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
面对现实,回归常识
许小年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
所谓“面对现实,回归常识”,主要是我对宏观经济的一些判断和感觉,以及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企业应该如何去应对。既然叫作“面对现实”,现实到底是什么?
中国经济未来五年低速增长
中国企业家们现在每天都要思考自己企业的经营问题,现实是比较严峻的,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这个新常态,各方面有不同的理解,我个人看法是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将进入一个中低速增长的时期。
中低速增长也就是增长速度比过去要明显低下来,而这个增长速度的放慢既是周期性的,更是结构性的。我个人认为,主要是结构性的放慢。结构性调整的困难决定了我们经济的新常态将持续比较长的时间,这时间持续多久?财政部部长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上讲,中国经济面临困难的形势可能要持续5年的时间。对于财政部部长的估计,我本人表示同意。
中国政府已无力采取大规模刺激政策
在这样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的情况下,新常态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政府会采取什么样的对策?这是大家关心的焦点。我观察,在新常态的情况下,政府不愿意也无力采取大规模的刺激政策。我这样的观察是否准确,有待于进一步明确。但是我认为,不采取大规模的刺激政策,在当前的形势下,毫无疑问是正确的。原因后文会提到。
所以,现实就是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放慢,而且放慢主要是结构性的。结构性调整的困难决定了新常态的长期性。政府不会出台大规模的刺激政策。这是我们面对的一个和过去不同的形势,这也是我们生活其中的现实。
在行业的层面上,我们观察到的是,过剩产能普遍存在,各个行业为过剩产能而苦恼,在过剩产能的压力下,没有其他办法,只有不断降低价格,试图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而降低价格在宏观层面上显示的是生产者价格指数连续30多个月的负增长,在传统实体经济中,投资机会缺乏。所以,现在我们缺的不是钱,缺的是能够盈利的投资机会,这是另外一个现实。
再看企业层面,虽然经济增长速度在下滑,但是人工成本、资本价格、资金成本呈现出来的刚性并没有随着经济增长的下滑而降低。一方面经济疲软,另一方面成本出现刚性,换句话说就是企业的利润率受到了挤压。一些企业过去靠低成本扩张非常成功,而这种传统的经营模式不再适应市场,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两个“中国模式”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起来看是因为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发生了本质的转变。这个转变具体是什么?1978年以来,我们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依靠经济体制改革带来效率的提高而实现的。经济体制改革带来效率的提高,具体体现在由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比计划经济更加有效,资源从农业部门转到工业部门,从国有部门向效率更高的民营部门转移。即资源配置在市场价格信号的引导下,朝着更有效率的部门和行业转移,这带来了中国经济的增长。
另外还有激励机制的改变,其中特别突出的是一大群企业家在改革的大潮中出现,这些企业家为了提高企业的效率,千方百计寻找市场急需的产品,千方百计降低成本。他们在市场经济中有着强烈的提高效率驱动,远远超过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因为国有企业受到体制的限制,对效率的提高是不**的。
所以当我们谈“中国模式”的时候,我们混淆了一个概念,其实我们有两个“中国模式”,从1978年到1990年年末是一个“中国模式”,从1990年年末到现在是另外一个“中国模式”,我们经常把这两个“中国模式”混淆了,现在有必要区分一下。
从1990年年末到现在是什么模式?主要是依靠政府分配资源,刺激短期的需求拉动GDP的增长。现在中国模式主要是依靠借贷来实现的,政府发钱、支配资源、拉动经济的增长。政府的资源从哪里来?来自税收,来自国有银行扩张信用,政府的资源来自中央发行货币,主要是依靠这样一套方法来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特别是2008年启动了4万亿刺激计划,更是第二阶段中国模式的典型代表。靠政府花钱,靠银行发放贷款,靠银行印钞票来拉动经济增长,跟前一个中国模式有本质上的区别。
