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探索篇_依托信息化手段 推进“两新”党建(1 / 1)

依托信息化手段 推进“两新”党建

卢湾区作为上海市中心商贸商务区,商务楼宇集中,“两新”组织发展迅速,目前,已有思科、索尼、西门子、爱普生、IBM、普华永道等8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其中18家跨国公司在我区设立了办事处。全区“两新”组织总数达到5252家,从业人员达6万多名,其中党员2千多名。然而,“两新”组织党员工作时间不固定、工作地分散,加之人员流动快、外出公干多,特别是企业管理严格,党员在工作时间难以参加组织生活,使传统的党建工作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面临了严峻的挑战:

一是管理难。“两新”组织党员和党组织的高频率信息变更,加上“两新”组织党员自由支配时间和党务干部的工作时间存在差异,使党组织找不到党员、党员联系不到党组织的情况时有发生,个别联系松散的支部,甚至连党员和党员之间也互不认识。

二是活动难。“两新”组织党员工作忙、分布散、外出多,严重影响了传统的集中性的党组织生活的开展和实际质量,加之两新组织党组织工作资源少,活动场地缺乏,更使传统模式的党建工作开展面临物质条件短缺的严峻挑战。

三是交流难。企业党员少、流动快,支部党员分散、造成党员相互之间不熟悉,缺乏面对面交流沟通,加之党内组织生活信息容量小,视野不够开阔,内容不够丰富,造成组织生活没有吸引力,难以引起思想共鸣,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来去匆匆,党员和党组织之间、党员相互之间缺乏交流。

如何在新形势下为基层党建工作摸索新路,寻找新的支撑?各级党组织积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趋势,大胆更新工作思路,借助科技兴区的东风,在实践中积极应对挑战,发挥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积极探索党建信息化,涌现了党建网站、“两新”支部党员自发建立的党建论坛、科技网络公司开发的epas电子党务管理系统等,在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主要做法和基本成效

在尊重基层首创的基础上,卢湾区委及时总结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强整合统筹,努力构建区域性、整体化的党建信息化建设格局。使信息化党建工作的萌芽在卢湾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日益显出勃勃生机。

一、从实现“双达标”、推进“全覆盖”出发,加强载体建设,进一步丰富党建工作手段。各级党组织按照便捷、实用、覆盖的原则,将现代社会普遍使用的手机、电话和计算机实现有效整合,积极搭建各类工作载体,构筑起一个多层次、广覆盖、立体化的“两新”组织党建网络平台,丰富工作手段。

1.内部平台与外部网络相互补充。传统的党建工作手段功能有限,覆盖不广,内部管理和外部沟通的需求不能实现有效整合。各级党组织依托全区信息网络的构建和信息公开工作的推进,不断适应党员、党组织信息化管理的需求,根据党建工作不同内容、不同方式的要求,妥善处理好信息保密、便捷管理和延伸覆盖的关系,从部门局域网、区域政务网和国际互联网入手,积极搭建内外结合的党建工作网络。区委组织部、区社会党工委、各街道综合党委等利用部门局域网的独立保密性,建立了CCPA党员信息管理系统、组织人事信息系统、epas电子党务管理1.0系统,对全区党组织、党员、党务干部和专业人才等信息实行登录管理;利用区域政务网的便捷安全性,实行党建部门相互之间、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与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之间的信息交互和共享,不断加快信息传递和掌握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利用国际互联网的普及互动性,开通“中共党员”、“民企天地”等党建网站和网页,并在政府门户网站、社区网站上公布党建工作和党建服务信息,开辟对外交流互动平台。

