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从学校回来,扔下书包就躲到了房间里,一声不响。我很奇怪,平时你总是和楼上的青青一起回来啊,怎么今天竟然没有听见青青的声音呢?于是我随口问了一句:怎么没见你和青青告别呢?你听了耸耸肩,说道:从现在开始,我再也不和那个人一起玩了。我觉得很吃惊,平时你们总是上下学一起走,有一次青青去走亲戚你还非得跟着去呢,怎么这会儿就不一起玩了呢?你解释道:妈妈,她竟然说一杯热奶和一杯冷奶同时放进冰箱里热奶会先结冰,这怎么可能嘛!于是我就和她争辩了起来,然后我们就都生气不理对方了……原来是你们之间发生了争执。孩子,说实话,我很为你骄傲,因为你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再像以前一样是个人云亦云的小孩子了,你有了自己的主意。但是,孩子,妈妈今天想说的是,别人说的可能不对,但是也有可能是对的。顺便说一句,在我的印象中,好像真的是热奶会先结冰呢!要不,你先查查电脑?
孩子,这个世界是一个神奇的世界,无论是在大自然还是社会生活中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知识奥秘。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知识的过程,从小时候开始,你就是一个探索欲很强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相比,你对“真理”的坚持往往更为执着。孩子,还记得那年,你3岁,正上幼儿园,在老师的教导下,你学会了许多礼貌用语。见人会说“你好!”也会很礼貌地喊“叔叔”“阿姨”,和别人告别的时候,你也会说“再见!”后来我带你去小姨家里玩,临走的时候,我挥着手同小姨说:“拜拜!”然后转身要走,你很严肃地说:“妈妈,你没有和小姨说再见!”我说:“没关系啊,拜拜和再见是一样的!”可是你坚持说不一样,然后一定要让我和小姨说再见。说实话,孩子,那时候我真是又气又好笑,你的样子,就像个小顽固!现在再来想想,孩子,你还觉得“拜拜”和“再见”有很大的区别吗?是啊,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完全是因为在某个时期内我们知识储备不足的原因啊。
当然,妈妈这样说并不是想告诉你别人说的就是对的、自己就是错的。而是希望能通过这件事让你明白,别人说的话不合你的心意时,你先别急着否定,因为他说的未必就是错的,如果你觉得他说的不对,大可以回到家查查资料再下结论。而且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都是不同的,所以很多在我们看来不合理的地方对别人来说就是合理的,所以,别轻易否决别人。
说到这里,还要提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权威的问题。我们还说你小时候的例子,为什么你坚持要让妈妈同小姨说出“再见”那两个字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老师说的”,在你的心目中,老师就是一个权威,老师说的话就是不容置疑的,所以你毫不怀疑地相信了。但是孩子,你必须明白,在你以后的成长道路上,你会遇到更多的权威,每个行业都有权威,他们还有一个名字叫专家。所谓权威或专家,大多是一些在某个领域里研究和认知较为透彻的人,他们的见解的确比一般人要深,所以在很多时候,我们都喜欢听专家的意见。但是专家的话是不是就完全正确呢?当然也不是!孩子,以后你渐渐长大,会有更多的机会与那些专家的建议或者见解发生碰触,这时候专家的话不一定就是全对的,你的见解也不一定就是错了,这一点你千万不要质疑。不信,看看下面的实验你就明白了。
有一个心理学家到某个学校去做一个实验,他以一个物理学教授的身份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全部召集起来,然后告诉他们自己要做一个挥发性气体实验,为了能更准确地测出挥发性气体挥发的速度,他要求每个学生在闻到气味的时候立刻举起手来,同学们都同意了。心理学家见同学们都做好了准备,便拿起一个广口杯,打开了瓶塞。结果最近的一个学生很快举起了手,紧跟着是第二个、第三个……最后全班的同学都举起手了。其实心理学家广口杯里装着的只是普通的蒸馏水,没有任何气味可言,但是同学们却因为他的身份而怀疑了自己的感觉,轻易地相信了这位教授。
在对外界事物进行判断的时候,你一定要有自己的观点,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完全不信,凡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同时能听得进别人的建议,因为一个人的精力终究是很有限的,是不可能把这些知识全部弄清楚的,所以认知有盲点也是必然的事情。所以,我们可以听别人的意见和见解,但是同时也要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你以后的人生弯路就会减少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