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捆绑着全球经济(1 / 1)

美元陷阱 严行方 1138 字 3个月前

从全球角度看,说美元是“陷阱”,指的是美元作为全球本位币,它捆绑着全球经济同进共退。换句话说,美元把全球经济当“人质”,它自己则可以随心所欲、呼风唤雨。

放眼全球,经济增长有两大火车头:一是靠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美国;二是靠外需、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贸易国,如我国。从两者关系看,美国的高消费由其高负债支撑,而支撑这种高负债的正是全球贸易国的外汇储备移入。

换句话说就是,美国可以什么都不做,仅仅坐在那里高消费,就可以拉动经济增长;而与美国相对的贸易国,却必须依靠投资,同时仰仗于美国的这种高消费来拉动出口,从而带动国内经济增长。这就是美国绑架全球经济的把手。

所以能看到,一方面,贸易国的美元储蓄支撑着美国的高消费;另一方面,美国的高消费又是各贸易国外贸出口和投资增长动力的主要来源。从此,美国与其他贸易国之间就形成了这样一条怪纽带,并且似乎谁也离不开谁。

俗话说“坐吃山空”,意思是说坐在那里只消费不生产,哪怕拥有堆积如山的财富最终也会被耗费一空。可是这对美国来说不适用,因为就在全球把美元当作“财富”的时候,美国有的是美元,不够用了就自己印,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就是美元陷阱的本质,也是它的恶毒之处。

反过来说,既然美国的贸易逆差支撑着全球经济;那么美国要有这样的贸易逆差,一定程度上就必须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说穿了就是必须依靠印发美元才能实现这一目标——美国如果不印发美元,就无钱购买外国商品从而支撑国内消费;可是如果要印发美元,又会在全球造成货币流动性泛滥、推动全球资产价格上涨,导致全球资产泡沫化越来越严重。

可以想见,这种恶性循环的结果必然是全球贸易国对美元的信心越来越弱,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对美元需求大大减弱,最终迫使美国在国内实行货币紧缩政策。因为全球各国对美元的需求减少了,美元就势必会向国内商品市场集中,最终引发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衰退。

但这只是一种推测,虽然过去出现过这种迹象,但美元仍然可以依仗在全球货币市场上的霸主地位我行我素。这正应了一句老话:“我是流氓我怕谁”。

例如,美国虽然一再强调强势美元政策,可是面对美国国内十分重视的就业率不断下降趋势,就只能不断推出宽松货币政策,这一点在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以来更为明显。

这种美元贬值和美元低利率政策,目的之一就是便于美元套息交易。最近几年来,美元的套息交易成本经常是0,年收益率却高达20%以上。由于美元利率逼近0,大大低于新兴市场国家,所以有相当多的国际投机者借入美元、兑换成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或其他高风险资产进行套利,冲击全球经济。

实际上,即使美元加息,也不会对抵押贷款利率、国债收益率等促进实体经济的因素造成本质影响,最多只会使得美元融资套利交易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收敛。

由此可见,美元绑架全球经济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看不到解决方案。要知道,由于美元贬值对新兴市场国家影响非常大,这些美元资产从美国喷涌而出后,必定会以热钱方式推动新兴市场国家的资产价格一路暴涨,从而形成输入型通货膨胀,直接冲击这些国家的实体经济。关于这一点,在我国目前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中就能看出端倪。

并且,从历史上看有这样的规律:每当美元贬值时,就会有更多资金流向新兴市场国家;每当美元触底反弹时,资本又会流出新兴市场国家。别小看这种流进流出,每一次流进流出都会有力冲击所在国的经济发展。

例如,资本流向这些新兴市场国家,在刺激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同样会推动资产价格泡沫形成。而当这些国家经济过热、资产价格泡沫难以为继时,这时候大量的国际资本纷纷撤出,又会直接导致新兴市场国家陷入经济衰退、资产价格泡沫破灭。美元陷阱由此可见一斑。

2009年11月11日,地地道道的美国人、曾经官至美国副国务卿的时任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在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会议期间警告说,美元能够成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是花了约200年时间的辛苦努力得到的,而现在美元有失去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地位的可能[1]。

实际上,自从40年前布雷顿森林体系[2]崩溃后,美元不与黄金挂钩了,就已经失去“美金”功能,从而连累全球经济出现了一系列困扰。例如,多年来全球原油需求量并没有显著增加,可是在美元贬值带动下,国际市场原油期货价格波动很大,从而使得本来就不稳固的全球经济复苏变得更脆弱。这表明,用美元来担当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大宗商品计价货币、国际贸易的主要支付货币,已经非常力不从心。

这种力不从心导致全球经济越来越失衡,我国也不例外。据广东金融学院教授张纯威研究,我国的经济失衡是从2004年开始越发突出的,主要表现为国际收支顺差持续扩大引发的货币流动性过剩,信贷、投资增长过快,经济增长从偏快向过热转变,物价由结构性上涨向全面上涨转变[3]。

所有这些,从国际因素看,就都与美元陷阱密切相关。

[1]明金维:《当美元不再是“美金”》,经济参考报,2009年11月13日。

[2]1944年7月,44个国家和政府的经济特使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开会,商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贸易格局。会议确立了“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国际主要储备货币;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这样一种国际货币新秩序。1971年,美国的黄金储备再也无法支撑美元贬值;1973年全球主要货币被迫实行浮动汇率,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

[3]张纯威:《美元本位、美元环流与美元陷阱》,国际金融研究杂志,200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