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集小善则为大善,集小恶则成大恶。不注意小事,就难免因小失大,就难免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凡事无大小,如果小事做不好,很有可能耽误了大事。一些根本就不起眼的小节,也有可能成为你成就大事的绊脚石。一心渴望成功、追求成功,成功可能反而了无踪影;低点起步,耐住平淡,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个小节,成功却会不期而至。
莫以事小而不为
大事干不了,小事又不愿干,很多心高气傲的年轻人都是这样,到头来,小事错过了,大事也只能眼睁睁地成为他人的囊中之物。归根到底,是因为这些人不明白,小至个人,大到一个公司、企业,它们的成功发展,都是来源于平凡工作的积累。因此不要看轻任何一项工作,没有人可以是一步登天的。当我们认真对待并做每一件事时,我们会发现自己的人生之路越来越广,成功的机遇也会接踵而来,你的地位也会逐渐从低走向高。
人如果能一心一意地做事,世间就没有做不好的事。这里所讲的事,有大事,也有小事,所谓大事与小事,只是相对而言。很多时侯,小事不一定就真的小,大事不一定就真的大,大事小事可能很有关联,小事积成大事。关键在做事者的认识能力。某些一心想做大事的人,常常对小事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其实连小事都做不好的人,大事也是很难成功的。
先哲们常教我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因为先哲们明白,“小事正可于细微处见精神。有做小事的精神,就能产生做大事的气魄。”不要小看做小事,不要讨厌做小事。只要有益于工作,有益于事业,人人都从小事做起,用小事堆砌起来的事业大厦就是坚固的,用小事堆砌起来的工作长城就是强硬的。
有位女大学生,毕业后到一家公司上班,只被安排做一些非常琐碎而单调的工作,比如早上打扫卫生,中午预订盒饭。一段时间后,女大学生便辞职不干了。她认为,凭她的学历,不应该蜷缩在厨房里,而该干更重要的事。可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普通的职员,即使有很好的见解,通常被重用前也要有一段让人认识你的时间。
一般人都不愿意做小事,但成功者与一般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他愿意做别人不乐意做的小事情。懂得成大事要从小事做起,要当经理就得从扫地开始做起的道理。只要我们每件事都多做一点,每一件别人不愿意做的小事,我们都自愿地去多做一点,我们的成功率一定会高于那些摆空架子的人。
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曾经有一位小职员叫阿基勃特。他在出差住旅馆的时候,总是在自己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字样,在书信及收据上也不例外,签了名,就一定写上那几个字。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4美元”,而他的真名倒没有人叫了。
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这件事后说:“竟有如此努力宣扬公司声誉的职员,我要见见他。”于是,洛克菲勒邀请阿基勃特共进晚餐。后来,洛克菲勒卸任,阿基勃特成了第二任董事长。
也许,在我们大多数人的眼中,阿基勃特签名的时候署上“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这实在是小事一件,甚至有人会嘲笑他。可是这件小事,阿基勃特却做了,并坚持把这件小事做到了极致。那些嘲笑他的人中,肯定有不少人的才华、能力在他之上,可是最后,他却升任为了董事长。可见,任何人在取得成就之前,都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去努力,不断做好各种小事,才会达到既定的目标。
一个人的成功,有时纯属偶然,可是,谁又敢说,那不是一种必然呢?恰科是法国银行大王,每当他向年轻人谈论起自己的过去时,他的经历常会唤起闻者深深的思索。人们在羡慕他的机遇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个银行家身上散发出来的特质。
还在读书期间,恰科就有志于在银行界谋职,但接二连三地碰壁。有一天,恰科来到一家银行,“不知天高地厚”地直接找到了董事长,希望董事长能雇用他。然而,他刚与董事长一见面,就被拒绝了。对恰科来说,这已是第52次遭到拒绝了。当恰科失魂落魄地走出银行时,看见银行大门前的地面上有一根图钉,他弯腰把图钉拾了起来,以免伤到路人。
回到家里,恰科仰卧在**,望着天花板直发愣,心想命运为何对他如此不公平,连让他试一试的机会也没给,在沮丧和忧伤中,他睡着了。第二天,恰科又准备出门求职,邮递员送来一封信,拆开一看,正是银行的录用通知。恰科欣喜若狂,甚至有些怀疑这是否在做梦。
原来,昨天就在恰科蹲下身子去拾图钉时,被董事长在楼上看见。董事长认为如此精细谨慎的人,很适合当银行职员,所以,改变主意决定雇用他。正因为恰科是一个对一根针也不会粗心大意的人,因此他才得以在法国银行界平步青云,终于有了功成名就的一天。
于细微处可见不凡,于瞬间可见永恒,上面说的都是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但不一定人人都愿意“举手”,或者有人偶尔为之却不能持之以恒。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做好小事是身处低处的人向上攀登的法宝,是毅然走向高点的坚强,是基层人员都必须具备的能力,我们应该把从小事做起养成一种习惯。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虽然不执著于小事是一种远大的抱负,但若因此看不起而不去做小事就是一种无知了。
做好小事才能有做大事的资本
高位者忙忙碌碌,忙的是大事,低位者,忙忙碌碌,忙的大多是小事,但做不好小事的人,大事更不能掌控全局,只有做好了小事,吸取经验,才能负得了大事的重压,这是每一个愿意从低点起步的人必须首先明白的道理。
很多时候,小事不一定就真的小,大事不一定就真的大,关键在于做事者的认知能力。那些一心想做大事的人,常常对小事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其实连小事都做不好的人,大事是很难做成功的。一步一步走,才能走出一条长远的路来。
德国商人施密特本是一个退役军人,在医院疗养期间,他读了《思考和致富》一书,深受启发,他很想实践一下书中所说的话,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一个有钱人。
一天护士把他洗好的衣服帮忙取回来了,洗好的衣服都折叠在一块硬纸板上,以保持它的平整,避免起皱。施密特受到了启发,有了一个新奇的想法。他从洗衣店那里得知这种衬衣纸板每千张的价格是4马克。他想以每千张1马克的价格出售纸板,但要在每张纸板上登广告。登广告的费用由他负担。他的朋友都泼冷水,觉得这种小生意不划算,赚不着钱。但施密特却不这样看,他知道自己有更大的目标,但是什么样的目标都要从小事做起。
从疗养院出来后,他就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行动中,把想像的事情变成了现实。
过了一段时间,施密特的客户越来越多,他自己也积累了一些经验,这时,他决定把生意做得再大一些。他发现衬衣上的纸板一旦被撤除后,就不会被洗衣的顾客所保留。怎样才能使顾客保留登有广告的纸板呢?他又想出了一个新办法:在衬衣纸板的一面仍然印广告,另一面印上有趣的儿童游戏或主妇菜谱、字谜、谚语、小常识等。这一招果然很奏效。许多家庭主妇不等衣服穿脏就又送到洗衣店去洗。洗衣店老板一看生意多了起来,也很高兴,十分愿意定购施密特的纸板,因此施密特的生意也跟着越做越大。
