大银行注入资金,难免会让人产生这样的联想:是不是美国政府要推动大银行趁机兼并小银行?对此美国政府表示,政府是不会介入银行系统重组的。
但毫无疑问,美国政府的这种注资行为本身,就已经决定了银行重组的输赢结果。因为无论是谁,这时候首先必须手中握有巨资,才有资格谈兼并其他银行的事。
2008年10月8日,美国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暗示,根据美国总统乔治·布什签署的7000亿美元紧急经济稳定法案,美国财政部拥有更多权限来干预金融业,而不仅仅是收购各银行的不良抵押贷款资产,政府很可能会考虑通过注资来提升银行资本金。
话音刚落的10月10日,美国联邦反垄断监管机构就批准了富国银行以11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联银行。而在此以前,有关美联银行的收购争夺战已经持续了一星期。直到这项计划批准的前一天即10月9日晚些时候,花旗银行才因为在如何分割美联银行业务上与富国银行无法达成一致宣布退出竞购。仅仅一天过后,富国银行收购美联银行的计划就迅速获得批准,谁能相信,这背后没有政府的影子呢?
要知道,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10月10日公布的一份“提早结束”反垄断审查交易名单中,就包括该笔交易。所谓“提早结束”反垄断审查,实际上就是指该委员会或司法部门在美国反垄断法规定的30天审查期结束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审查工作。
美国政府过去担心私人银行部分实现国有化会不会让金融机构丧失活力,现在看来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在20世纪80年代那次金融危机中,美国也是先向金融机构注资,然后等金融市场好转,最终从银行中撤出国有股的。
总体来看,在这次金融海啸中,美国和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最具“国有化”观念的是英国,英国的直接入股银行方式更“完美”。
【金融海啸警示录】
美国政府通过向金融机构注资,其根本目的在于帮助信贷市场解冻,从而稳定金融体系、推动经济复苏。但毫无疑问,这一具有“国有化”性质的短期举措,不可能动摇美国的“自由市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