2.传统手段和现代技术相辅相成。不同的信息技术手段对设备配置、使用者技能等都具有相关的要求。各级党组织充分考虑“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对象在社会环境、文化层次、职业类别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从最大限度地扩大工作覆盖,最大可能地切实提高工作实效出发,在健全党务部门管理系统和完善党建网站建设的基础上,开发使用了epas1.0电子党务管理系统,实现了电话、手机、网络的有效整合。党员服务中心开通了语音电话,以设备简易、操作简便,弥补了手机短信和计算机网络对设备配置和操作技能的较高要求;街道综合党委利用epas系统实现了手机短信群发,以覆盖面广、时效性强,弥补了计算机网络对信息接受主动性和及时性的较高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之间通过党建网站和电子邮件实现信息传递和交流,以信息容量大、互动性强,弥补的语音电话实时交互差、手机信息容量小的不足。传统手段和现代技术在新的工作思路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3.上级组织和下级组织实现联动。传统党建工作大量依赖会议、材料、汇报等形式层层传达,逐级传递,信息交互性和实效性差。各级党组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畅通便捷,从强化信息沟通和交互入手,加强工作网络构建,将原本各自割裂的单机版、部门化的工作系统向网络版、区域化的工作平台转变,实现上级组织和下级组织的工作联动。区委组织部积极筹备开发区域“党员、党组织信息管理系统”,努力构建以web界面通达各个直属党委部门的信息化、网络化工作平台;区社会党工委大力推进epas1.0系统的升级和改版,利用政府业务网平台,搭建起区——街道两级系统平台,实现“两新”组织党建信息的同步变更和双向传输;同时,各街道综合党委还在各自的党建网站或网页上及时登发活动通知、工作信息、教育活动资料等,无论是下级党组织、党员,还是上级党组织、领导,都可以随时登录网站了解工作动态,提供工作建议或指导。

依托立体化党建信息网络运作,各级党组织摸清了辖区内“两新”组织的基本情况,了解了70幢商务楼宇的企业入驻情况,掌握了243家“双达标”重点单位的党建详细情况,与242个“两新”党组织、2479名“两新”党员建立了经常性沟通和规范化管理,并实现了信息的动态更新,党的工作平台得到拓展,工作手段实现创新,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党建工

作在时间、空间、对象上得到了延伸,党组织可以全面、动态、实时、真实地掌握各类工作信息,为实现“双达标”,推进“全覆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二、从“强化组织、凝聚社会”出发,深化功能开发,进一步提高党建工作有效性各级党组织本着“强化组织、凝聚社会”的目标,在信息化党建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主动结合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需求,不断完善和深化功能建设,不断丰富和提升党建信息化建设内涵,使党建工作的有效性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

1.完善教育管理。各级党组织充分利用各种党建信息化载体,采取多种方式,扩大宣传,强化管理,不断促进党组织和党员的自身建设,使基层组织不断加强,管理更加规范。区委组织部和各街道综合党委积极推进党务公开,在党建网站公布了154个党员服务(联系点),告知有关管理服务规定,还登载了大量图文并茂的理论学习及音像资料,并配合先进性教育的开展,开辟了自助型“学习超市”;通过epas短信群发和电子邮件,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基层组织的指导监督,在第一时间将上级党组织工作要求传递到基层每一个支部、每一名党员,尤其是“4·16”期间,向全区2000余名“两新”组织党员发送了近万条宣传及倡议短信及邮件,及时开展了深入细致的宣传;积极探索党内民主的新型实现手段,开展组织生活讨论、发展新党员意见征询及公示、预备党员转正公示等,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奔波分散的党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建言献策;利用epas电子党务管理系统的语音平台,设置信息查询及留言功能,提供入党及转正手续办理、组织关系转接、支部工作联系、党建资料查询等信息解答,先后有100多人通过语音平台预约服务,50多人以电子邮件方式递交了入党、转正申请书。

2.强化互动沟通。各级党组织利用信息技术,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搭建起一个实实在在的沟通平台,使传统党建对时间、空间、人力等方面的依赖得到了时代性的变革和解放,党组织和党员之间的沟通更加畅通便捷。区委组织部、区社会党工委、各街道综合党委定期以网站信息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党员报告工作情况,征求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各党建网站开设了BBS党建论坛,定期拟定讨论主题,供党员畅谈体会感想,提出意见建议;街道党群工作者和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通过互联网,以电子邮件及QQ聊天的形式与外出党员保持经常性沟通联系,仅先进性教育期间,各街道综合党委就发送了4300余份电子邮件,与1000余名党员保持动态联系,瑞金街道综合党委下属的久事复兴联合支部一名派驻日本的党员通过email得知党支部要为社区困难学生募捐,特意从日本汇款回来积极参与结对助学;各街道党员服务中心利用epas短信平台,及时告知党员近期活动安排,加快党员的信息获取速度,淮海街道综合党委在春节帮困募捐活动中利用短信平台连续向“两新”组织党员发送活动倡议和动态信息,受到基层党员的积极响应,仅一天就募集捐款18万元。