只有心存远大志向,才可能成为杰出人物。但要成功,光是心高气傲远远不够,还需要从低处做起,从小事做起。如果你一直不被人重视,不妨降低一下自己的目标,从最基层的事做起,终有一天你会拥抱成功。
世间万物无不是由小到大,由少到多演变而来,这样的道理人人皆晓。然而,如今仍有人轻视他身边的小事,仍不相信那些“没什么大不了”的小事对于造就一个成功者具有多么大的重要性。下面这个人的成功也是由做小事开始的。
许多日本人都知道广东人徐子安的“安记”粥店。徐子安本来是个船员,25岁的时候离开了家乡广东,来到日本。刚到日本的时候,他也曾经雄心勃勃,想干一番大事业。他把目光盯在日本著名的大老板们身上,羡慕人家的机遇好,他祈祷自己也能找到几件大事来做。可是,等待、寻觅了一段时间后,他认识到要做大事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许多大事都是从小事开始的。于是,他决定从小事做起。
他发现日本横滨的唐人街上住着很多华侨,就在那里开了一家小小的粥店。卖粥能赚几个钱?人们都笑他目光短浅,胸无大志。可是,徐子安却干得很起劲。他熬粥很有自己的方法。他先用猪骨头、鸡骨头炖汤,再把汤过滤好备用。前一天晚上,他就把米洗好淘好,泡在水中,第二天天还没亮,大约4点多钟他就起来熬粥。为了把粥熬好,需要用文火,并且长时间守在炉火边,直到粥变成了泥糊状才行。华侨们都特别喜欢徐子安的粥,每天早上8点钟,徐子安的小粥店门前都排了长长的队伍。
苦心经营了3年后,徐子安积攒了一些资金,他把店面扩大了,还在三岛设立了分店。每一个成功者,在他们的身上可能存在着很多共性,不轻视小事,凡事从小事做起就是他们的共性之一,它是我们每一个人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眼前的小事或许正是将来大成就的幼苗和基石,眼前的窘境也许正是攀登高峰前对你的磨砺,眼前的黑暗也许正是光面前的最后一刻。做好眼前的小事,在基层低处时牢牢打好基础,你就是在为未来一飞冲天、飞黄腾达添加推动剂。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欧洲有一句谚语:“最大的东西,最初往往是最小的。”那些能够从小事中看到未来的是智者,那些能够把小事最终变成大事的人更是智者。在地里播下种子,不久会生根发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那些最初懂得播下种子的人是智者。
无论何时都要记住,不要轻视看似卑微细小的东西。伟人们常常对小事或平凡处非常重视,因为他们非常清楚,无论什么惊天动地的创举,都是由很小的事情开始的。一些看似无谓的选择其实是奠定我们一生重大抉择的基础。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论多么远大的理想,伟大的事业,都必须从小处做起,从低处、平凡处开始。所以对于看似琐碎的选择,也要慎重对待,考虑选择的结果是否有益于自己树立起的远大目标。
《道德经》有云:“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这句话就是讲: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小事着手。从最容易的地方开始。一些大事,都是从一些细节开始做的。圣人做事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们不会一开始就去做大事,他们懂得成功要从低点开始的道理,并且按照这样的准则去做事。
其实这种做事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生时代,在学生时代就会有考试,每次考试的时候老师都会这样说:要把一些简单的题目做好,要从最容易的题目入手,如果一开始就去做很难的题目,既浪费时间和精力也不会有很好的效果。在生活中,我们做事情同样是一种考试,也应该按照这样的思路来行事,这样才能考出好成绩。
仔细观察周围的人就会发现,每逢节日人们都要给家人、亲友、老师或同学打电话问候,信任和感情都是从这样的小事中培养出来的。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三国时期刘备对儿子的教诲,这句话恰当地说明了小事的重要性。如果你知道一些事情不好,但由于只是一些小事情,就觉得无所谓,这样日积月累,你就会慢慢地被侵蚀掉。有些事情,看起来很小。但是如果认认真真去做,你会发现它对于你的成功非常重要。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可以看成是对这句话的最好注解。
勿以善小而不为的一个很有名的例子就是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福特。
福特在大学毕业以后,去应聘汽车公司中的职位,因为和他同时去应聘这家公司的三四个人的学历都比他高,他觉得自己没什么希望了。他当时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的,一进董事长办公室,他发现地上有一张废纸,就弯腰捡起来丢进了废纸篓,然后才走到董事长的办公桌前,说:“我是来应聘的福特。”董事长笑着对他说:“很好,你已经被我们录用了。”福特感到很意外,问为什么自己能有这样的机会。董事长说:“前面三位的学历比你高,但是他们只能看见大事,而看不见小事。而忽略小事,大事也一定看不周全,这种人是不会成功的。”福特就这样进了这家公司。
福特只是在不经意间做了一件别人都不愿意做的小事,却很轻松地为自己敲开了成功之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因为小中可以见大,从小事当中就能够看出一个人的人品。正像我国古代有一句名言说的一样:“窥一斑而知全豹”、“见一叶落,而知天下秋”。那位老板正是从一件小事情上看到了福特的良好人品,而人品又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
做任何事情都要三思而后行,不能掉以轻心。真正智慧的人做任何事情时都会经过周密的观察与思考,因为世间的事情都不是单纯地存在,而是互相关联的,犹如锁链般一环紧扣一环。若在小事情上麻痹大意,往往会影响到许多大事情的实施,正所谓“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人们常常不屑去做一些小事情。总是觉得太小,没有意思,但是“汪洋大海,汇聚于小溪”的道理却是众所周知的,只是不少人并没有从中受到教益。因此我们要大声疾呼:小事不小,须三思而后行。老子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正是告诉我们,低点起步,慢慢积累,做好小事,成就非凡。
从细节处用心做别人做不到的事
现在的社会大量充斥着浮躁和急功近利之风,缺乏关注细节的务实精神是当代很多人的通病。其症状大多是: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说得多,做得少;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想做。这些人整日幻想着一夜成名、一举成功的美梦,却从不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
一个公司,老板只有一两位,底下的员工却又一堆,社会也是这样的金字塔结构,功成名就的人少,底层温饱度日的人多。作为一个从低点起步的人,想要在众多同行中鹤立鸡群,就要想别人没有想到的,做别人没有做到的。只有以小事为突破口,在细节处下足功夫,在别人忽略之处做足文章,你才能在与别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有这样两位秘书:在帮领导购买到车票之后,一位秘书只是把一大把车票直接交上去,这样一来,车票杂乱无章,不但不容易查清时刻,而且容易丢失;另一位秘书却把车票装进一个大信封,并且在信封上详细地注明列车的车次、座位号和起程、到达的时刻。很显然,后一位秘书是一个有心人,她很注重细节,虽然只是在信封上写了几个字而已,却方便了领导,并大大节省了领导的时间。
