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户投资者要学会长期持股(1 / 1)

如果投资者能够远离那些针对最近股市涨跌进行评论的陈词滥调,而是像查看汽车里的机油那样每六个月左右才查看一次股票的价格,他们的投资过程可能会轻松得多。

——彼得·林奇

最值得买的股票,也许就是已经拥有的那只。

——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实战经验】

彼得·林奇的操作原则是长期持股。他的观点是,股市中的涨涨跌跌是很正常的,即使在长期的大牛市行情中,“奔牛”跌入“泥坑”也是屡见不鲜的。股市总会很快从疑似大崩盘中恢复过来,不必为了暂时的涨涨跌跌而频繁进出。

他举例说,即使是1987年的美国股市大崩盘也是如此。那次股市暴跌真是令人害怕,2天时间内股指就跌去35%。可是由于宏观经济形势仍然在持续增长,银行也有足够的偿付能力,总的基本面依然向好,所以他并不感到恐慌。

在美国股市,1996年春天、1997年夏天、1998年夏天、1999年秋天,连续4年每年的主要股指都下跌10%以上。尤其是1998年8月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14.5%,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股指跌幅排名第二位的月份,可是同样不必有世界末日来临的感觉。因为事实上,仅仅9个月之后,标准普尔500指数就再次止跌反弹,涨幅后来超过50%。

彼得·林奇的经验是,只要你不把孩子上大学的学费、结婚费用以及其他必需开支,全部用来购买股票和基金,你就不必在股市大跌时被迫卖掉股票和基金支付必要开支。这样,你就可以做一个长期持股者了。对于长期持股者来说,时间总是站在你这一边的。

从理想角度看,面临每一次股价波动时,当然最好是在股票下跌前就卖出、下跌后买入,打差价,可是谁又有这种先见之明呢?而既然没有这种先见之明,那还不如按兵不动、长期持有,只要这家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就不管它。只有这样,股票投资才能获得丰厚回报。

彼得·林奇举例说,如果你在1994年7月1日投资1万美元买股票,5年内一直没动,那么5年后的1万美元就会变成3.4万美元。可是如果在这5年内,你只持股30天就把股票卖掉了,即使你持股的这30天是5年内股价涨幅最大的时期,你这1万美元也最多只能升值到1.5万美元。

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长期持股、耐心等待,能够让你的投资回报至少增加1.25倍!

【洋为中用,点到为止】

长期持股能够获得更高的回报。彼得·林奇计算的结果是,至少能增加1.25倍回报。而实际上,看看我们的周围,绝大多数散户投资者都是频繁进出、短线操作。他们寄希望于通过这种手段“打短差”、“积少成多”,而事实上运气不会总是这么好。频繁地买进卖出,总体来看所赚钱的那点小钱还不够支付印花税,而且还会搞坏了心态,搞得人很疲惫。虽然也有不少投资者了解长期持股的好处,可每当股指稍有上涨就耐不住手痒,关键还是定力不够。

要做到长期持股,家中必须留有足够的“储备粮”。只有家中留有足够的必备资金,才能对平时股价的涨涨跌跌有一颗平常心,正可谓“家中有粮、心中不慌”。用国内投资者的话来说,最熟悉不过的是“用时间换空间”。否则,如果在股指下跌时被迫抛出股票换回现金急用,一定会打乱原来的投资计划,最终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