3.提供人性化服务。各级党组织坚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将凝聚社会作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目标。在关注党员各方面需求的基础上,积极依托信息化网络开展针对性服务,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提供了一个自助性需求选择平台,尽可能满足党组织和党员的个性化需求。五里街道综合党委在“民企之家”网站开通了企业招聘、技能培训、政策咨询等板块信息,为企业提供信息发布及获取平台,已帮助17家单位在网站发布企业信息,5人通过网站平台落实了合适的工作岗位;区人才开发调节中心在网站上开辟了工作预约、人事代理服务指南等服务项目,方便“两新”组织党员开展工作联系和服务咨询,已通过网站受理接待达340余人次;打浦、淮海、瑞金等街道党员服务中心利用epas系统,及时提供困难党员帮助、结对服务信息配对、志愿者服务检索、生日及节假日手机短信祝福等个性化的针对性服务,已积累求助党员资料100余人,提供志愿者服务信息指南1000余人次,发送生日及节日祝福短信万余条。

依托党建网络功能的不断完善和深化,党的工作的实效性更加突出。把党建工作的联系和服务对象,从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拓展到“两新”组织的普通员工和业主,使党建工作范畴进一步扩大,内涵进一步深化;上下级组织之间、党组织和党员之间不再因为时间交错、地域分离等原因难以沟通和交流。原本复杂烦琐的工作,在email群发、epas短信群发、网络信息浏览等功能操作下,仅需“一键”就能轻松完成,便捷紧密的沟通和互动,使越来越多的党员和员工主动关注和参与党建工作和社会活动,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帮困结对、文体等各项活动,社区归属感日益增强,特别是在大是大非的政治考验面前,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更加突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日益明显,“4.16”涉日游行事件期间,全区没有一名“两新”组织员工参与游行,瑞金街道一名“两新”组织党员还在接到短信后,主动将朋友要参与游行的信息告知街道综合党委,并成功地配合做好劝阻工作。全区“两新”组织中形成了党员勇作表率、员工踊跃入党、业主日益支持的喜人局面。三、从构建区域性大党建格局出发,整合社会资源,进一步规范党建工作机制各级党组织积极适应现代工作发展趋势,依托区域性大党建格局的构建和深化,从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入手,加强对党在社会各方的工作资源的整合力度,不断强化信息化党建的整体推动机制建设,使新兴的信息技术在党建领域大放异彩。

1.建立健全工作调研机制。信息决定方向,需求决定导向。各级领导、各部门都从各自的工作出发,积极开展工作调研,广泛收集第一手资料,努力推进党建信息化的前进步伐。市委、市社会工作党委和区委、区政府的各主要领导都先后多次到街道、兴湾公司等开展工作调研,了解技术研发进程,并及时给予工作指导;区信息委、区组织人事信息中心、各街道党工委积极提供网络及技术支持,为加快构建“两新”党建网络打造良好的硬件环境;区委组织部、区社会党工委、各街道综合

党委和党员服务中心动态收集信息技术在党建领域推进应用过程中的各方反馈信息,不断提出信息手段的调整和完善思路;兴湾等技术公司认真听取基层党组织、党员,特别是系统操作人员的意见建议,从技术层面对系统加以升级,完善优化。

2.建立健全各方合作机制。各级党组织充分利用各方工作优势,加强协作,加大整合,构筑起一个区域上下协作、楼宇内外沟通的全方位信息收集、反馈、利用的合作网络。区委成立了“两新”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书记担任组长,组织部长任副组长,还制定了党建责任体系,明确了各方的党建工作基本职责,基层党组织和物业、招商、工商、税务、公安、统战、工青妇之间实现了各类信息的交互使用和动态更新;区委组织部充分整合社区、政府职能部门及“两新”组织内部的资源,牵头建立了1300余人的党建志愿者信息库,共同推进“两新”组织党建联系及相关服务机制;区社会党工委建立了由组织部、社工委、工青妇、外经委、民政局共同组成的党委班子,定期牵头组织各部门党建工作座谈会,为党建信息化推进创造良好的大环境;各街道党工委科学划分网格,积极实施网格化管理,充分整合工、青、妇、经济科等各方力量,健全和规范日常联系走访制度。