正是因为后一位秘书能在在细节上下足功夫,那她能够得到老板的青睐也是理所当然的事。而下面这个小职员的提升,与那位秘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日本大坂的一家公司里,一位小姐专门负责客商的接待工作。其中,一家德国公司与她所在的公司有重大的业务往来,因此,德国公司的经理必须经常往返于大阪和东京之间,而订票的工作也就顺理成章地由那位小姐来承担。但令那位德国经理感到奇怪的是,每次他坐车去大阪时,他的座位总是靠近右侧的车窗;而当他返回东京时,座位却总是靠近左边的车窗。并且次次如此,从来没有一次例外。
有一次,他终于忍不住地问了这位小姐。小姐微笑着对他说:“我想来到日本的外国客人肯定都喜欢看到富士山那雄伟的身姿,所以我就给您做了这样的安排。这样,您就可以在每次坐车时都能看到富士山了。”
听到她的回答,德国经理倍受感动。他认为,这家公司的员工的工作如此细致入微,就连这样的小事都能够想到,那么,跟他们合作自然是毫无差错的了。于是,他很快给这家公司增加了二百五十万欧元的贸易额。
人生无小事,每做一件事情实际上就是对自身素养、品行、学识进行一次修炼,千万不要因为小或者低微就鄙视它,放弃将使你失去了一次修炼的机会,也减少了一次提高的可能。
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他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时写了传记。他是一个牙买加黑人,开始时的第一份工作是进一个大公司当清洁工,因为在这种大公司里牙买加黑人只有一个工作可以做,那就是清洁工。他做每一件事都很认真、很快,他找到一种拖地板的姿势,能把地板拖得又快又好,人还不容易累。老板观察一段时间后就断定这个人是个人才,然后很快就破例地对他进行了提升。这就是鲍威尔人生的第一个经验: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年轻人容易好高骛远,不屑于做日常工作中的琐事。其实领导考察你,正是从小事开始,所以无论领导交给你的事多么零散,或者根本不是你分内的事,你都要及时地、充满热情地处理好,即使领导不再追问,也不可不了了之,一定要给一个下文。这样才能让领导满意,逐渐得到领导的信任和肯定,才会有“做大事”的希望,才能承担住高处的繁忙与压力。
岗位微不足道也不能轻视
常听到一些年轻人感叹就业难,其实就业并不难,只要他们不轻视平凡的工作,愿意在一些微不足道的岗位上辛勤努力,他们也同样会拥有美好的明天。
现在的年轻人刚迈出校门踏入社会时,总对自己的期望很高,不愿意低下头来干平凡的工作,不屑于处理许多细碎问题,总想一步登天。在他们眼里自己是天之骄子。殊不知,自己看到的只是象牙塔的那一圈。没有想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所以他们常常认为自己一出校门就必定要成就一番大事业,找工作时总是挑最好的公司,遇到工作任务时也“挑大弃小”。认为大事情可以显现自己的能力,小事情却是浪费自己的时间。不过常常听到很多公司的高级主管说,那些从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往往是小事情不做,大事情又做不好。想想也的确是这样,生活中的天才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都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磨炼,没有哪一个人在没有学会走之前就开始跑的,不会处理小事情就不会处理大事情。
乔恩大学毕业后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全美最大的现金出纳机公司。但是看看他的工作吧,他被录取为该公司电话远端支持人员。简而言之,就是别人在买了现金出纳机后,遇到什么使用上的困难时就打这个电话以求帮助。这是这个公司中小得不能再小的工作了。
作为一个大学毕业生,很难确保乔恩会坚持这份工作。不过,几个月过去了,他愉快地告诉周围的人,现在他干得很起劲。
其实很简单,就是乔恩认真地完成了老板交给他的第一个阶段的初级工作,之后老板当然就交给他另一个更加重要的任务了。作为电话排障员,的确没有更多的机会现场接触仪器,但是要做一个优秀的排障员却必须对仪器有相当深入的了解,所以对于排障员的要求其实相当高。但是,其他很多排障员,因为一天八小时全坐在电话椅上等待电话,所以对于仪器的处理他们仅仅停留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公司发放的故障解除手册上的答案。当然,这也不能埋怨他们,一天的时间全耗在等电话上,哪有更多的时间来寻求别的答案呢?但是,这样一来,常常有很多问题并不能实际有效地解决,实践和理论差距往往是很大的。
很多人都发现了这个问题,但是却没有人想去改变它。是啊,薪水不多,职位不高,认真按照公司发放的手册工作就完全足够了。
乔恩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他看到很多用户遇到的困难在排障手册上并没有现成的答案,那么,到底怎样才能帮助这些用户解决这些疑问呢?从此,每天下班后,乔恩就留下来细细地研读从其他技术生产部门借来的技术书籍,每一个细节中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他都要弄得清清楚楚。慢慢地几个月下来,乔恩对现金出纳机有了相当详细的了解。随着自己的进步,他又不断地要求自己,不断地学习新的东西。渐渐地,越来越多的用户愿意把电话打给他。因为他们的困难在乔恩这里总是能得到实际有效的解决。
很快,乔恩在用户中居然有了很大的名气。大家一传十、十传百,纷纷要求总机把电话转到乔恩的分机上。乔恩的分机每天都快打爆了,而很多排障员却一天也接不到几个电话。公司总经理发现了这件事,一天他装作一个客户打电话寻求乔恩的帮助。总经理所提的问题自然是难上加难,但是,毫不例外,在乔恩这里他得到了自己满意的答案,同时他发现,乔恩的服务态度非常好。令他惊讶的是,一个小小的电话排障员,居然懂得这么多技术上的知识,简直比那些做了多年的技术人员了解得还多、还全面。
年底,技术部经理离开了公司,这个大家垂涎已久的工作,老板到底会交给哪个人呢?总经理找到乔恩,询问他是否愿意调换到技术开发部工作,乔恩答应了。很快,他就在自己的电话桌上发现了调换工作部门的通知书。
其实,对于自己的工作你永远有一个最明智的决策——那就是好好干。在同一个工作岗位上,有的人勤勤恳恳,付出的多,自然收获也多。有的人整天一门心思地想调换工作,想被老板委以重任,却做不好自己眼前的事情。所以,将来的被重用自然也轮不到这样的人。
大部分人总是看不到自己将来的晋升是建立在目前忠实地履行日常琐碎工作的基础上。只有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有可能给自己创造新的机会。所以,对于自己目前的工作,虽然职位不高、分量不重,但是它却是别人发现你的能力的有效途径,如果你因为轻视这样的工作而没有做好它,别人会说什么?他们一定会异口同声地说,这个人连这么简单的工作都做不好,那他还能做什么呢?因而,其他可能的机会自然不会轮到你。相反,只要你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比别人出色、完美、迅速、准确,也比别人更热爱你的工作,那么是没有任何人能阻碍你的前进的。往往就是在这些极其平凡的细节中,蕴藏着巨大的机会。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差别就在于前者无论做什么总是力求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决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而后者却把时间花在埋怨上,等别人都前进一大截了,他还没有醒悟过来。