这样一个靠政府拉动短期需求维持经济增长的“中国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第一个“中国模式”和第二个“中国模式”的区别在于可持续性,如果依靠企业家的创造力、创新力提高效率,这个增长是可持续的。而依靠政府拉动增长,这是不可持续的。
有两个原因,第一,政府的资源再多也是有限的,而企业家的创造力是无限的,这是第一个“中国模式”和第二个“中国模式”的区别。第二,在经济学上叫作投资的边际效益递减规律。政府不断发钱,央行不断印钞票,虽然可以促进短期的经济增长,但是促进的作用越来越弱,就是经济学上的边际效益递减。政策作用同样存在着边际效益递减。
2008年我们曾有过4万亿刺激政策,2012年我们实际上执行的是“4万亿2.0”政策,“4万亿2.0”政策的效果就比“4万亿1.0”政策效果要差。本届政府也试着采用一些刺激性政策,结果发现效果不理想,所以,现在就停下来了。
政策的效用递减和我们吃东西、用药是一样的,一种药用多了,药力会不断衰减,我们叫作投资的效益递减或者政府政策的作用递减。因此,依靠政府投资拉动增长,短期可以见效,但是长期无法持续。
4万亿刺激计划带来的隐患和经济景气的前提条件
2008年,我们执行了4万亿刺激计划,结果一方面使得本来就已经产能过剩的各行各业又在执行过程中大幅增加了更多的产能。这是造成我们面临困难的一个原因。
另一方面,由于4万亿主要靠债务融资,结果形成了今天政府债务、银行坏账的问题,这是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一个很大隐患,这个隐患不清除,我们无法进入下一轮的增长。我认为,新一轮经济景气短期内不会到来,大家要做好长期的准备。
新一轮经济景气的前提条件有两个,第一个是清理过去积留下来的债务,中央政府已经采取措施了。2015年“两会”时,财政部宣布推出1万亿的长期债务置换计划,用长期债务置换地方政府已经到期的短期债务,说白了就是解决企业贷款展期的问题。2015年年初提出1万亿,年中加到2万亿,现在加到3万亿,这说明地方经济的债务问题比当初估计的还要严重。
这是中国经济的一大隐患,如果地方政府债务不清理就会转换为银行的坏账,银行的坏账正在上升,如果地方债务问题不解决,如果房地产市场价格下挫,银行坏账会快速上升。所以,要想实现经济新一轮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把过去单纯依靠政府政策拉动经济增长所遗留下的问题清理掉,不清理掉就会变成中国经济增长的大包袱。
第二个前提是必须从政府拉动需求增长的模式回到1978年到1990年那种通过改革释放市场能量的增长模式。
这两个前提没有达到之前,我们还是新常态,还要在新常态下思考企业的经营。由于到目前为止,实质性的改革措施出台得不多,因此新常态可能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怎么办?市场永远处于变化之中,企业必须求变,这就提出了企业转型的问题。
不仅国家经济要转型——经济增长模式从单纯依靠政府短期政策措施转向基于市场,释放市场力量,发挥企业家的创造和创新精神,提高效率,走可持续增长的道路。企业也需要转型——首先要转变观念,转型的最大障碍在每个人的头脑中,是传统观念,是习惯性思维。这是最困难的。
企业转变观念:不以小为卑贱,不以小为低下
一个朋友告诉我,有一个企业家去以色列、德国、美国访问学习,我觉得非常有必要,第一要学人家的理念、人家的心态,其次才学商业模式,学技术、学产品。以色列的企业家创造能力如此之强,并不是犹太人比中国人聪明,其实中国人的智商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的人,中国人非常聪明,但有时候太聪明了,聪明过了就经常做蠢事。以色列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文化、宗教、社会、历史传统有很大的关系。德国缺少创新企业家,但有非常优秀的工业家,他们可以把汽车、设备、化工产品做到世界第一,但是他们缺乏以色列和美国硅谷那样的创新企业家,这也是和文化、历史分不开的。
我们可以去看、去学,但要想照抄他们的商业模式极为困难。你让美国人生产奔驰、宝马,他们也生产不出来,你让德国人生产特斯拉(美国生产的纯电动汽车),德国人也不行。所以,第一是要学人家的心态,学人家的理念。德国那么多的优秀中小企业手里都有独特的技术,在上百年的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就那么一个小铺子、小作坊,专心致志走下去,在一项技术上做到世界领先。我们问一问自己,我们有没有这样的心态,有没有这样的定力,有没有这样的钻研精神?这是我在德国考察中小企业体会最深的。就是这种不以小为卑贱,不以小为低下的精神,这是一种内心的追求,他们认为把这件小事做好是非常有价值的,会为自己的小作坊感到骄傲,这样的精神是中国企业家缺乏的。
