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美国金融体制和金融监管体制,就不得不提到一个非常关键、知名度极高的机构——“美联储”(Fed)。
美联储是直属美国总统的独立行政机构,在美国政府中起中央银行作用。它的全称是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管理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System),包括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等3大机构。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管理委员会的核心机构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有时也称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理事会。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一共有7名成员,任期14年,不得连任。其中包括主席、副主席各1名,任期4年,可以在成员任期内连任(前面提到的艾伦·格林斯潘担任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长达18.5年,其中最初的4.5年就是承接前任尚未结束的成员任期,他自己的成员任期从1992年2月1日开始到2006年1月31日结束)。所有成员须由美国总统提名,经美国国会上院之参议院批准后上任。但前者只是一种形式,后者更是走过堂,主导权主要掌握在美国联邦咨询委员会手中。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①制定并负责实施有关货币政策;②对银行机构实行监管,保护消费者的合法信贷权利;③维持金融系统稳定;④向美国政府、公众、金融机构、外国机构等提供金融服务。其他职责有:①经济教育;②社会超越;③经济研究。
出人意料的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既不是“联邦”,也没有“储备”,更谈不上是什么“银行”;更出人意料的是,这个负责发行美元的金融机构竟然是由私人银行控制的。
也就是说,美国政府根本就没有发行货币的权力。如果政府要想得到美元,就必须将美国政府今后才能取得的税收收入,通过发行国债的办法,抵押给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此基础上,私营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才会考虑发行“美联储券”,即人们通常所称的“美元”。
说起来这有些不可思议。弄清原委,还要从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管理委员会这个机构是怎么成立的说起。
那是1910年11月12日深夜。美国纽约城外有一列火车缓缓向南驶去。车厢里坐着美国几位最重要的银行家,包括美国参议员、国家货币委员会主席尼尔森·奥尔德里奇,美国财政部助理部长派亚特·安德鲁,纽约国家城市银行总裁弗兰克·范德利普,J.P.摩根公司高级合伙人亨利·戴维森,银行家信托公司总裁本杰明·斯特朗,纽约第一国家银行总裁查尔斯·诺顿等。
他们要去哪里呢?没人知道。但列车最终停在几百英里外的佐治亚州哲基尔岛,一处美国超级富豪冬季最喜欢去的秘密度假胜地。
这时候显然是一个度假季节,可他们却不是来度假的。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要在完全与世隔绝的半个月里,躲开世人的眼光,在那里起草一份非常重要的文件《联邦储备法案》(Federal Reserve Act)。
在这些人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库恩雷波公司高级合伙人保罗·沃伯格,他是一位德国犹太移民,1901年才来到美国。作为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管理委员会总设计师,他无疑是这方面的顶级专家,业务上精通银行运作的每一个细节。自然地,他成为这份重要文件的主要起草者和解释者,后来又义不容辞地出任第一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董事。
其他人则代表着各家银行集团的不同利益。唯一的外行是尼尔森·奥尔德里奇,他的任务是从政治上把关,确保文件能在美国国会获得通过。
为了避免一提到中央银行这个名称就使人联想到英国国际银行家阴谋,保罗·沃伯格建议采用联邦储备的名称。它具有中央银行一切职能,完全属于私营中央银行,这样在座的各位就能从中获得巨大利益啦。
为了具有欺骗性,保罗·沃伯格提出由美国总统任免董事会成员;而这些董事会成员的真正作用则由联邦咨询委员会控制。换句话说,联邦咨询委员会的作用比总统大。与此同时,把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管理委员会总部设在行政首都华盛顿,而不是金融首都纽约。
所有这一切,表面上看都是为了给人以美国中央银行业务并没有集中在纽约的假象,否则,这个决定是很难得到美国国会以及中西部广大商人、农场主支持的。
那么,联邦咨询委员会又是哪些人组成的呢?不用说,正是那12家联邦储备系统管理委员会的董事们。而这一点,公众就不知情喽。
为了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尼尔森·奥尔德里奇提出董事会成员由美国总统而不是美国国会任免,这样就形成了貌似“总统任命-国会审核-独立人士担任董事-银行家担任顾问”的分权与制衡体制。
1913年12月23日,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但这在法律上存在着一个致命漏洞——根据美国宪法第一章第8节规定,负责发行管理货币的应该是美国国会;而现在,具备中央银行一切职能的联邦储备系统管理委员会,其董事任免居然没有国会参与,这表明它是完全违背美国宪法的。
正因如此,长期以来一直有美国议员质疑美联储机构的合法性。例如,美国众议员赖特·帕特曼担任众议院银行和货币委员会主席40年,其中有20年他都提案要求废除这个机构,原因就在这里。
【金融海啸警示录】
这次金融海啸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有很大关系。对此有一个大概了解,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美国金融管理体制。在美国,学术界和新闻报道中每当涉及这个机构的性质和来历时,一般总会一带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