同时我们不应该以世俗的眼光来判断自己的工作。获得机会,这是每一份工作的目的所在。所以,我们不应该看轻任何一份工作。即便是最普通的事情,也应该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小事情顺利完成,有助于对大事情的把握。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才是通过工作获取能量的秘诀所在。
可是有人会问:“如果一个人总是纠缠于一些小事,而忽略其他的重要事情,那么他怎么能够全身心地去追求自己整个生涯中的宏伟计划呢?”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生活中的大事是依靠那些小事而存在的。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些最小的事情,那些平淡无奇的事情,那些被一些人不屑一做的事情,有必要像对待重要的事情一样以同等效率来处理。
无论你是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还是已经走上工作岗位,但对自己工作不满意的朋友们,请你记住,当你选择一份职业的时候,或者已经选择了一份职业的时候,每一个细节都必须成为你关注的焦点,因为每一个细节都是你从低处攀上高处的垫脚石。每一个细节的成败都是别人衡量你能力的标准。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学到更多的东西,别人才会放心地让你办大事。
工作之中无小事
现代社会中,有许许多多的人抱怨老天的不公,太多太多的人抱怨自己工作的卑微与低人一等,叹息自己干这个工作仅是迫于生活的压力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一个看轻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人,自然无法投入全部身心,在工作中敷衍塞责、得过且过,而将大部分心思用在如何摆脱现在的工作环境上了。可现实证明,这样的人在任何地方都不会有成就。
约翰是一家机械厂的修理工,从进厂的第一天起,他就开始喋喋不休地抱怨什么“凭我的本事,做修理这活太丢人了”,什么“修理这活太脏了,瞧瞧我身上弄得”,“真累呀,我简直要讨厌死这份工作了”,等等。
约翰认为自己是在受煎熬,是在像奴隶一样做苦力,所以每天都是在抱怨和不满的心情中度过。因此,约翰每时每刻都窥视着上司的举动,只要一有机会,他便偷懒耍滑,应付手中的工作。
五年过去了,与约翰一同进厂的4个工友,各自凭着自己的手艺,或另谋高就,或被公司送进大学进修了,只有约翰仍旧在抱怨声中,做他蔑视的修理工。
我们要想成功,就不要像约翰那样,认为自己的工作是卑贱的,看轻自己的工作,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一定要做到事无巨细,行必善终。
其实,即使在极其平凡的职业中,在极其“低微”的岗位上,也往往会蕴藏着巨大的机会。只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比别人更完美、更迅速、更专注,调动自己全部的智力,从“旧事”中找出新方法来,就能引起别人的注意,自己也会有发挥本领的机会,能够实现心中的目标。
工作本身并没有贵贱之分,但是对工作的态度却有高低之别。在每个老板眼中,评价一个员工的优劣,看一个员工能否做好工作,只要看他对待工作的态度就足够了。一个人所做的工作,是他工作态度的表现。所以,了解了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在某种程度上就了解了一个人。
几乎所有的老板都认为,一个轻视自己工作的员工,他也不可能看重自己;一个不认真对待工作,视自己工作为低下卑贱及粗劣代名词的员工,他的工作肯定也不会做好。与此相对应,如果你轻视自己的工作,那么,老板也必然会因此而轻视你的品质,以及你的低劣的工作业绩。
因此,作为员工,当老板交付一项你认为极平凡、极低微的工作时,你可以试着从工作本身去理解它、认识它、看待它。一旦你从它的平凡表象中,洞悉了其中不平凡的本质后,你就会从平庸卑微的境况中解脱出来,不再有劳碌辛苦的感觉,厌恶、无可奈何的感觉也自然烟消云散。当你圆满完成这些“平凡低微”的工作后,你会发现成功之芽正在萌发。
每一件事都值得我们去做,而且应该把它做好。不要小看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即便是最普通的事,也应该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地去完成。小的任务顺利完成,有利于你对大任务的成功把握。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攀登,便不会轻易跌落。通过工作获得真正的力量的秘诀就蕴藏在其中。
所有的成功者与我们一样,都做着简单的小事,他们唯一区别于我们的就是:他们从不认为他们所做的事是简单的小事,他们只是尽一切可能把它做好。
希尔顿饭店的创始人康·尼·希尔顿这样要求他的员工:“大家牢记,万万不可把我们心里的愁云摆在脸上!无论饭店本身遭到何等的困难,希尔顿服务员脸上永远是顾客的阳光。”正是这小小的微笑,让希尔顿饭店的身影遍布世界各地。
每个人所做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件小事构成的。你每天所做的可能就是接听电话、整理报表、绘制图纸之类的小事。但你是否对此感到厌倦、毫无意义而精神不振呢?你是否因此而敷衍应付,心里有了懈怠?请记住:工作本无大小事之分,你应该把每件事做好。这就是所谓的“事无巨细,行必善终”。
有一些人因为“事小而不为之”,对小事抱有一种轻视的态度。
有这么一个故事,在开学的第一天,一位老师对他的学生们说:“从开学这一天起,我们不设值日轮流表,因为只要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把自己的座位周围清扫干净,整个教室也就干净了。”
“这么简单的事,谁做不到?”这是许多人的心态。学生们表示能够做到这一点,可是一年以后,大家发现,全班只有一个学生坚持这样做了。
成功不是偶然的,有些看起来很偶然的成功,实际上我们看到的只是表象。正是对一些小事情的处理方式,已经昭示了成功的必然。无论是“小小的微笑”还是“坚持清扫座位周围的划分区域”,都要求人们必须具备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一种坚持到底的信念,一种脚踏实地的务实态度,一种主动承担的责任心。一个人如果连小事都做不好,还谈什么成就大业呢?如果你能做到事无巨细,行必善终,那么成功离你也就不远了。
马虎轻率误大事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马虎轻率的小习惯、小毛病,他们的口头禅是“马马虎虎过得去就行了!”他们不知道马虎轻率是成功的致命杀手,它不但会妨碍你取得成功,甚至还会毁掉你已取得的成就。
一件小事,你要干漂亮了,它就能成就你的人生。然而,你要不把它当回事儿,它也能给你带来刻骨铭心的教训。
一家很大的汽车生产企业即将和投资方签订合同,他们已经准备好了所有的工作,万事俱备,只需投资商到企业进行最后的实地考察了。
投资商要实地考察的那天,企业代表到宾馆去接投资商。大家上车后,企业代表“嘣”的一下关上了车门,投资商这时微微地皱了一下眉。到了那家企业之后,企业代表在迎接投资商下车后,又是“嘣”的一声关上了车门,投资商这次又是稍微愣了一下,但是什么也没说。参观完毕后,企业代表送投资商回到宾馆,关车门的时候又是“嘣”的一声。
几天之后,这家汽车生产企业收到了投资商取消合作的通知。企业代表始终不明白这是为什么。而投资商给的理由却是:他们坐的是自己企业生产的汽车,而每次关车门的声音都是那么大,因此,这家企业生产的汽车必须用力才能关好车门。而投资商所希望的是,汽车的每一个细节都必须做到完美。
汽车生产企业的代表知道原因之后很是后悔,因为那些动作都是他从小养成的习惯而已,而他们生产的汽车车门根本没有任何问题。他生活中一个不经意的小问题,却给公司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所以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一定要注意细节问题的发现与解决。
