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如何做大国_冷静客观看待国外对中国的评论(1 / 1)

冷静客观看待国外对中国的评论

英国广播公司(BBC)2013年5月22日公布了其委托加拿大民调机构GlobeScan和美国马里兰大学国际政策态度项目组所做的一项各国国家形象的调查。在受调查的25个国家中,德国的国家形象最好,美国和中国分别排名第八、第九。

消息传来,国际舆论和我国国人对结果反应不一,有的支持,有的反对。我以为,对此类民调结果包括对国际上的反映,我们要采取冷静、客观的分析态度。所谓冷静,就是不要感情用事。人家说我好,也不必欣喜若狂;人家说我不好,也不要如丧考妣。所谓客观,就是实事求是的看待这样一个结果。民调就是民调,它反映了一部分真实情况,也有有失公允的地方。我们采取分析的态度,就能够从中吸取必要的教益和启示。

这次民调的结果,我看首先是反映了世界的进步。全球化推动世界各国之间相互依存度加深,由于依存度加深,各国人民之间的交往大大增多,相互关注程度也在上升,所以才会对对方国家有一点印象。这种现象在世界处于一种相互封闭和割裂的状态下是不可能出现的。

同时还要看到,这个结果也是中国崛起所带来的。1978年,中国虽然人口众多,国土面积也很大,但中国的GDP仅占全球的1.8%,我们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微乎其微。那时候的世界对中国的关注程度低多了。今天,世界如此关注中国,因为中国在崛起,我们来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人家关注你、重视你是必然的。

这次民调反映出,国际社会尽管还存在着不少偏见,但对于中国总体印象还是积极的。人们之所以对中国的反映还算积极,那是中国人干出来的!我们通过30多年的大发展,显示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善于学习、不怕困难的优良品质。这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受到国际社会的赞赏。

2010年9月13日,时任世界银行行长的佐利克先生在钓鱼台发表即席讲话,我本人就在现场。佐利克说:“我第一次访问中国是1980年,到现在30年过去了。我目睹中国的巨大变化,中国的大发展使将近5亿人摆脱了赤贫,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佐利克的这番话很有代表性。

这次民调还显示出,国际社会中还有不少人对中国感到担心、忧虑甚至恐惧。对于这种现象,我以为,对人家开展“大批判”,想要改造人家,那是无济于事的。历史证明“大批判”只会加剧双方对立的情况,对于增进相互了解有百害而无一利。最好的办法是改变自己。我们中国人应当反思,人家为什么对我们有所担心、忧虑甚至恐惧?除去偏见之外,我们自己的做法中有无值得商榷之处?我们能否做得更好一些?

过去几个世纪,世界是受西方统治的,西方想按照他们的理念来改造这个世界。其实,世界的多样性是由文明的多样性决定的。要想把世界都改造成同西方一模一样,那是不可能的。这种想改造人家的思想,是西方不少人士的主导思想,这种思想也对世界有影响。世界上也有人,包括中国,认为改造别人可以显示自己的强大、优秀和高明。其实,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你一厢情愿地想去改变人家是很困难的。相反,改变自己是比较容易做到的。改变自己也会对人家有影响,这不是示弱,也不是屈膝投降,而是考虑到自己进步和与世界一同进步的需要。我们过去30多年来的大发展,不正是我们改变了自己的结果吗?!

冷静、客观地对待外界的评论,会使我们自己更加理性,也会使我们更好地处理与外国的关系,实现互利共赢的结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