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亲自调查,拒绝听信股评(1 / 1)

对于未来一年的股市走势、利率以及经济动态,我们不做任何预测。我们过去不会、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预测。我们深信对股票或债券价格所做的短期预测根本是没有用的,预测本身只能够让你更了解预测者,但对于了解未来却毫无帮助。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投资策略]

巴菲特在股票投资中很少出现昏招,这与他注重实地调查、认真阅读财务年报、不听信各种消息传播有很大关系。

他说,股票投资当然要分析市场,但分析市场并不等于预测市场。股市运作当然有它的内在规律,但这种规律目前还无法认识,股市本身也在顽固地拒绝人们预测它。

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任何人具有预测股市、预测个股的能力。正因如此,他从来就不去预测经济走势、股市走势、个股走势,而只关心股票的内在价值如何。他相信,即使目前的股价大大背离其内在价值,也总有一天会向内在价值回归的。

反观我国股市,一方面,几乎所有投资者都喜欢根据各种消息来决定股票买卖;另一方面,根据各种消息来买卖股票,又最容易出现失误。所以,股市越火爆,投资者就越关心巴菲特对中国股市的看法。因为他们相信,巴菲特是全球唯一的“股神”,他的眼光和观点必然与众不同,他的股评也“最权威”。与此同时,巴菲特从来就没有写过一本股票投资方面的书,他对中国资本市场的评价更是微乎其微,堪称“物以稀为贵”。

确实,巴菲特上一次是在1995年和他的朋友比尔·盖茨一起在中国作短暂停留的,直到12年后的2007年,他才重新踏上这块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热土。不过,他的观点表明,其实他根本就不相信任何股评。

他说,如果在股市上真的有所谓内幕消息,这些人又怎么可能舍得把这种珍贵而绝密的消息传出来呢?比如一家公司收购另一家公司,只要消息一公布,这两家公司的股价都会大幅度上涨的。如果这种内幕确有其事,相关人员也不可能透露出来的——他为什么不自己先大量买入这些股票、好好地赚一笔呢?

巴菲特在股票分析、投资决策时,从来不听其他人分析,而是亲自调查、阅读报表,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

作为专业投资者,每天都有人向他推荐各种各样的股票,他收到的材料更是应有尽有,可是他基本上对此置之不理,婉言拒绝这些材料。

有一次,一位陌生女士打电话给巴菲特,热心向他推荐某只股票,认为这只股票很有投资价值,她马上就会把相关资料寄过来的。巴菲特在电话里明确告诉对方:请不要把资料寄过来,因为他根本不相信任何分析文章。他说,总体来看这些资料都是投资公司、基金公司的推介,只谈优点不谈缺点,所以不值得相信;作为专业投资者,他必须亲自调查才能加以确信,不可能看了一两篇文章、听了一两句好话就信以为真的。

1950年,巴菲特第一次读到他的老师格雷厄姆的著作《聪明的投资者》,从此养成了喜欢阅读财务年报的好习惯。在他的办公室里,188个抽屉里装满了上市公司年报,他不断用最新资料更新着旧信息,以此来掌握可靠的第一手资料。管理这些年报的人被巴菲特称为他“唯一”的“调查助理”,除此以外他不相信任何股评材料。

为什么会这样呢?巴菲特认为,市场和预测是两回事,市场是在不断变化的,而预测是固定不变的。只有当股市将来的发展和过去的内外部环境完全一致时,这种预测才具有某种关联。但股市发展所处的环境和以前相比又怎么可能完全一样呢?

所以他说,“他终生都在观察企业”。一旦在年报中找不到所需资料,他就会亲自出去调查,像记者采访一样挖掘细节,从而掌握到别人不愿意透露、而他又希望得到的真实信息,为投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巴菲特之所以把伯克希尔公司总部一直放在他的家乡,而不是华尔街,就有一种与华尔街“保持一段距离”的意思在内。

他牢牢记住老师格雷厄姆所说的这句话:“离华尔街越远,你就越会怀疑那些所谓的股市预测或时机”,从而始终保持一份清醒的头脑。

[课后点评]

不相信任何股评、不受信息干扰,只相信自己的调查研究,是巴菲特创造出别人无法望其项背的投资业绩的真正秘诀。“狂沙吹尽始到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