有些人在工作中经常犯马虎轻率的毛病,他们觉得任务完成得差不多,凑凑合合就行了,完全没有必要在一些细节上费工夫、磨时间。他们这种毛病一旦成为习惯,就开始不分轻重地轻视所有工作中的细节问题。有时候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出了错,他们也会认为是小错误、小疏忽,根本无足轻重,不会对整个大局构成危害。你若是善意地批评他们或是规劝他们改正,他们甚至理直气壮地认为:“大礼不辞小让,做大事不拘小节,我是要做一番大事业的人,大刀阔斧的行事,哪能婆婆妈妈的,顾及那些细枝末节的问题呀!”这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虽然有雄心壮志、希望通过努力工作来创造一番事业是一件好事,但是那不能成为你马虎轻率、粗枝大叶的理由。世间最睿智的所罗门国王曾经说过:“万事皆因小事而起,你轻视它,它就一定会让你吃大亏的。”
马虎轻率所带来的小错误、小疏忽的可怕之处在于它们不会停留在原地,而是接着带来毁灭性的危害,因此我们一定要培养自己一丝不苟的精神,遵循“从细微处发现问题,鸡蛋里也要挑骨头”的原则,即使一件小事也要认真仔细地对待。这不仅是对企业负责,也是对自己的前途负责。
小问题会导致大纰漏
在日常工作中,人们总是习惯注意关注那些大事情、大问题,而经常忽略去关心那些细小的问题。原因是认为它们太“小”,完全没有必要在这上面耗费太多的精力和时间。殊不知小问题容易出现大纰漏。一个不起眼的小细节极有可能会葬送一个大项目。因此,对小细节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下面这则故事就是因为细节上的一个小的漏洞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浙江某地用于出口的冻虾仁被欧洲一些商家退了货,并且附带提出索赔。原因是欧洲当地检验部门从1000吨出口冻虾仁中查出了0.2克氯霉素,即氯霉素的含量占被检货品总量的50亿分之一。事件发生后,经过自查,环节出在加工上。原来,剥虾仁要靠手工,员工们因为手痒难耐,便用含氯霉素的消毒水止痒,结果将氯霉素带入了冻虾仁。0.2克和1000吨比起来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但严谨的欧洲人对于细节问题是相当的重视,他们就是不允许有丝毫的失误,因此该公司为这小小的细节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类似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大的错误也许会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但小的失误人们往往会麻痹大意,一带而过。事实上,错误终究是错误,不论它是大还是小,只要是错误我们就应该注意。许多时候小的错误往往更容易造成大的损失。员工要想工作出类拔萃,就应该特别注意细节。
“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成其高。”就说的是细小事物也绝不容忽视,但太多的人都不明白这个道理,太多的人总不关注小事和事情的细节。对于真想干出成绩的人来说,忽略小事和事物的细节实在是不应该的。
其实,许多看来微不足道的事情,其中往往都蕴藏着巨大的机会。
事无巨细,小事情包含大道理,小问题包容着大智慧,把握细节,成功便会与你有约。
吉拉德是全世界著名的汽车推销员,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有一天,一位中年妇女从对面的福特汽车销售商行走进了吉拉德的汽车展销室。她很想买一辆白色的福特车,就像她表姐开的那辆一样,但是福特车行的经销商让她过一个小时之后再去,所以到吉拉德这儿来看一看。
“夫人,欢迎您来看我的车。”吉拉德微笑着说。妇女兴奋地告诉他:“今天是我55岁的生日,想买一辆白色的福特车送给自己作为生日的礼物。”
“夫人,祝您生日快乐!”吉拉德热情地祝贺道。随后,他轻声地向身边的助手交代了几句。
吉拉德领着夫人从一辆辆新车面前慢慢走过,边看边介绍。在来到一辆雪佛莱车前时,他说:“夫人,您对白色情有独钟,瞧这辆双门式轿车,也是白色的。”就在这时,助手走了进来,把一束玫瑰花交给了吉拉德。他把这束漂亮的鲜花送给夫人,再次对她的生日表示祝贺。
那位夫人感动得热泪盈眶,非常激动地说:“先生,太感谢您了,已经很久没有人给我送过礼物。刚才那位福特车的推销商看到我开着一辆旧车,一定以为我买不起新车,所以在我提出要看一看车时,他就推辞说需要出去收一笔钱,我只好上您这儿来等他。现在想一想,也不一定非要买福特车不可。”就这样,这位妇女就在吉拉德这儿买了一辆白色的雪佛莱轿车。
吉拉德对于细节的重视最终使那位妇女改变了只买福特车的想法而转买了雪佛莱轿车。正是对于细节的把握,使吉拉德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
我们再看一个更小的事例导致的失败。
有一家公司的采购部经理。他看到公司定制的复印纸异常精美,便不断地拿些回去,给他上学的女儿使用。这些东西被女儿的老师看见了,巧合的是该老师的丈夫,恰好正是与这家公司有业务往来的高级主管。
该高级主管了解到这件事后,说道:“这家公司的风气太坏了,他们的员工想的只是自己而不是公司!这样的公司怎么可能有诚意与人合作而做好生意呢?”于是,他中止了与该公司的合作计划。
谁又会想到计划的中断,竟是由一些复印纸造成的呢!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工作中许多小的细节,哪怕它如芥末一样微小,其所造成的危害,也常常比你想象的要严重得多。对于员工来讲,这些看似微不足道,不足以影响大局的小细节,实际上却常常决定着他本人的前途命运。精明的老板,常会从细微之处观察员工、评判员工。比如,站在老板的立场上,一个缺乏时间观念的员工,不可能约束自己勤奋工作;一个自以为是,目中无人的员工,在工作中无法与别人合作沟通;一个做事有始无终的员工,他的做事效率实在令人怀疑……一旦你因这些小小的细节,给老板留下这些印象,那么你对老板而言,你已不是重点培养对象,你的发展道路也就会越走越封闭,甚至可能会被炒鱿鱼。
耍“小聪明”会让自己吃亏
走入社会取得工作后,一些人开始养成了投机取巧的习惯,在他们看来给别人工作耍点“小聪明”是天经地义的事,何必太认真呢?然而成功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耍“小聪明”只能得到一时之利,但却会拉开与成功的距离。
张阳是一家大公司的普通职员,平时工作积极主动,表现很好,待人也热情大方。但有一天,一个小小的动作却使他的形象在同事眼中一落千丈。那一次是在会议室里,当时好多人都等着开会,其中一位同事发现地板有些脏,便主动拖起地来。而张阳似乎有些身体不舒服,一直站在窗台边往楼下看。突然,他走过来,一定要拿过那位同事手中的拖把。本来差不多已拖完了,不再需要他的帮忙,可张阳却执意要求,那位同事只好把拖把给了他。刚过半分钟,总经理推门而入。他正拿着拖把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地拖着地。这一切似乎不言而喻了。从此,大家再看张阳时,顿觉他很虚伪,以前的良好形象被这一个小动作一扫而光。
事情如果到此为止也就罢了,可事实总不会这样完结的。在会议室的众多职员中,有一个刚好是总经理的亲戚。就像我们猜测的一样,张阳以后再也没有被重用过。
想一想这样下去是多么可怕的结果,被老板识破“小聪明”后,这些人就辞职,到另外一个公司,于是同样的戏码又开始上演,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换了一个时间。许多年后,别人都已经创下自己的事业,打下一片江山,他们却只能想:我要去的下一个公司是哪里?也许最后觉得人生可悲,决定从头做起,可已经物是人非,多少机会已经失去!
