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公司拥有史蒂夫·乔布斯、苹果品牌、苹果设计等关键资源,以及确保创新的公司制度、企业文化、研发管理的关键流程,这就注定它的模仿者和追随者只能学到其皮毛而学不到精髓。
苹果公司的成功,还得益于它对关键资源和关键流程的掌控。
苹果公司的关键资源,说穿了就是有一位独一无二的总裁史蒂夫·乔布斯,一个能够代表电脑产业历史和独立精神的高端品牌,一批非常具有创新能力和完美精神的产品设计开发人员。
为什么说史蒂夫·乔布斯独一无二呢?回顾历史,要想再在美国硅谷和好莱坞找出一个像他这样游走于IT和电影产业之间,集技术、艺术和战略才华于一身的总裁已经不可能了。
至于苹果品牌,20世纪90年代虽然一度沉沦,但在许多消费者心目中它依然难以忘怀甚至不可或缺。以iPod为例,唯美的设计、完整的价格体系、高中低端全系列产品线、出色的销售方案,在苹果品牌的辉映下无不散发着耀眼的光芒,这才会使它在短短不到六年内累计销量接近1.1亿台,有1000多家企业为它服务。到第六代产品推出时,iPod已经牢不可破地成为全球化商业和群体性流行趋势的代表。
苹果公司的研发人员过去要想适应史蒂夫·乔布斯的工作风格和严格要求可不容易。要知道,史蒂夫·乔布斯追求产品完美永无止境,再加上他的跳跃式思维方式,许多设计不得不一遍遍推倒重来。举个典型的例子,他曾经要求一名设计师设计的新电脑外壳不能看到一颗螺丝。苹果公司为此支付给设计师的报酬也很有吸引力:一名新进设计师的年薪在20万美元,比同行平均水平高出50%。久而久之,通过引进优秀人才,苹果公司便有了一大批专利在手的优秀产品。
苹果公司的关键流程主要包括鼓励创新的公司制度、企业文化和研发管理,从而确保产品创新具有可复制性和扩展性,源源不断地推出iPod和iPhone这样的拳头产品来,一波波、一浪浪开辟新的产业领域。
苹果产品对同行企业的**力是致命的,几乎所有同行都想模仿苹果公司的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但都学不像也没有学像。这是为什么呢?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一是过去苹果公司推出的一项项优秀产品已经培养起了一群忠实粉丝(“果粉”),形成了一股汹涌澎湃的向心力;二是史蒂夫·乔布斯对产品的完美追求使得苹果公司要么不出产品,要出就是精品,果粉们对此深信不疑;三是消费者从自身感受中能判断出那些模仿和追随者的产品与真正的苹果产品之间还是有区别的。
除此以外,苹果公司深信,只要能不断创造用户价值,自己的商业模式就不可超越。在史蒂夫·乔布斯回归之前,苹果公司的用户价值仅仅体现在超出同行的最新技术上;而自从他重新回归之后,苹果公司对用户价值的理解开放性地指向先进的技术、合理的成本、出众的营销技巧。
举例来说,1998年,一家名为“钻石多媒体”的公司在全球最早推出了数字音乐播放器产品,而苹果公司却能在整整三年后把该产品做到极致并风靡全球,这就是苹果公司的关键资源和关键流程共同起作用的最好体现。
拥有关键资源和关键流程,苹果公司的研发成本自然较同行低,研发效果却较同行更好,令同行们忌妒不已,却又无可奈何。
例如,2009年苹果公司的研发费用为11亿美元,占营业额的2.3%;微软公司当年的研发费用高达86亿美元,占营业额的14.6%,前者只有后者的1/8。就是“这点”研发费用,苹果公司却能把它用在最关键的地方,一砸一个坑,投资回报率高得惊人——苹果公司平均1美元的研发费用能带来高达8美元的现金流回报!
史蒂夫·乔布斯是这样说的:“创新与研发资金的多少没有关系。当苹果公司推出Mac的时候,IBM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至少是苹果的100倍。创新与资金没有关系,关键是你所拥有的人,你如何领导他们,以及你对创新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