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积极锻炼,让四肢和头脑都发达(1 / 1)

学习状态的核心是大脑清晰度。如果孩子的大脑整天昏沉沉的,又怎么能够学得好呢?遗憾的是,目前中小学生中大脑非常不清晰(犯困、大脑发木、头昏等)时间每天超过两小时的占1/3~2/3。对于这些孩子来说,要想坚持长时间、高强度的学习,就必须注重体育锻炼。

所谓体育锻炼,是指通过各项体育运动来健壮身体、恢复健康。尤其是各种高强度的运动,会有助于明显提高大脑清晰度,从根本上提高身体状态,化解长时间学习产生的不良心态和不良身体状态。中小学生每天必须至少锻炼1小时,才能保证一天的高强度、长时间学习。

到了临近考试时,随着学习强度、学习压力的加大,体育锻炼的时间和强度也应随之增加。如果因为复习时间紧迫而停止锻炼,很可能会导致失眠、头痛、头脑发木、身体疲软等不良状态,最终影响考试成绩。

英国科学家对11~12岁的中小学生调查研究发现,每星期散步3次以上、每次30分钟,就能对提高学习能力、注意力、抽象推理能力起到良好作用。

体育锻炼对提高考试成绩的原理

体育锻炼促进考试成绩的提高,主要是通过益智健脑来实现的。

⊙大脑活动所需能量主要来源于糖。当100毫升人体血液中血糖达到120毫克时,脑功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下降到50毫克~100毫克时就会出现疲乏、思维迟钝、学习效率下降。孩子通过体育锻炼,食欲增加了、消化功能提高了,就会有助于食物中的淀粉转化为葡萄糖,从而源源不断地提供给脑神经细胞使用。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脑血管更具有弹性、血液循环更加通畅,血液循环量会比常人高出2倍。这时候的大脑组织能够获得更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活动更自如、思维更敏捷。

⊙大脑神经连续工作2小时后,需要停下来休息至少20分钟才能消除疲劳;而在适量的体育锻炼下,只需5分钟就能完成这个过程。这表明,体育锻炼能够缓解大脑紧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体育锻炼能够使大脑释放出一些有益的生化物质(如内啡肽等),这些物质对促进人的思维和智力大有帮助。

⊙体育锻炼能够改善孩子的不良情绪,使人精神愉快。

⊙体育锻炼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神经紧张、失眠、烦躁、忧郁症,间接治疗思维和反应迟钝、注意力减退,堪称“神经安定剂”。

体育锻炼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体育锻炼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本书后面即将提到的饮食调理法,就是和体育锻炼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有位老师辅导的孩子,每天都必须参加体育锻炼,或者跑步,或者打球。他的儿子读高中时,每个周末回家都要泡在篮球场上大半天。

他说,许多父母一看到孩子坐在书桌前就高兴,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孩子长时间坐在那里不动,大量血液都流向腹腔、内脏、下肢,大脑供氧不足,就容易产生疲劳感、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活动活动筋骨,不但学习思路越来越清晰,学习效率也会提高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