马昆在学校里是一个很活跃的人,一直被朋友们看好。可是让朋友们吃惊的是,都毕业几年了,马昆还是经常跑人才市场。而让朋友们大跌眼镜的是上学时默默无闻的孙亮,此时已经成为一家日化用品公司在华北地区的市场总监。
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先看看他们这几年的工作经历。
离开学校后,马昆应聘做了一家宾馆的大堂经理。由于爱耍些“小聪明”,所以刚开始挺受重用。可过不多久,他的那些“西洋镜”都被一一拆穿,老板马上就将他“冷冻”起来。无奈之下,马昆只好卷铺盖走人。
之后,马昆又进了一家中德合资企业。德国人严谨实干的作风当然又是马昆不能“忍受”的。
新加坡人、日本人、美国人……这几年,马昆的老板都可以组成一个“地球村”了,可马昆却还是在职场游**。
孙亮则不同,大学毕业后他就进了这家日化公司的销售部。之后,他勤奋工作,默默地积累工作经验。他对行业渠道的熟悉程度使上司很是赏识,对公司产品更是了然于胸。他的才干很快得到上司的肯定。当该公司华北地区市场总监的位子空缺后,公司总部就让他顶了上去。
他们的经历真像某位大学生所说的“毕业以后,我们发现了彼此的不同,水底的鱼浮到了水面,水面的鱼沉到了水底”。
如果你本身就有一定的才干,又加上你勤奋踏实,肯吃苦,不管大事小事,只要是自己的工作,你都是事无巨细,悉心尽力,力求完美,不断地为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监督自己,激励自己,精益求精,那么只要你保持这种优良的品质,不管在什么岗位上,你都是杰出的。老板会在内心暗暗地赞许你,渐渐地把企业的核心业务交到你的手上,培养你,在一次次重大业务的磨炼中,你才能得以升华。老板最终自然会对你委以重任。而且你周围的同事因为你有满腹的才华,勤奋扎实,兼有老板赏识,自然会对你刮目相看,并因而喜欢你而愿意与你接近,给你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样,在老板心目中你是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才,在同事的心目中你是有才华更是让人喜欢的人。
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人本身具有达到成功的才智,可是每次他们都是与成功失之交臂,于是觉得老天对他不公平,怨天尤人。其实他们有没有认真地检讨过自己呢?总是不愿意踏踏实实地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总是期望很多,付出很少,内心里不屑于去做他们心中“一般的小事”,认为他们被大材小用。认为是小事,就开始耍起小聪明,投机取巧,希望蒙混过关。但是他们有没有静下心来想过:能蒙得过一次、两次,但能总蒙混过关吗?一旦让老板察觉,就会留下极坏的印象。建立一个好的印象需要长期的考察,而留下坏印象却在一瞬间。而且坏印象的改变是很难的。即使老板这一次原谅了你,但是以后可能都不会再信任你,因为你的素质在他的心目中已经打了一个折扣。所以这些人觉得自己与成功无缘,总是怨天尤人,抱怨老板不识人才,只把一些零碎小事交给他们,不给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其实真正的原因是他们自己把机会拒之门外。
从低点起步的人,耍小聪明更危险,因为低点起步的人最多,竞争也最激烈,你的这些小聪明被识别的几率也会更大。为了得来一时的好处,而堵上日后发展的道路,得不偿失。不要再让投机取巧的习惯左右你了,成功的人,都是脚踏实地的人。如果你不能做到认真对待工作,那么即便你学识再高,本领再大,也绝不会从基层脱颖而出,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小生意里也有大财富
做生意不怕小,就怕不赚钱。很多人总看不起一些小生意,好像要赚大钱就得搞房地产、卖汽车。这种想法其实大错特错了,看不起小生意的人最后只会落得个“大钱赚不着,小钱不会赚”的下场。
成功源于发现细节,一桩小生意里很可能暗藏着大乾坤,一个不起眼的小机会说不定就能让你创造奇迹,成为你从低处脱颖而出的垫脚石。
范先生选择在丹麦自谋财路,混迹生意场几年,他想到利用自己独具特色的手艺可以广纳财源,于是他就开了一家中国春卷店。开始时生意并不好,范先生一番调查后明白了,纯粹的中国式春卷并不合欧洲人的胃口。他重新进行精心选择和配制,不再运用中国人常用的韭菜肉丝馅,而是采用符合丹麦人口味的馅心。这一独具匠心的改变,外加范先生的不懈努力,原来惨淡经营的小店顾客络绎不绝,慕名而来者云集,积累了资金,范先生不失时机地扩大生意。范先生就是凭着自己非同寻常的观察视角,利用有利的时机把事业推向高峰的。
他放弃了以前的手工操作,开始采用自动化滚动机新技术来生产中国春卷,并投资兴建了“大龙”食品厂,还建了相配套的冷藏库和豆芽厂。生意越做越大,范先生的春卷开始向丹麦以外的国家出口。他坚持“中国春卷西方口味”这一秘诀,针对欧洲各国人的不同口味,采用豆芽、牛肉丝、火腿丝、鸡蛋或笋丝、木耳、鸡丝、胡萝卜丝、白菜、咖喱粉、鲜鱼等不同原料来制作,生产出来的春卷营养卫生、香脆可口,风格各异,因而深受欧洲各国人的喜欢。
由于大龙春卷价格稳定,又适合西方人口味,范先生的订单滚滚而来,生意扩展到欧洲各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经美国国会的专家化验鉴定后,美国政府决定每天向范先生订购十万只符合美国人口味的大龙春卷,以供给美国驻德国的五万士兵食用。
1986年,墨西哥正在举办第十三届世界杯足球赛的时候,大批球迷忙于看球连吃饭都顾不上。范先生抓住这个机会,按照墨西哥人的口味习惯,生产了一大批辣味春卷销往墨西哥,结果被抢购一空。
范先生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运用新的设备和技术,由原本默默无闻的小商贩一举成为赫赫有名的大商户。由于他的公司产品质量上乘,服务一流,中国式春卷名声大振。
作为商人,怎样将渴望变成现实,并以小赚大呢?这是功力同时也是智慧的呈现。
许多经商者渴望自己能做大宗买卖,赚大钱,但那毕竟是“大款”的专利,底子薄的人可望而不可及。其实,小生意也可以带来高利润,小东西一样可以赚大钱。范先生就是慧眼独具,靠小春卷起家,成了大富翁的。
常常是一些别人熟视无睹的小商品中孕含着大商机,如果你能动脑筋去开发,你就会成为成功者。
西村金助是一个制造沙漏的小厂商。沙漏是一种古董玩具,它在时钟未发明前是用来测算每日的时辰的,时钟问世后,沙漏已完成它的历史使命,而西村金助却把它作为一种古董来生产销售。
沙漏作为玩具,趣味性不多,孩子们自然不大喜欢它,因此销量很小。但西村金助找不到其他比较适合的工作,只能继续干他的老本行。沙漏的需求越来越少,西村金助最后只得停产。
一天,西村翻看一本讲赛马的书,书上说:“马匹在现代社会里失去了它运输的功能,但是又以高娱乐价值的面目出现。”在这不引人注目的两行字里,西村好像听到了上帝的声音,高兴地跳了起来。他想:“赛马骑手用的马匹比运货的马匹值钱。是啊!我应该找出沙漏的新用途!”
就这样,从书中偶得的灵感,使西村金助的精神重新振奋起来,把心思又全都放到他的沙漏上。经过苦苦的思索,一个构思浮现在西村的脑海:做个限时三分钟的沙漏,在三分钟内,沙漏上的沙就会完全落到下面来,把它装在电话机旁,这样打长途电话时就不会超过三分钟,电话费就可以有效地控制了。
于是西村金助就开始动手制作。这个东西设计上非常简单,把沙漏的两端嵌上一个精致的小木板,再接上一条铜链,然后用螺丝钉钉在电话机旁就行了。不打电话时还可以作装饰品,看它点点滴滴落下来,虽是微不足道的小玩意,也能调剂一下现代人紧张的生活。
担心电话费支出的人很多,西村金助的新沙漏可以有效地控制通话时间,售价又非常便宜,因此一上市,销路就很不错,平均每个月能售出三万个。这项创新使沙漏转瞬间成为对生活有益的用品,销量成千倍地增加,濒临倒闭的小作坊很快变成一个大企业。西村金助也从一个小企业主摇身一变,成了腰缠万贯的富豪。
西村金助成功了,而且是轻轻松松,没费多大力气。可是如果他不是一个有心人,即便看了那本赛马的书,也逃不脱破产的厄运,还很可能成为身无分文的穷光蛋。它给人们一个启示:成功会偏爱那些留心身边事物的有心人。
小细节、小机会中藏着致富的机遇,很多时候留心小事物就能抓住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攀上高处的小道,因此小生意不但不能轻视,反而要同样重视。
该做的事一样不能少
让我们看一看美国独立企业联盟主席杰克·法里斯少年时的一段经历。
杰克·法里斯13岁时,他开始在他父母的加油站工作。那个加油站里有三个加油泵、两条修车地沟和一间打蜡房。
法里斯想学修车,可是父亲却让他在前台接待顾客。每当有汽车开进来时,法里斯必须在车子停稳前就站到司机门前,然后忙着去检查油量、蓄电池、传动带、胶皮管和水箱。在工作过程中,法里斯注意到,如果他干得好的话,顾客大多还会再来。于是,法里斯总是额外多为顾客做一些事,诸如帮助顾客擦去车身、挡风玻璃和车灯上的污渍等等。
曾经有段时间,每周都有一位老太太开着她的车来清洗和打蜡,这辆车的车内地板凹陷极深,很难打扫,更为可气的是这位老太太极为挑剔。每次当法里斯给她把车准备好时,她都要再仔细检查一遍,稍不满意就让法里斯重新打扫,直到清除每一缕棉绒和灰尘后她才满意。
终于,有一次,法里斯实在忍受不了了,他告诉父亲不愿意再伺候这位老太太了。父亲告诫他说:“孩子,记住,这就是你的工作!你该做的事一样不能少!不管顾客说什么或做什么,你都要记住做好你的工作,并以应有的礼貌去对待顾客。”
父亲的话让法里斯深受震动,法里斯回忆起这事时说道:“正是在加油站的工作使我学习到了应该如何对待顾客,这些东西在我的职业生涯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那些不想尽力超出客户预期提供服务的人,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要求;对那些没有**,不知道自我批评,总是百般推卸责任的人;对那些不能优秀地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甚至不能按期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的人;对那些总是挑三拣四,对自己的老板、工作、公司这不满意,那不满意的人,最好的救治良药就是:端正他的坐姿,然后面对他,大声而坚定地告诉他:记住,这就是你的工作!该做的事一样不能少!