中国的企业家一说就是做大做强,把大放在强的前面,实际上强是一个陪衬,都想着大,没有人专心致志做强。现在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话:只要你找准风口,猪也能飞。这是一个非常真实的写照。有一个学生问我:你怎么理解这句话?我觉得做企业不是找风口。宏观经济形势好,有好企业;宏观经济形势差,也有好企业。企业的经营不是跟着政策的大风扬帆起航,企业本来的任务就是无论刮风下雨都可以航行。企业转型之难第一难在我们的传统观念,即机会主义,企业转型之难第二难在我们传统商业模式的惯性,30多年高速发展,从短缺经济逐步过渡到过剩经济,在短缺时代什么都是现成的,在经济开始起飞时各项成本都很低,所以我们过去的商业模式非常成功,是低成本的扩张。那么企业的能力是什么呢?就是整合资源。
我经常问我的学生:你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在课堂上一半的人跟我说是资源整合。资源整合是什么意思?在过去十几年,资源整合第一是政府资源,第二是银行资源。你所谓的资源整合不就是能从政府那拿到资源,从银行那拿到贷款吗?所谓的资源整合能力不就是拉关系的能力吗?这不叫核心竞争力。
传统的商业模式当中,要有良好的政府关系、敏锐的市场嗅觉等,但新常态下企业的关键能力在于创新能力。我们陷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中不能自拔,总是习惯性地去寻找风口,认为过去的成功可以保证未来的顺利发展。现在已经不可能了,因为市场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企业转型之难第三难是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有一种从众的习惯,别人做什么自己也做什么。长于模仿,短于创新。这是中国企业家的局限性,这和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关系。我们的文化传统不鼓励独立思考,希望人们遵循集体规则,不管是显现的规则还是潜规则。我们的企业家带有这样的烙印,干什么都是一窝蜂而上。改革开放初期,在东南沿海一带你可以看到皮鞋之乡、服装之乡、打火机之乡,几个镇、几个县甚至只生产一类东西。
我到以色列去考察,以色列人跟我讲了个故事:一个犹太人开了一个加油站,生意很好,因为位置很好,来来往往的车辆都停在这里加油。另外一个人去了,他在加油站边上开了一个便利店。而如果换成中国人,一看加油站生意很火,可能会在街对面开另一个加油站,这就是中国人和犹太人的区别,我们经常是进行同行竞争而不是错位竞争。这就是不同文化背景企业家之间的差别。从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就能观察到从众现象,直到执行4万亿计划的时候,仍然是这样,人人都投身风电、太阳能产业。国际上有句话是正确的:中国人生产什么,什么价格就跌;中国人买什么,什么价格就涨。为什么呢?因为中国人一生产不是几家企业生产,而是一窝蜂地生产,最终让那个产业产能过剩,大家都没什么钱好赚,当然这和政府政策也有很大关系。而最主要的就是企业家的仇恨心理,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缺乏创新,这是中国企业家的短板。
现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认识到经济的问题是什么,也要认识到转型的迫切性,最迫切的是我们观念的转变。要回归常识——回归价值创造的常识。不创造价值,就赚不到钱。你可以在网上忽悠一大堆粉丝,但是你如何把大量网站访问转化成信息,这才是关键。你可以拿风险投资的钱去补贴消费者,形成巨大的客户群,但是怎么从巨大的客户群赚钱,取决于你是否给他们创造了价值,不创造价值,即使赚到钱也无法持续。创造价值是赚钱的前提,这是一个常识。
中央银行印钞票不创造价值,因此它对经济没有什么帮助。我们无法把期望寄托在中央银行身上,降准降息没有关系。降准降息增加货币发行根本就不创造价值。炒股票也不创造价值,我们在股市上有赚钱的有赔钱的,赚钱的不必为此而高兴,赔钱的也不必为此而悲伤。所以我们不必看宏观政策,还是关注自己的企业,关注企业是如何创造价值的。另外,一个企业经营困难,总是把困难归结为融不到资金,这实际上是颠倒常识。不是因为融不到资金才经营不好,而是因为经营不好才融不到资金。金融机构不会把钱借给一个经营困难的企业。金融机构永远是锦上添花。雪中送炭要自己送,自己把手中炭的问题解决了,银行才能给你锦上添花。如果你在银行,你会把资金借给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吗?你会把资金借给一个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吗?不会的,这是常识。所以不要怨天尤人,要回归到常识。企业家思考的问题应该是如何去创造价值。什么是价值创造?我认为有两个标准。
怎样才算价值创造?