3.建立健全工作保障机制。区委、区政府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保障支撑机制,落实人、财、物三到位,由政府统筹全区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推进,具体职能部门落实好各自信息系统的构建和完善。结合卢湾区域发展特点,区委、区政府牢固树立科教兴区的发展理念,稳步推进社区信息化、城市网格化等公共建设项目,区财政累计投入建设资金5000多万元;区信息委专门制定了2003-2007年信息化建设规划,在尊重部门首创的基础上,为党建信息化推进搭建平台,提供技术支撑;各街道党工委分别投入建设资金,加强党员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配置专门硬件设备,健全完善街道信息网络;区委组织部还组织招聘了专职党群工作者,派遣到街道开展工作,为党建信息化推进组建了一支有经验、有技能的党建工作队伍。

随着党建信息化工作机制的不断完善,党在各方的工作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党建工作不再单纯依靠党建部门的单打独斗,各个部门都积极参与到“两新”组织党建的系统工程中。大家在工作中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工作合力进一步增强,党建联建工作机制,工作职责进一步落实。区域性、社会化的党建工作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同时,构建区域化大党建格局,使全区“两新”组织的相关信息越来越全,有关部门也日益感受到相互合作给工作带来的便捷,合作共赢的工作理念在各部门之间日渐深入。

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党建信息化手段在实际工作中的有效运用,证明了信息技术对推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但在具体的深层次推进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要处理好技术更新和人员技能的问题

党建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大趋势,但是在推进过程中不要搞一刀切,而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不同收入、不同文化层次的党员实际需求,将信息化手段作为传统党建工作的辅助和补充,分层次、分阶段地进行。同时,目前,党务干部以中年、基层干部居多,这部分人员的信息技能相对生疏,加之网站、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不断实现技术更新,因此要特别注意做好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党务干部和普通党员的信息化技能,同时,不断加强网站的建设者和党务工作者之间的工作沟通,防止出现造成建设者、维护者和使用者的信息脱节,出现“有而不用”的现象。

2.要处理好网络使用和安全监管的问题

党建工作开展过程中必然要涉及一些党组织、党员信息及有关涉密资料文件的传递,按照保密工作要求,这些都不能通过普通的互联网传递,因此要特别注意解决好网络信息传递和保密技术运用的问题,防止在为工作带来便捷的同时产生泄密事件。同时,要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做好网络监管,也可鼓励懂技术的“两新”党员或积极分子充当临时网站管理员或论坛版主,做好技术性监管,防止黑客和病毒攻击系统,并做好论坛言论的正确引导。

3.要处理好信息采集和动态更新的问题

建立信息化技术平台本身不难,但是后期的管理和维护水平却是决定其能不能存活和发展的关键。特别是党员、党组织的信息管理系统,在创建初期一次性大规模的采集录入以后,如果不能确保系统信息的常用常新,等于建了一个毫无用处的死系统。现在好多网站和系统建时轰轰烈烈,一段时间后开始趋于平静,最后就寂然无声,甚至废弃不用。究其原因,主要是信息更新不及时,工作管理不到位,久而久之就处于停滞状态。要注意形成制度性、规范性的长效工作机制,将信息维护和日常党建工作相联系,定期、实时更新系统信息,有条件的可实现各级党组织的网络链接,确保在日常工作中实现信息实时变更。对于管理系统的字段信息设计,也要充分考虑数据的正确采集和维护更新。要适当减少利用率不高,难以正确采集,难以动态更新的数据字段设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数据库信息的采集率和科学性,并相应提高管理员的操作积极性。

4.要处理好功能设计和有效使用的问题

现在,各级党组织和各级单位在探索信息化党建工作过程中,往往存在“你建我建大家建”的现象,大家都希望通过信息化建设,解决“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而且,多数网站、系统的功能设计大而全,但却忽视了对后期的维护和使用的估计,不可避免地出现信息容量不足、内容更新不快、功能使用不足、登录人气不足等原因,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建议各级党组织应该按需而建,合理设计开发网站和信息平台的使用功能,可以由市级党组织统一设计理论信息、党建宣传等大众化、普遍性的需求内容,对个性化特点比较突出的功能,可以由区、街道级网络分别设置,并利用划分模块或网络链接等方式实现综合使用。

(上海市卢湾区社会党工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