是的,既然你从事了这一职业,选择了这一岗位,就必须接受它的全部,就算是屈辱和责骂,那也是这个工作的一部分,而不是仅仅只享受它给你带来的益处和快乐。
美国前教育部长威廉·贝尔特曾说:“工作是需要我们用生命去做的事。”对于工作,我们又怎能去轻视她、懈怠她、践踏她呢?我们应该怀着感激和敬畏的心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它做到完美。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当我们试图以种种借口来为自己辩解、开脱时一定要记住:“这是你的工作!该做的事一样不能少!”让这句话来唤醒你沉睡的意识吧!只要你自己一天不退出工作岗位,也不打算从职场的舞台上消失,你就没有理由不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
每个人的面前都有很多条路,踏上其中的任何一条,你都可以如愿以偿,成功的到达“罗马”,比如“做好自己的工作”,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从来没有什么时候像今天这样——老板青睐能做好自己工作的员工,并给予他们如此多的机会。
曾经看到这样一则招聘广告:“某大型国有企业招聘档案管理员,工作强度不大,但要求尽职尽责。”事实上,不仅档案管理员,所有的职业、工作都要求员工尽职尽责,把自己该做的每一件工作做好,一样都不能少!记得齐格勒曾经说过:“如果你能够尽到自己的本分,尽力完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那么总有一天,你能够随心所欲地从事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每个老板都喜欢具有敬业精神的员工,那么当你得到一份工作时,你的第一步行动就是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也只有如此,你才会得到老板的认可。
只要你努力地做好自己该做的工作,一样都不少,那么成功离你也就不远了。只有认真负责、高质量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才可能得到老板的认可,进而在职业发展的阶梯上不断攀升。
有个技艺精湛、工作踏实的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子享受天伦之乐。
老板舍不得这个好工人走,就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最后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了,在他离去之前,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这是你的房子,”老板说,“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
老木匠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还会这样吗?现在他将住在一幢自己建的——粗制滥造的房子里!
假如你是一个木匠,每当你敲进去一颗钉,加上去一块板,或者竖起一面墙时,你是否在一丝不苟地好好建造呢?
你的工作或事业是你一生的创造,它不能抹平、修复或推倒重建,它是优良或糟糕,都取决于你平时做事是否精心、扎实。不要像那个老木匠一样,即使你只有一天可活,也要把这一天活得认真、仔细、圣洁和高贵。因为生活是自己创造的,工作是自己该做的工作,一样都不能少,一点都不能马虎,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做事就要做到位,该做的事一样都不能少,这是你做任何工作时都应有的态度。世上哪个老板喜欢一有机会就偷懒,干活就偷工减料的员工?
面对你的职业,你的工作岗位,请时刻记住,这就是你的工作!该做的事一样不能少!时刻不要忘记工作赋予你的荣誉,不要忘记你的责任,也不要忘记你的使命。一个懈怠工作的人,他只能永远停留在社会底层,更可能会被这个激烈竞争的现实社会淘汰。
每天挤出一小时
一位名叫富兰克林·费尔德的人曾精辟地说过这么一句话: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可以用这么五个字表达——“我没有时间”。
在当今这个生活节奏紧凑的年代里,人们似乎每天都没有充裕的时间去做完想做的事,所以许多念头就此打消了。但世界上仍有许多人用坚持每天至少挤出一小时的时间发展自己的个人爱好。事实上你会注意到,往往越是忙碌的人,他越能挤出这一小时。
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化学公司之一——杜邦公司的总裁格劳福特·格林瓦特,每天挤出一小时研究蜂鸟(一种世界上最小的鸟),用专门的设备给蜂鸟拍照。权威人士把他写的关于蜂鸟的书称为自然历史丛书中的杰出作品。
休格·布莱克进入美国议会前,并未受过高等教育。他从百忙中每天挤出一小时到国会图书馆去博览群书,包括政治、历史、哲学、诗歌等方面的书,数年如一日,就是在议会工作最忙的日子里也从未间断过。后他成了美国最高法院的法官,这时他已是最高法院中知识极为渊博的人士之一。
需要承认,要挤出这一小时并不容易。需要有决心和恒心。关键在于如何设法得到这一个小时,并且有效地利用它。
每个人的头脑都有能力去创造和想象,关键在于为自己寻找到机会。一位名叫尼古拉的希腊籍电梯维修工对现代科学很感兴趣,他每天下班后到晚饭前,总要花一小时攻读核物理学方面的书籍。随着知识的积累,一个念头跃入他脑海。1948年他提出了建立一种新型粒子加速器的计划,这种加速器比当时其它类型的加速器造价便宜而且更强有力。他把计划递交给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作试验,再经改进,这台加速器为美国节省了7000万美元。尼古拉得到了1万美元的奖励,还被聘请到加州大学放射实验室工作。
富兰克林·罗斯福在战争最艰苦的年代里,时常强迫自己挤出一小时集邮,借以摆脱周围的一切。已故的吉妮太太说,总统那时经常去她管的那幢房子,把自己关在里面,摆弄着各色邮票。总统进去的时候脸色阴沉,心情忧郁,疲惫不堪。等到他走出屋子离去时,精神状态完全变了,变好了,似乎整个世界都变得明亮了。
要得到这样的收益,无论多大年纪的人都可以马上做起。我认识一位老人,他从78岁起每天抽出一小时学习欣赏音乐。他说:我很快就养成了这种习惯,每天听一小时的音乐。我要掌握欣赏音乐的能力,随着年岁增高,等到我不得不靠静坐度日时,就用得上它了。
一天安排出一小时静心,排除疲劳,即使没有做出多大的事情,但我深信大多数人还是会觉得有收益的。至少他们在这段时间里可以理清头绪,为自己定出一个明确的目标。
有一家很大的化妆品公司的负责人,见儿子在大学获得了神学优等生的荣誉,十分高兴。可是每次儿子回家,父亲就发现与儿子不再有共同语言了。这使他日益焦虑不安。虽然当父亲的对神学也很感兴趣,但毕竟从没认真系统地学过这门课,为此他在每天午饭后开始挤出一小时,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攻读宗教方面的书。他说:起先同事们认为我古怪,在干傻事。但不久他们对我的学习计划改变了看法。由于对宗教学的研究,使我涉及了人类学、社会学和其它一些科学领域。近几年,我常被邀请到各地去演讲。接着他补充道:最重要的是,我儿子一定会为父亲的自学成才而自豪的。
亨利·索罗说:“我从没找到过这么一个伙伴,能像这一小时那样长期地陪伴着我”。
从低点起步的你,每天工作的时间是多少?休息的时间是多少?玩乐的时间又是多少?算一算,你会发现自己并没有自己想得那么忙,只要提高工作效率,挤出一点点泡吧、游戏的时间,你就完全可能抽出一个甚至两三个小时来,把这些时间用来干你想干的任何事,不仅有助于挖掘出你身上的潜在能力,而且能够提升你的竞争力,让你早日走向成功。
让每一个零碎时间都出彩
小额投资足以致富是个浅显的道理,然而,很少有人注意,零碎时间的掌握也足以让人成功。有人统计了这样一组数据:一个中等水平的读者读一本一般性的书,每分钟能读300字,15分钟能读4500字。如果坚持每天读15分钟。一周就能读31500字,一年的阅读量就可达到160多万字,大致就是十几本书。这个数据说的是读书,用在做其他事情上,道理不是也一样吗?将时间聚零为整,你可以做多少事情。
在人人喊忙的现代社会里,一个愈忙的人,时间被分割得愈厉害,无形中时间也相对流失更迅速,诸如等车、候机、对方约会迟到、旅程、塞车……这些情况都必须“等”,而“等”本身就是一种焦虑源,为了舒缓这种紧张,通常我们被建议(暗示)放松,这就是公共场所总有电视的原因,但其实我们若能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这些时间正好拿来做一些重要的小事,不但趣味横生,还让你意犹未尽!
