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的自然疗法里,有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叫做艾灸。之所以说它不同寻常,是这种方法不仅使用了物理疗法,而且利用了药物的药理作用,这种方式,就是艾灸。按照古代中国人的自然观,一切都可以分为阴阳。凡是属于外表的、向上的、增强的、亢进的、轻清的,都属于阳气。阳气决定了人的生殖、生长、发育和死亡。中医认为阳气储藏在肾里,肾是先天之本,是男子藏精之所,是女子藏血之处。
艾灸疗法是用艾叶制成艾绒、艾棒、艾条等艾灸材料,点燃它们,然后在人体重要穴位或患病部位进行烧灼、熏烤的方法。这种方法,通过激发人体阳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有种说法,说艾灸“经气所过,主治所及”,也就是说,艾灸可以包治百病。艾灸在古代,就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中医认为艾灸可以温阳补气、消淤散寒、温经通络、活血化瘀。经过千百年来的不断发展,艾灸依然被广泛运用于内科、妇科、五官科、儿科等,尤其对肩周炎、前列腺炎、乳腺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病症有特效。
人体需要阳气来推动人体体液的运动。阳气充足调和,才能让人保持精力充沛,最终健康长寿。只要阳气旺盛,就可以百病不侵。阳气的来源,一是先天性的,来自于父母的遗传;二是后天性的,通过进食食物,从中得到补充。一般人二十四岁以前阳气旺盛,而到了四十岁以后,阳气明显不足。
很多朋友会问,既然阳气天生就有,而且通过食物还可以补充,怎么就会没有了呢?事实上,人体运作、工作、生活,方方面面,都会消耗阳气。人的一生,就是阳气不断耗损的过程。
尤其是现代生活中,我们由于环境污染、工作繁重、生活压力巨大,都会造成阳气严重衰减,不少人处于亚健康甚至不健康的状态。阳气虚弱会引发许多疾病,可谓万病皆损于一元阳气。所以,为了保持健康的体魄,就需要通过人为的方式来补充人体的阳气。其中一种最常用的补充阳气的方式,是艾灸。
艾,又叫冰台,是一种中药,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山的阳面,充分吸收阳光雨露的精华,古人认为艾是“纯阳之物“。艾叶的叶片形状像**,表面深绿色,背面灰色有茸毛。艾草用叶子入药,性温芳香,一般在五月采集,以湖北蕲州出产的艾草叶厚而绒多,质量最好,被称为蕲艾。艾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抗衰老抗癌的硒和其他微量元素,主要的有效成分是苦艾醇、苦艾酮等,具有解热、止血、镇痛、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
俗话说,“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就是这个道理。艾草虽然在我国很多地方都可以见到,但的确是一种神奇的植物,效用非凡。用艾叶泡脚,或者做成香囊戴在身上,都可以起到固阳驱寒的作用,这都是很实用的小偏方。
清代吴仪洛所编著的《本草从新》中写着,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中医内服艾叶常用于消炎化瘀、平喘化咳、镇静和宫寒不孕、行经腹痛、崩漏带下等妇科病症,外用则是通过艾灸的方式,用于强壮元阳,温通经脉,用来补充人体损耗的阳气,尤其适用于阳虚体质。艾本身纯阳植物,加上火也是阳性的,所以艾灸是补充阳气最好的方式。
艾灸的治疗方法在中国由来已久,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针、灸常被人们混为一谈,其实是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体的经络穴位,但针疗只有物理作用,而艾灸,是利用炙烤加热的方式和艾的药性,物理和药理相结合的中医疗法。灸,在《汉典》里的解释是“烧,中医的一种医疗方法。用艾叶等制成艾炷或艾卷,烧灼或熏烤人身的穴位”,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
《黄帝内经》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在中医针、砭、灸、药四种治疗方式里,艾灸既能发挥艾草的纯阳之性,又具备灸通经络的作用,真可谓是一种绿色自然的疗法,可以同时达到驱除寒邪、疏通经络、补血养气、调理腑脏的四种功效。而且艾灸跟针疗的最大不同,就是不需要知道穴位精确的位置。对于没学过中医、不了解经络和穴位的人来说,找准穴位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而艾灸是灸穴位所在的一片肌肤,不懂中医和穴位的人也很容易给自己操作。
例如,一个年轻的女白领,常加班做文案,晚上失眠,白天昏昏沉沉的,吃了很多药也没有效果,身体状况不好,精神集中不起来,弄得工作也难免有时出错,感觉压力很大。大夫跟她分析说,因为她常用电脑,久坐在空调房里,衣着单薄,有时候又难免被领导责骂,所以身体寒、火、虚的情况都有,于是大夫给她用艾灸神门等心经上的穴位,疏通淤塞的经络,然后用艾灸百会、大椎、安眠等头部的穴位,还有脚底的涌泉,让阳气从下至上,上升到头部,改善她的气血供应,同时让她每晚用艾叶煮水泡脚,同时驱寒和补阳,于是她一个多月就恢复了健康,所有不良的感觉也都消失了。
艾灸甚至可以一个同样的穴位,同时治好不同的病症。
有一位男士得了感冒,大夫让他从鼻翼旁的迎香穴开始,沿着鼻梁向上到眉心中的印堂穴,然后再顺着眉毛到太阳穴,用能够容忍的距离,用这种所谓温和灸的方式艾灸。大夫告诉他,这个过程鼻子里面不会感觉到热,反而有些凉凉的感觉,这才是灸透了。但这位男士做了两天,不但没有好,反而似乎加重了,打喷嚏流出的鼻涕带血,而且觉得嘴里发干。他担心艾灸没有效果,甚至灸出了问题。大夫判断他之前有鼻炎或者呼吸系统的问题,一问,果然,他患鼻炎已经七八年了,时好时坏。大夫嘱咐他,他的情况是艾灸有了作用的现象,但没有灸透,所以一定要坚持。然后强调让他一定要注意灸面部的迎香穴、印堂穴和背部的大椎穴、肺俞穴。这个病人按照医生的嘱咐,坚持艾灸了一周的时间,不光感冒好了,连好几年的鼻炎也治好了。
一些常见的小毛病,我们大家自己都可以通过艾灸的方式,自行解决难题。
1.腿软无力
可以用艾灸膝关节的凹陷处(足三里),持续不断地做,就能有很好的效果。
2.身体虚弱
身体虚弱的人可以艾灸肚脐下方,所谓丹田穴的部位,长期坚持,可以强身健体、预防衰老。
3.月经不调
艾灸肚脐下三寸的关元穴、小腿内踝尖上三寸的三阴交穴,可以调理经期,避免经痛。
4.腰背酸软
艾灸背后双手可以在背后触及到的部位,可以改善或治愈这种病症。
5.颈椎不适
艾灸头颈部的风池穴和背部的大椎穴,可以解决颈椎问题引起的肩膀酸痛、头晕手麻等症状。
6.腹泻
持续用艾灸肚脐两侧的天枢穴,可以迅速止泻。
7.喷嚏流涕
艾灸鼻翼两侧的迎香穴周围、眉心间的印堂穴和两手虎口间的合谷穴,可以迅速减轻症状。
8.养生保健
经常艾灸曲池穴、中脘穴、足三里穴、大椎穴、脾俞穴、肾俞穴、阳陵泉穴、三阴交穴等穴位,可以调整身体功能,促进新陈代谢、起到预防保健的作用。
这些艾灸方式简便,易操作,都是我们自己很容易掌握的方法,即使没有受过很专业的训练,也能帮助自己和家人,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小问题,适用于家庭养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