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世界秩序与中国_重视全球大反思(1 / 1)

重视全球大反思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依存度从来没有今天这样深。中国发生的事情会影响世界,世界发生的事情也会影响中国。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的两会上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国际社会非常重视,媒体做了大量的报道和评论。国际社会的反应总体是积极的,但也有一些负面的评论。如何看待上述现象?我以为把这种现象放在全球大反思的背景下来看,我们就会有一种平常心。今天的世界正处在一个百家争鸣的时期,全球在进行大反思。既然是大反思,既然是百家争鸣,当然会有各种各样的意见。

美国在大反思。美国1776年独立,1787年制定了宪法,1789年选举华盛顿为首任总统。从那以来,除去爆发了一次南北战争,以及不时出现的一些社会风潮,美国的政局200多年总体上是稳定的。

在我的外交生涯中,我在美国工作了10年,第一次去美国是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后,我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工作。我在美国期间,与各界人士接触很多,感到美国人对他们的制度和宪法是很自豪的,也是很有信心的。然而,今天我再去美国,看到美国人过去的那种信心已不复存在了,他们在反思。

2013年10月1日至16日,美国政府关门了16天。原因是没有钱了,美国政府的债务上限已经突破,再提高上限需要国会同意。而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跟奥巴马总统捣蛋,政府只好关门,连预定的奥巴马总统的亚洲之行也被迫取消。

美国的两党政治看来已经走到了尽头,在两党政客看来,本党的利益高于一切,其他都是次要的,公众的利益不管了。两党

政治造成了美国人所说的“华盛顿政治僵局”,目前还无解。

欧洲人也在大反思。今天的欧洲,还在与金融危机进行苦斗。2008年金融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后来由于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加剧,全球金融危机的中心转移到了欧洲。欧洲的一些政治家私下对我说,主权债务危机反映的不仅是债务危机,而且是欧洲代议制民主的危机。

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是政府过度举债造成的,根子是代议制民主。各政党领袖在大选的时候,为了讨好选民,争取选票,做出了种种允诺。大选胜利后上台,政府发现国库里没有那么多钱,要全部兑现选举诺言,不可能,但一点都不兑现,也混不下去。要兑现部分竞选诺言,那就必须举债。这些政党领袖十分明白,他们在台上也不过几年时间,还债是后人的事。这就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制度上的根源,如何破解这个难题,眼下还无解。

阿拉伯世界在反思。2010年底,在阿拉伯世界爆发了一场政治大地震,危机还在持续。叙利亚内战就是这种危机的突出表现。叙利亚交战双方开始在日内瓦谈判,谈比打好,中国与国际社会一道为此做出了贡献。阿拉伯世界动荡的形势,目前还看不到尽头。

阿拉伯世界的动荡与人民大反思密切相关。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一批新兴国家在崛起。但是阿拉伯世界经济长期停滞,大批知识青年找不到工作,毕业即失业。然而,一些正在崛起的新兴经济体,却保持了高速的增长,人民生活改善。阿拉伯世界的停滞,与新兴大国的崛起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阿拉伯世界的大动荡就是这种大反思的反映。

拉丁美洲在反思。2014年10月我去墨西哥开会,墨西哥对中国乃至亚

洲的兴趣出乎我的意料。墨西哥和拉美其他一些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一度发展迅速,但后来落入了“中等收入陷阱”,长期不能自拔。亚洲的崛起,使得拉丁美洲人觉醒了。他们建立了“拉丁美洲—太平洋联盟”,提出了向西战略,也就是对太平洋地区、亚洲地区开放的战略。

中国也在大反思。中国连续34年以年均9.8%的增长速度发展,使6亿多人脱贫,这在人类经济发展史上是没有前例的。经过30多年的大发展,中国的进步是巨大的,但挑战也是极为严峻的。环境污染、大范围的雾霾、贫富差距拉大、城乡二元结构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各种社会矛盾凸显。今天的中国人也在大反思,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无论对什么问题,总是议论纷纷,有各种各样的意见和看法。

人类总是在反思中前进。历史上,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大反思;欧洲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大反思;在近代,鸦片战争之后的100多年里,中国出现了第二次百家争鸣,这也是中国人进行的痛苦的大反思。

今天的全球大反思,有以下鲜明的特点:一是各大洲同时大反思,这在人类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二是各国大反思相互影响;三是反思的结果会推动世界进步。

大反思是变革的前兆。从某种意义上,世界各国目前所进行的大反思,也是一种竞赛,看哪一个国家能够通过反思走到人类的前列。

把世界对中国的关注,把中国的大变化,放在全球大反思的背景中来考虑,我们就会更加理性、更加冷静。这也会激发我们中国人,通过反思来使我们国家进步得快一点、稳一点,不仅为中国,而且为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