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有效地进行复习(1 / 1)

在复习迎考时,孩子的知识水平实际上已经基本定型,能够影响考试成绩的就只有考试心态了。这时候的孩子,已经基本具备了相当的知识基础、解题能力。所谓复习,重点主要应放在摸索考试规律、力争在考场上发挥出最佳水平上。与此同时,帮助孩子克服紧张情绪,以平和心态适应正式考试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时候谁的心态好,谁的考分就高。而心态,则是情商的一部分。要拥有好心态,必须做好以下三方面准备:

心理准备

心理准备主要是指让孩子在考试前有一个适当程度的心理压力来警觉自己的行为系统,提高对复习、考试的注意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焦虑水平和考试成绩呈∩关系:焦虑水平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考试时的发挥。前者精神过于放松,后者精神过于紧张,都会影响孩子的正常思维。

因此,要为孩子做到优化环境、排除干扰。这主要是要孩子远离成堆的复习资料和参考书,只保留一些最经典、最基本的复习材料,营造一种舒适、宽敞的复习空间。

认知准备

认知准备主要是要做到合理定位、静心备考。

合理定位是指要结合孩子平时在班上的名次排列,让孩子自己确定一个希望在考试中能够争取到的“基本目标”和一个“理想目标”,目的是让孩子在考试时保持一种积极情绪,以平和心态参加考试,不求超常、但求正常。

静心备考是要在复习过程中有所为、有所不为,对哪些知识已经掌握得很好了、哪些知识还需要补缺,做到心里有数。只有这样,才能抓住重点,不至于迷失复习方向。

生活准备

生活准备,主要是指要让孩子有意识地调整作息时间,调整好人体生物钟,使孩子的兴奋点和考试时间合拍,以最优的情绪和状态迎接考试,形成良好的条件反射。

在此基础上,要平衡生活,一旦在复习中感到疲倦时,应当毫不犹豫地停下来休息,还要适当参加体育锻炼,调节紧张情绪。

要让孩子自己整理、放置考试用品,让他挑选平时最喜欢穿的衣服、鞋帽,以增强考试自信。

考试前要熟悉考场和交通路线,不至于到考试的时候慌乱无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