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自己合伙公司的经营理念来自于为格雷厄姆工作的经历。我从他的经营模式中得到一些启发。我只是对其中某些事情做了变动,但这个经营模式不是我最先想到的。这一点从未得到认可。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投资策略]
俗话说:“道不同,不相谋。”这句话看起来是对人说的,其实对人、对事都一样,股票投资也是如此。巴菲特在投资股票时,就特别注重这家公司是否讲求商业道德。
1973年,巴菲特买入华盛顿邮报公司股票时,华盛顿邮报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华盛顿邮报》(占50%)、《新闻周刊》杂志(占25%左右)、三家电视台和一家广播电台(占25%左右),此外还有可以从《国际先驱论坛报》50%股份中得到的利润分成。
自从华盛顿邮报收购了《国际先驱论坛报》后,它就很快超过了主要竞争对手《华盛顿星报》。1981年,《华盛顿星报》停刊,从而使得华盛顿邮报实际上成为美国首都华盛顿唯一一家处于垄断地位的纸质媒体。
巴菲特大量购买华盛顿邮报股票,当然与它所处的消费垄断性有关,因为在巴菲特看来,有了这种垄断地位,就能获取“过桥费”收入。但除此以外他更看重的,是这家公司的商业道德。
20世纪70年代早期华盛顿邮报面临一系列问题:首先是1973、1974年的股价狂跌;其次是带来无限烦恼的“水门事件”;接下来是1975年此起彼伏的工人罢工,出版业务一度处于瘫痪状态。在这其中,最关键的是华盛顿邮报1972、1973年由于报道水门事件,受到来自美国总统尼克松政府的严厉指责,导致股票价格不断下跌。
在面对要不要揭露事实真相时,当时的华盛顿邮报公司董事长格雷厄姆女士冒着很大风险当机立断:作为媒体一定要维护自己的独立性。
就在华盛顿邮报B股发行两天后,该报顶着巨大的政治压力,刊登了两名记者从一位自称“咽喉深处”的匿名人士那里采访而来的报道,公开了美国五角大楼文件并跟踪报道水门事件,从而直接导致尼克松总统于1974年下台。
这两位记者因为这篇报导而获得1973年的普利策奖,华盛顿邮报也因此获得崇高声誉,被人们当作媒体独立性的象征。读者也许还记得,1998年初第一个报道美国总统克林顿与白宫实习生莱温斯基性丑闻事件的,也正是华盛顿邮报。
从现在的公开报导看,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已经要求有关机构注销华盛顿邮报所属两家电视台的营业执照,甚至要一并注销华盛顿邮报的营业执照。当然,最后阴谋并没有得逞。
水门事件的发生对美国经济是一个巨大打击,工人罢工更使华盛顿邮报的经营一片混乱。而正是在此之前的1973、1974年巴菲特先后投资了1062万美元、以每股6.5美元的发行价(后来由于股票拆分,股价调整为4美元),购买了华盛顿邮报12%的B股,相当于总股本的10%。
作为华盛顿邮报的一位新董事,巴菲特在这关键时刻每天都在报社出谋划策。由于他主持董事会的财务委员会工作,所以在财务方面提出的建议,对华盛顿邮报公司走上正确轨道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尤其是他提出华盛顿邮报回购股票的建议,虽然这种做法现在已经司空见惯,可是在当时还鲜为人知,所以大家都唯恐出错。在这种情况下,巴菲特通过各种数据,向董事会成员说明当时的股价是如何低于公司内在价值,回购股票不仅能让公司长期获益,甚至能在短期内见到效果。
后来,董事会采纳了他的建议,从1975年到1992年间一共回购了发行在外的43%的股票,平均成本为每股60美元。这表明,华盛顿邮报只用现在市值10%的价格就获得了40%多的股份(到2000年回购数量达到一半)。这样,华盛顿邮报的投资者所拥有的股票价值,实际上就已经达到真实资产的2倍了。
通过投资华盛顿邮报,巴菲特最初投入的1062万美元到1985年就增长到5亿美元,到2003年更是增长到了13.67亿美元。在这30年间,伯克希尔公司一共在这上面获利12.80亿美元,投资收益率高达128倍。
[课后点评]
投资股票不可能不怀有感情色彩。理性、正直的投资者必定会偏向于那些经营正当、有正义感、讲求社会责任的上市公司,事实上,这样的公司经营也更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