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之子——孔繁森的家乡山东聊城(1 / 1)

齐鲁之子

——孔繁森的家乡山东聊城

山东聊城地处鲁西平原,古运河畔,是座历史悠久的重镇,因位于古聊河西岸而得名。聊城古城池位置和布局状若凤凰,故素有“凤凰城”之称。它位于山东西部,古运河畔,明清时期为东昌府,现为聊城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鲁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聊城始建于春秋,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史记》中“鲁仲连射书喻燕将”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聊城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曾为沿古运河九大商埠之一,被誉为“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会”。明清之交,由于漕运兴盛带来了聊城文化事业的发展。

这里还是历史上的“齐鲁之邦”,曾孕育了一大批文人学士和名官重臣。这也遗传给了孔繁森“知礼谦逊,习俗节俭,人多读书,士风彬彬,贤良宏博”等贤儒风范。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金瓶梅》、《老残游记》中许多故事也都取材于这个地区。初建于北宋末年的狮子楼,雕梁画栋,因传说武松在此斗杀西门庆而闻名海内外。

光岳楼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聊城的象征,它与岳阳楼、黄鹤楼并称中国三大名楼。光岳楼位于聊城古城中心,外观为四重檐歇山十字脊过街式楼阁,由墩石和主楼两部分组成。光岳楼,据说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乾隆皇帝从京杭大运河下江南,六次登上光岳楼,现在还有一个御碑立在古楼内,记载着乾隆下江南登光岳楼的历史。

悠久的历史为聊城留下了众多的景观,光岳晓晴、巢父遗牧、崇武连墙、绿云春曙、古秋铺琼、圣泉携雨、仙阁云护、铁塔烟霏合称八大胜景。驰名中外的京杭大运河像一条游龙越境而过,聊城是湖、河、城融为一体独具特色的城市。鸟瞰古城,环城湖水宛如一面明镜,把古城镶嵌在中央,中外专家誉聊城为“中国的威尼斯”,东方的“诺亚方舟”。

孔繁森就出生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

光岳楼夕照

在距聊城市大约20公里的堂邑镇有个五里墩村,这个有着156户人家近600人的小村庄,宁静而朴实,全村老少都姓孔,他们是孔子的后裔。

1944年7月,孔繁森出生在五里墩村一户贫苦的农民家庭。父亲叫孔庆会,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勤劳朴实,一辈子靠种地为生。在父母那里得到的就是清清白白为人,实实在在做事的教诲。孔繁森排行老三,他有两个哥哥,爹娘和村里人都习惯叫

他“小三儿”。50年代的中国农村家家都很穷,正是因为家里穷,两个哥哥都没有上过学。孔繁森和两个哥哥一样忠厚老实,心肠好,但头脑比两个哥哥更灵活。看到孔繁森从小就聪明懂事,勤学好问,父亲一咬牙送孔繁森进了路庄小学,家里人希望孔繁森能学知识、长本领、成为有文化的人。能够进学校读书,一直是孔繁森梦想,这也让年幼的孔繁森感到非常的快乐。他在学校里勤奋好学,爱帮助同学;他性格开朗活泼,总是有说有笑,很受老师和同学的喜欢。

东昌湖建于宋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在原护城河的基础上经历代开挖而成。

年少的孔繁森是在困苦和饥饿中长大的。他记得,在自己刚上学的那年春天,家里的粮食不够吃了,娘每天出工前很早就到刚刚长出小草的地里挖野菜,可是娘总是想尽办法给孔繁森带上一块馒头干,或是带上一个野菜团子去上学。娘怕他上学饿着,每次吃饭时都是自己少吃些也要给孔繁森留下一点干粮。年少的孔繁森曾暗暗发誓:“娘,我长大了一定要给您端一碗肉。”

京杭运河聊城段,始凿于公元1289年,初名会通河,由阳谷县张秋镇入境,途经东昌府区,从临清并入运河出境,全长97.5公里,其涉及古城镇、古建筑、古墓葬、古遗址、古石刻、古树名木、古民居、古桥梁、古闸涵等百余处,如繁星点点,点缀其间。

1958年,14岁的孔繁森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堂邑镇农村中学。也正是这一年1月,轰轰烈烈的大跃进开始了。在那个大跃进的年代里,中学生一样要和农民们天天参加劳动、大炼钢铁,想要好好地学习文化已不现实。在学校里老师讲过爱迪生的故事,他幻想着有一天娘能在明亮的电灯下做针线活,自己学习时也不会再被煤油灯熏成黑眼圈。于是他想去报考城里的技工学校,去学习电工,学会了就能给娘安上电灯,给爹装一个能耕地的机器。

1959年,15岁的孔繁森还没有读完农中,就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聊城地区技工学校,学习电工专业。

孔繁森

城里晚上可以在灯下看书学习,孔繁森觉得这真是太幸福了。他下决心要好好学习,早日让家乡的亲人们也能在漆黑的夜里坐在明亮的电灯下。他每天第一个坐在教室里学习,夜晚同学们都睡了,他却躺在被窝里继续看书,同学们都羡慕他精力充沛。

1960年,全国各地都出现了饥荒,粮食不够吃,可孔繁森和同学们正是长身体的

时候,俗话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学校按规定每个月给学生1元5角的生活费,孔繁森除了给自己买一点生活必需品以外,从不乱花一分钱。而且还节衣缩食将节省下的生活费和饭票都给了同学,可他自己却日渐消瘦。在聊城技工学校的两年学习过程中,孔繁森究竟做了多少好事谁也说不清,但没有人不知道电工206班的孔繁森。

1961年夏天,快要毕业时部队到学校里招生,17岁的孔繁森光荣地步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列,在济南军区总医院服役。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孔繁森积极向上,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连年被评为“五好战士”。因为孔繁森的优秀表现,1966年,22岁的孔繁森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69年,孔繁森从部队复员转业到了地方,在工厂里当了一名普通工人。由于孔繁森的出色表现,不久便被提拔为国家干部。

当兵时的孔繁森

1975年,孔繁森转任了共青团聊城地委常委、中共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他虽然在城里工作了,可他一天也没有忘记家乡,没有忘记那个他成长的地方,那个至今还十分穷困的地方。70年代的五里墩村土地不多,这其中还有500多亩盐碱涝洼地,夏天荒草连片,经常有野兔、狐狸出没,只长草不长庄稼。这是个十里闻名的穷村,70年代末,村里有50多个光棍娶不上媳妇,年轻的姑娘也都想方设法纷纷嫁到了外乡。孔繁森在做好本职工作以外,总想着怎样才能帮着家乡尽快富裕起来,让村里的父老乡亲早一天过上好日子。

1981年,在孔繁森的建议和帮助下,村里在那片不长庄稼的盐碱地里建起了一座砖厂,不到一年的工夫就收入四五万元。这回村里可有钱了,孔繁森又建议统一规划盖新房,村集体给补贴,谁盖房就补给他25000块砖。在短短不到两年时间里,村里盖起了84座新砖房。在砖厂旁挖土的大坑里,又建起了70多亩的鱼塘。

1982年,村里集体出钱,给每家每户都通了电,第二年村里又投资打了一口机井,从此村里喝上了自来水。打这以后,村里的小伙就成了香饽饽,乡里乡外的姑娘开始争抢着往五里墩村嫁,光棍们也都娶上了媳妇。就在村里人都满意地过着好日子时,孔繁森和村里的干部们开始研究将村里的280亩荒地变成十里飘香的果园,不仅让乡亲们能吃上香甜可口的苹果,还能让苹果成为村里致富的又一条门路。

孔繁森家乡五里墩的纪念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