第一个标准是你能开发出市场接受的新产品和服务,你就为客户、为市场、为社会创造了价值。别人没有做的产品你做出来了,你就创造价值了。过去没有苹果手机,现在苹果公司把它做出来了,苹果公司就是一个价值创造者。我们现在已经离不开微信了,过去没有微信,腾讯把它做出来了,腾讯也是价值创造者。这是能够为市场所接受的新的产品和服务,这就叫价值创造。
第二个价值创造的标准是你可以用更低的成本,从而以更低的价格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你做不出新产品没关系,你生产苹果产品的成本比别人低,这也叫价值创造。
那么创造价值和赚钱、利润是什么关系?赚钱未必创造价值,而创造价值必然要赚钱。如果你创造价值而未赚到钱,这只是短期的,从长期来看,你创造了价值,想不赚钱都很难。一些好的公司现在头疼的不是赚不到钱,而是赚了钱怎么花。只有价值创造,才能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于一些不创造价值的活动,不要寄予过高的期望,甚至可以忽视。比如,炒股票不是创造价值的事,起码不是企业家主要的任务所在。
P2P不创造价值,很多O2O也不创造价值
我有个学生要做P2P(互联网金融点对点借贷平台),我坚决制止了他,我认为P2P不创造价值,甚至很多O2O也不创造价值,什么叫O2O?就是两边都是零,中间一个2,这就是O2O。需求这端不着边,供给也不着边,中间幻想一个百亿市值的公司,这就是O2O,我不是打击大家的积极性,是要让大家独立思考,思考自己的商业模式,思考自己在什么地方创造价值,在什么地方赚到钱,不要一窝蜂跟随潮流。
为什么说P2P不创造价值?因为P2P没有解决金融的关键问题——信用问题,信用的基础是什么?为什么这个企业申请贷款,我不敢给他,因为他的信用风险不好把握,这是什么意思?
就是信息不对称,这家企业的经营状况我不清楚,他自己清楚,但又不会把真实的信息告诉我。这是金融最困难的地方,由于信息不对称,使得银行无法判断这些潜在客户的信用风险,这是金融的实质。
要想准确评估企业的信用风险,必须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P2P有没有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没有!P2P只是把企业和银行拉在一起,只是把借方和贷方拉到一起,最多相当于一个婚姻介绍所,把男女拉到一起,至于婚姻成不成,介绍所不管。
可是我们做金融的必须要关心能不能成,不是把借方、贷方拉到一起就完事了,还要关心他们能不能成,如果不能成,失败了就是坏账,就是损失。所以,做金融虽然像婚姻介绍所,但是对它的要求比婚姻介绍所高多了,要想确保贷款成功,你要想办法降低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如果不能够在这方面做出贡献,你就没有创造价值,没有创造价值,哪怕你今天赚钱再多,也无法持续。因为你没有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所以连续出现坏账,坏账出现太多,你的平台信誉就垮掉了,那还做什么?就没法做了。很多做P2P的人根本不理解金融,他们不知道金融的要害是什么,做了一个网站,左边拉理财投资人,右边拉资金需求者,拉进来交易两天,甚至贴点儿息,热闹过了以后就垮了,因为坏账太多。
这说明什么?说明只要企业不创造价值,就没有一个能够活下去的商业模式,没有一个可靠的商业模式,创业就要失败。很多网络公司现在都在做网络金融,位并没有帮助金融机构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有的根本没有数据,有的数据质量很低,不足以评判一个客户的信用风险,还需要其他数据才能够解决借方和贷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只有创造价值,解决商业中的核心问题,企业盈利才有基础,企业发展才有可持续性。
对手能学的,不是核心竞争力
如何创造价值?这要提到我们多次提过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建立和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利用核心竞争力去创造价值,从而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所谓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你独特的竞争优势。
