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助于投资者理性思维(1 / 1)

请记住,如果你用概率权重来衡量你的收益,而用比较权重来衡量你的亏损,并由此相信你的收益大大超过你的亏损,那么你可能刻意地进行了一桩风险投资。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投资策略]

巴菲特认为,一方面,集中投资必须是理性的,如果你集中资金搞盲目投资,这样的投资风险太大;另一方面,集中投资又会有助于投资者理性思维,因为你要集中投资,就必须冷静面对投资风险。

可以说,依据主观概率来进行投资每一位投资者都会,可是要通过理性思维来真正把握成功概率的大小、使之符合客观实际,就有一定难度。不会巴菲特认为,只要你认真读过这家公司的财务年报,了解这家公司的内在价值,熟悉这家公司的业务,做到这一点就不难。

1990年初,美国西海岸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加利福尼亚州的许多银行由于贷款资金被住宅抵押所占用,经营十分困难。而在这些银行中,拥有最多商业不动产的银行是威尔斯法哥银行。所以大家一致认为,威尔斯法哥银行的股票走势最为脆弱。

伴随着这种判断,威尔斯法哥银行的股价从86美元急剧下跌,并且出现了恐慌性抛盘。而这时候却乐坏了巴菲特,因为巴菲特对这只股票的判断与上述观点完全不同。

巴菲特为什么会如此自信呢?原来,他对银行业务十分了解,这一点是其他投资者无法比拟的。所以,他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判断能力,也是其他投资者无法望其项背的。

早在1969年至1979年间,巴菲特就拥有大量的伊利诺伊国家银行和信托公司股票。正是在这个时期,这家银行总裁让巴菲特学到了这样一条经验:一家银行只要经营得好,就不但会使它的收益有所增长,而且还能得到可观的资产回报;而银行要经营得好,主要依赖于公司管理层——优秀的银行管理层不会去发放有风险的贷款,而且会不断降低运营成本;糟糕的银行管理层则相反,不但会增加运营成本,而且还会经常贷错款、造成坏账损失。

巴菲特了解到,这家银行自从现任总裁卡尔·理查特1983年上台以来,经营业绩一直非常不错。不但收益增长率、资产回报率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而且运营效率在整个美国是最高的,放款业务非常结实,毫无风险。

巴菲特由此得出结论说,在加利福尼亚州的银行业发生“大地震”和金融恐慌性风险确实存在,可是发生在威尔斯法哥银行身上的风险微乎其微。

那么,巴菲特为什么不担心这家银行商业不动产的比例最高呢?这难道也没有风险?确实,威尔斯法哥银行的商业不动产比例最高,可是巴菲特认为,由此造成的风险只会发生在经营管理不善的银行身上,不会对经营管理良好的这家银行造成太大冲击。

巴菲特算了这样一笔账:威尔斯法哥银行当时的税前年收益,即使扣除贷款损失3亿美元,余额仍然超过10亿美元。与此同时,即使又重新遭遇1991年那样的重创,也即使该银行造成的损失不仅仅是商业不动产,而且还包括所有贷款(480亿美元)在内,并且损失达到10%,结果又怎么样呢?所有这些情况都按最坏的估计,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前期利息损失在内,平均损失量相当于本金的30%,这时候这家银行仍然能做到不亏损!

关于这一点,只有懂行的人才知道——如果银行放贷业务遭受10%的损失,那就等于这家银行受到了严重的经济萎缩,而出现这种情形的概率是非常小的,几乎不可能!

正是基于上述理性分析,巴菲特得出了与其他人截然相反的判断结果。

当威尔斯法哥银行的股价被市场强行打压了50%之后,1990年10月,巴菲特大举购买该股票,一下子投资2.87亿美元购买了500万股,平均买入价57.88美元。这样,伯克希尔公司就拥有了威尔斯法哥银行10%的股份;同时,也成为这家银行最大的股东。

这一举措让其他投资机构议论纷纷,连呼“看不懂”。可是巴菲特却胸有成竹,他认为胜算的概率极大,至少应该是2:1。结果,事实最终证明他的判断是对的。

[课后点评]

把资金集中于少数几只股票上,就会有足够的精力来研究这些股票。在对这些股票非常了解、理性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投资,无论别人是否“看得懂”都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