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套白狼的去工业化(1 / 1)

美元陷阱 严行方 1085 字 3个月前

美元陷阱具有空手套白狼效应,这种效应的实现方式之一就是去工业化。从某种意义上说,用空手套白狼来形容去工业化非常贴切,一点也不冤枉。

所谓去工业化(Deindustrialization),也叫非工业化、逆工业化,简单地说就是工业化比重越来越低。

在这里,用来衡量去工业化的最简单标准是制造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如果制造业劳动力比重持续下降,就说这个国家或地区出现了去工业化趋势。

去工业化虽然是全球发达国家的共同特点,却最早发生在美国,并且以美国最典型。因为这本身就是美元陷阱赖以存在的基础条件之一。

从具体数据看,美国制造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从1965年的最高值28%下降到1994年的16%[1]。到2007年时仅为10.1%,约1388万人[2],下降趋势十分明显。

那么,这些从制造业中转移出来的就业人口到哪里去了呢?主要方向是服务业。从这个角度看,美国第三产业的发达是与其去工业化背景分不开的。从1960年开始,其他西方发达国家也都出现类似情形。

为什么会出现去工业化呢?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

一是西方发达国家大城市的土地和从业人员工资等生产成本逐步抬高,劳动和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生活和环境质量却越来越下降,这就必然迫使工业企业从大城市逐步迁往中小城镇和农村,甚至最终迁移到国外。

二是工业生产资源的枯竭和资源成本的上升,客观上促使工业发达国家的传统产业尤其是钢铁、造船、工程机械和纺织等行业逐步走向衰退。

三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企业有条件把生产过程中的某些部分环节,例如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加工装配环节,逐步分散到国外工资成本相对较低的地区,从而形成去工业化。

不用说,去工业化必然会带来两种结果:一是制造业发展停滞或迅速下滑;二是制造业大规模裁员,从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这部分空缺理所当然会通过服务业尤其是其中的金融业得到弥补。怎么弥补?美元陷阱就是其中之一。

从去工业化陷阱看,外资洗劫我国财富的经济陷阱早就设计好了。其主要方式是,外资利用跨国公司等产业巨头在我国尤其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组织代工出口。通过人民币超低汇率对冲洗劫我国资源和财富,然后就是利用我国资源、劳动力和出口退税补贴以超低价出口(美其名曰“世界工厂”)。要知道,我国出口的是实实在在的资源,得到的却是一张张纸币。

从具体数据看,一方面,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超低价贱卖资源的损失高达30多万亿美元。另一方面,国际资本在我国炒股炒楼并利用人民币汇率升值,在我国数额高达1万亿美元的直接投资每年都要增值25%[3]。由于这些国际资本及其投资利润是以人民币方式存在的,所以目前的市值至少在2.8万亿美元。与此同时,国际资本和矿业巨头还在不断通过石油和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价格泡沫在我国大捞其钱,致使我国外汇储备每年贬值的平均幅度超过10%[4]。

不要小看这10%,3年下来就会累计贬值掉1-90%×90%×90%=27%,10年下来就会累计贬值1-90%×90%×90%×90%×90%×90%×90%×90%×90%×90%=65%。

按照这样的贬值速度,我国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实际上与国际资本的投资及收益差不多。也就是说,我国30多年来招商引资和代工出口贱卖的资源、企业和劳动力成果基本上是0,甚至还要欠下外债。更不用说,美国政府如果关闭“两房”[5]可能会给我国造成的几千亿美元损失了。

问题在哪里?原因之一就在于美国的去工业化陷阱迫使美国大大降低工业化比重,把这些工业化尤其是低端工业化转移到其他国家如我国,然后再利用美元的全球霸主地位,通过从我国进口商品和物资调节两国经济利益。

由此可见,美元陷阱在全球无处不在。如果我国的经济增长完全是靠实体经济实现的,金融地产中的泡沫经济成分很少,并且出口的产品附加值高,外汇储备数量也不多,美元陷阱阴谋在我国就无法得逞。当然,现实恰恰相反。

具体数据是:在1974年以来发生的几次全球性经济危机中,美国依靠美元的金融地位做支撑,不是因为受经济危机冲击较小,就是在危机过后恢复较快,美国的GDP总量在全球GDP中所占比重均一度出现逆向上升。如1980年到1985年的比重从23.6%上升到32.7%;1991年到1993年从24.9%上升到26.8%;1995年到2001年从24.9%上升到31.9%[6]。

这说明,在美国的去工业化下,虽然美国制造业只剩下了军事装备、航空航天、制药、芯片和电脑等少数几个有竞争力的部门;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科技等突破还在酝酿中,但美国照样可以利用美元陷阱来聚集财富,维持全球霸主地位。

[1]《全球产业调整五大趋势》,经济参考报,2007年7月5日。

[2]雷达、李屹东:《后危机时期中美经济摩擦政治化的性质、原因及发展趋势》,探索与争鸣杂志,2010年第5期。

[3]其中7%是人民币汇率升值造成的,18%是国际资本得到的投资回报率。

[4]何新:《我国外汇储备3年贬值28%,5年贬值42%》,人民网,2011年4月11日。下同。

[5]参见本书P39注②。

[6]杨沐:《联合早报:警惕世界所面临的美元陷阱》,中国新闻网,2009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