核心竞争力不仅仅是你特有的竞争优势,而且还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优势。核心竞争力是即使竞争对手看到了也没法模仿。比如手机,过去我们做简单产品的时候,如果手机麦克风不会做没关系,可以把其他做得好的麦克风产品拿来拆开再组装,照样可以做。这就不叫核心竞争力,或者说这个产品的技术壁垒太低。核心竞争力是技术壁垒非常高的优势。竞争对手不花个三五年,不投个千百万元上亿元的研发资金就没有办法模仿你,这才叫核心竞争力,或者说核心竞争力就是具有技术壁垒的技术产品或者商业模式的优势。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现在企业家要思考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在市场竞争中立足,凭的是什么。中国有句俗语: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你的“金刚钻”是什么,要把这件事搞清楚。德国那么多的中小企业,不靠规模,不靠市场份额,不靠产品低售价,正好相反,这些中小企业的产品售价往往都偏高,因为生产批量小,成本高,他们靠的是“金刚钻”,有了这金刚钻在市场上就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
宝马公司有上千家协作厂家,为什么宝马自己不去做呢?因为它做得没有那些小企业做得好,它不具备小企业掌握的关键技术,所以它也认了,它不可能做所有的事,干脆外包出去。
我们的企业家要思考的不是把企业做大,而是做强做精,起码在一段时间内的市场上,具备不可替代性。企业不仅要获得订单,更重要的是要获得定价能力。
由于你的产品具有不可替代性,别人只能从你这儿买,你就获得了定价能力。一旦获得定价能力,就不怕成本提高,成本提高可以传递到终端用户那去。即使终端用户不高兴也没办法,因为他在市场上找不到比你更好的供应商。
强化核心竞争力的目的就是获得定价能力。在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可以把一部分成本的上升转移到终端用户,定价能力可以保护毛利率,可以让企业在竞争的环境中活下来,寻求发展。
当前我们的经济形势发生变化,企业要思考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如何围绕核心竞争力来构建商业模式,在市场上取得独特地位。
互联网不是神器
对于互联网,我是外行,但最近看了些案例,拜访了些企业,做了点研究。
对于互联网,我是一向倾向于“泼冷水”的,这可能跟性格有关,老扫人家兴。并不是不看重互联网,我认为互联网是非常有效的工具,但仅此而已,不要提高到思维的层面上。
互联网只是人类过去200年间,自工业革命以来诸多技术创新中的一项,不是最后一项,也不是终极的技术创新,将来还会有比互联网更厉害的技术出来。
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利用互联网降低成本,开发新的产品和新的服务,也就是如何利用互联网来创造价值才是最重要的。互联网只是企业转型的工具,不是神器。
从刚开始对互联网的漠视,转变为对互联网的盲目崇拜,好像不上网就死,上网就活。互联网思维产生的种种提法,大多数不是互联网特有的,是早就被人们总结出来的。有些提法甚至是错误的,比如单品海量。这不是互联网出现之后才有的新概念,单品海量实际上就是规模经济效应,是我们早就知道的了。除了单品海量以外,还有另外一种商业模式同样可以成功,那就是多品微量,多品微量照样可以利用互联网成功。
现在把互联网带来的一切变化绝对化了,神圣化了。其他很多提法,“客户体验第一”“找到痛点”“快”等,这都是商业常识,跟互联网没什么关系。现在常说产品做到极致、客户体验极致,“极致”就是个错误的提法,在商业经济中,我们不提极致,只提效益和成本的平衡更合适。任何产品品质和客户体验的提高都是有成本的,把品质做到极致,也就意味着成本上升到极致,这是损害客户利益的。因此,我们的思维方式不应该是做到极致,而应该是做到效益和成本的平衡,这就可以了。
有些提法是商业常识,没有什么新颖之处。在互联网出现之后,这些原理的表现形式更加鲜明和突出,但是互联网没有改变经济学原理,没有改变商业的本质,只是提高了商业的效率。
前文讲的互联网金融,从本质上来说还是金融,互联网只不过使我们克服信息不对称的成本下降,互联网只不过让我们更好地控制信用风险,但是互联网并没有改变信息不对称,这是金融业的常识。
搞经济不能靠群众运动
在互联网金融中,互联网是定语,主语是金融。本质是金融,不是互联网。电商的本质是商,不是电,电商的本质是零售业,不是互联网。搞企业、经济的发展是不能靠群众运动的。凡是市场上流行起来的群众运动式的口号,我们要保持高度的警惕,要经过自己的思考才能接受。
传统行业的商业本质没有因互联网而改变,必须遵循传统行业的商业原则和规矩,在这个基础之上,再来考虑互联网的应用,而不是有了互联网就把商业和金融的本质颠覆了。
当然,最后的结论是每个企业自己思考,自己做出判断,而判断分析就是用经济学中的成本效益的分析方法。
我想强调的是,这个世界上没有成功的秘诀,也没有必胜的法则。猫有猫道,鼠有鼠道,你是老鼠就把老鼠的道做精,不要左顾右盼,看猫吃得多好;你是猫,就把猫道做好,世界上最悲惨的事儿是猫做了鼠道,鼠做了猫道。自己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自己要有定力,自己要有内心的世界,做企业不是为了在社会上出人头地,不是比同班同学赚钱多,比过去的同事住的房子更大,不是比邻居更加富裕显赫,做企业是为了自己内心的追求。
只有内心的追求,才能支撑我们进行独立思考,才能支持我们进行创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