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经济统计新常态:失灵的温度计
如果医生总是拿着失灵的温度计测试体温,自然看谁都是病人,更谈不上对症下药。以传统的经济指标和规律去分析当前的中国经济,也会犯同样的错误。比如,GDP差不一定代表就业差,保就业不一定需要保增长;工业差不一定代表经济差,中国已迎来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融资结构的新常态;上证指数跌不一定代表股市没有系统性机会,未来资本市场是牛熊并存、结构分化……中国经济要转型,首先要转变我们观察经济的方式。
面对矛盾重重的中国经济,市场似乎有一万个下跌的理由。
经济放缓,市场担心企业业绩;经济复苏,市场又担心政策收紧。
政策不松,市场担心经济衰退;政策放松,市场又担心结构失衡。
债务去化,市场担心拖累增长;债务扩张,市场又担心饮鸩止渴。
利率管制,市场担心金融压抑;利率放开,市场又担心利率飙升。
刚兑不破,市场担心融资成本;刚兑打破,市场又担心金融风险。
企业破产,市场担心社会风险;企业硬撑,市场又担心挤出效应。
汇率升值,市场担心影响出口;汇率贬值,市场又担心刺破泡沫。
资本管制,市场担心没有增量;资本开放,市场又担心存
量外逃。
……
症结到底出在哪里?与其说是实体经济病入膏肓,倒不如说是资本市场墨守成规、故步自封。就好比医院的温度计失灵了,医生却总是拿着它测试体温,自然看谁都是病人,更谈不上对症下药。中国经济日前就深陷在这种悖论之中,很多传统的经济指标和分析规律已经失灵,但很多人却总是将此作为唱衰经济甚至阻挠改革的理由,这无异于刻舟求剑、画地为牢,不仅不利于市场信心的恢复,更不利于决策者开出合理的转型药方。
要想实现经济的改革和转型,就应该首先转变观察经济的方式。不论对资本市场,还是政府决策者来说,都应该客观认识传统经济指标和分析规律的失灵,保持平常心,适应新常态。
误区之一:GDP差一定代表就业差吗
新常态:GDP不能完全反映就业情况,保就业不一定需要保增长。
政府和市场关注GDP,说到底是关注就业。过去,就业确实对GDP存在较强的依赖性,新增1000万就业岗位大概需要GDP增长10个百分点。但近几年来,就业对GDP的弹性明显增大,按照李克强引用的人社部测算数据,实现新增就业1000万人的日标大概只需要7.2%的GDP增速,是经济增长的底线。
从微观数据来看,自从2010年以来,GDP增速也的确与就业市
场上的求人倍率(需求人数/求职人数)产生明显背离,表现为GDP增速不断下滑,就业形势却在不断改善。保GDP对于保就业的意义早已不那么重要了。
图12-1 GDP增速与就业形势相背离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民生证券研究院
图12-2 劳动适龄人口下降导致求职人数减少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民生证券研究院
为什么GDP与就业会脱钩?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端来看,第三产业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升,2013年已经超过第二产业,而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相对较强。从劳动力市场的供给端来看,2011年以来,中国的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已经开始下降,随着计划生育导致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速体现,未来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数还将继续减少。大学生的人数虽然还在增加,但增速早已大幅放缓。高中生毕业人数从2008年之后已经开始下降,相应的,未来几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也将进入下降通道。过去我们总担心GDP增速下滑影响就业,现在看来,未来中国真正需要担心的可能是“用工荒”。
图12-3 高校毕业生人数已告别高增长时期,增速逐步放缓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民生证券研究院
图12-4 高中毕业生人数已经开始趋势性下降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民生证券研究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