要善于利用零散时间,时间不可能集中,往往出现很多零散时间。要珍惜并充分利用大大小小的零散时间,把零散时间,用来从事零碎的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
八小时睡觉,八小时工作,这个人人一样。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是在于业余时间怎么渡过。时间是最有情,也最无情的东西,每人拥有的都一样,非常公平。但拥有资源的人不一定成功,善用资源的人才会成功。白天图生存,晚上求发展,这是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要求。
鲁迅先生说过:“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工作上的。”可见他对零星时间的珍惜。一个人若要在学识上有所造诣,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没有这样惜时如金的精神,没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是决然不成的。宋代民族英雄岳飞,其书法,特别是草书不同凡响,那“还我山河”四个字那么遒劲奔放!但据说岳飞没有系统的学过书法,只是在童年和少年时期,稍有闲暇便练字,常在沙地上飞蛇走龙。这对我们是很好的启迪。
我们每天的生活和工作时间中都有很多零碎时间,如有人约你一起吃中饭而迟到,于是你只能等待;或在银行排队而向前移动缓慢时,不要把这些短暂的时间白白耗掉,你完全可以利用这些时间来做一些平常来不及做的事情。
不要认为这种零碎时间只能用来例行公事或办些不大重要的杂事。最优先的工作也可以在这少许的时间来做。如果你照着“分阶段法”去做,把主要工作分为许多小的“立即可做的工作”,你随时都可以做些费时不多却重要的工作。因此,如果你的时间因为那些效率低的人的影响而浪费掉了,请记着:这还是你自己的过失,不是别人的过失。
观察那些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都有一个成功的诀窍:变“闲暇”为“不闲”,也就是不偷清闲,不贪逸趣。
爱因斯坦曾组织过享有盛名的“奥林比亚科学院”,每晚例会,与会者总是手捧茶杯,边饮茶,边议论,后来相继问世的各种科学创见,有不少产生于饮茶之余。据说,茶杯和茶壶已列为英国剑桥人的一项“独特设备”,以鼓励科学家们充分利用余暇时间,在饮茶时沟通学术思想,交流科技成果。
“闲不住”的人们还在闲暇时间里积极开创自己的“第二职业”。在概率论、解析几何等方面有卓越贡献的费尔马,他的第一职业是法国图卢西城的律师,而数学则是他的“第二职业”。哥白尼的正式职业是大主教秘书和医生,而创立太阳系学说却成为他“第二职业”的研究课题。富兰克林的许多电学成就是当印刷工人时从事“第二职业”的成果。
“闲不住”的人们还在闲暇时间里虚心向社会上的能人贤者求教。托尔斯泰曾在基辅公路上不耻下问,请教有丰富生活经验的农民。达尔文曾在科学考察途中,拜工人、渔民、教师为师。不甘悠闲,不求闲情,已被革命家和科学家视为生活的准则。
有的人苦恼的说:我实在没有多余的时间啊。这也许是事实,但你不能去“挤”时间吗?时间犹如蓄在海绵里的水,你不去挤它,它就永远呆在里面,决不会自动流出来供你使用。倘若你用劲去挤了,它就会乖乖地流出来,任你使唤了。在时间前面徘徊的人,等于在现实面前止步。只有会挤时间,善用时间的人,才有希望到达理想的彼岸。
你有多少次发现自己在意外的延误中无事可做?在这种情况下,你别无它法,只能等待。这是最令人心烦,最浪费时间的情况。要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唯一的办法是预先安排工作,外出旅行时带着活去干。这样,就不会因为航班偶然出现个把钟头的延误而发火。相反,可以打开公文包干起活来。
拿破仑·希尔每次旅行都带一大堆活——即使有10次8次延误也有事做。他是不愿意受阻时两手空空的。11岁时,拿破仑·希尔就养成了随身带一本书的习惯。这样,即使遇上交通阻塞,也不会浪费时间。有了自己的事业后,拿破仑·希尔也时常用汽车上的录音机。汽车上总有几十盒录音带,一边开车,一边听。汽车上还有一个电话和一个微型录音机,开车回家的路上拿破仑·希尔还能接电话,或口授信件,或把一个忽然闪现的主意用录音机录下来,以免忘了。事前有准备,好好利用偶发的延误,这样你能把本来会失去的时间转化为有用的时同。正如亨利·福特说的:“大多数人是在别人浪费掉的时间里取得成就的。”
低点起步的人比高位者更容易浪费时间,其实也许你的工作并不重,只是自己不珍惜,总是瞅瞅这儿,瞧瞧那儿,鼓弄一些与工作无关的东西,结果浪费时间,又不得不加班加点,让你产生自己“忙得不可开交”的假象。所以你一定要学会管理自己的世界,让每个零碎时间都出彩。
想想自己的工作还有什么值得改进的地方,尝试给公司写几条建议等。只要你善于发现,小时间往往能办大事。时间如同一个罐子,如果把几块石头当作你已经有效利用的时间放进去,当然罐子并未被装满。接着你可以抓一些沙子撒进去,这下罐子看起来似乎是满了,但如果你再往里面倒一些水,罐子还是能容纳的。可见时间的总量虽然是固定的,而对于每个人有效利用的部分来说,却各不一样。有人只放进去几块甚至一块石头,有些人却利用了沙子般的时间,而最善于利用时间的人已经能把时间看成水一样运用自如了。
科学利用时间有两种基本方法:一是对每时每刻都计划好。做到这一点,并不比企业家使生产顺利进行而精心设计生产程序更容易。一旦你真正做到了严格按事先订好的时间表进行学习、工作,就一定会把时间充分地利用起来,受益无穷。二是根据个人特点以及所要做的事情的具体特征,恰当安排做这件事情的时间。这样可以使我们同样的时间内,提高效率,收到“时”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