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不宜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事不宜令人厌,亦不宜令人喜。
为人处世既不要同流合污陷于庸俗,也不故作清高、标新立异;做事情不应该使人产生厌恶,也不应该故意迎合讨人欢心。李斯在历史上似乎一直是正面人物。一是他在辅助秦始皇建立千古第一大帝国方面起了巨大作用,对秦王朝和整个历史而言,他是有功的。二是后来他一家人死于赵高之手,人们总是同情弱者的。但在大秦帝国的掘墓人中,赵高固然是始作俑者,李斯却也难逃干系。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年轻时,托关系在郡里从事抄抄写写的工作。有一天,李斯蹲在厕所里方便,发现生活在厕所里的老鼠们只能吃粪便,而一旦有人来或狗进来,就吓得惊慌失措四处逃窜。一会儿后他恰好到官仓办事,发现生活在官仓里的老鼠一个个悠然自在地吃着上等的粮食,既没有狗来咬它们,人来了也无动于衷。李斯因而感慨万分:大家同为老鼠,只是由于所处的环境不一样,命运真是天壤之别呀。一个人成为别人羡慕的成功人士或是被人讥笑的失败者,也和老鼠们原是一个道理。
这位年轻的后生决定要做一只官仓里的成功老鼠。他当即向长官辞职,因为他深知,在这种科员的位置上哪怕干上八辈子也是没有前途的。
李斯弃吏为学,投奔了当时全中国最负名气的大学者荀子,学习帝王治国之术。
学成之后,李斯审时度势地看到,楚国虽是自己的父母之邦,却早已江河日下,其他几个国家也不足与之谋,惟有西边的秦国正如日中天,于是打起背包就投到了秦相吕不韦门下。
在秦国,李斯果然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就从吕不韦门下混碗稀饭的舍人,混到了最高法院大法官(廷尉)。随着东方六国一个个烟消云散,李斯也升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首相(丞相)。
秦始皇在旅行途中突然去世,这是帝国最大的变故和最重要的机密。李斯以行政第一长官的身份认为,现在銮驾还在回咸阳的途中,皇上已去世,太子却没有即位,如果一旦将这个消息散发出去.必然会引起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的**。于是,秦始皇去世的消息只限于包括李斯、赵高和胡亥等五六个人知道的范围内。
秦始皇的尸体被放置在他一直乘坐的温凉车上,为了掩盖尸体可能发出的臭味,秦始皇的坐驾后面紧跟了一辆装满咸带鱼和鲍鱼之类水产的车。秦始皇每天要吃的饭,也照常由侍者送入车内,再由胡亥等人趁人不注意时拿出来倒掉。文武百官要上奏的,照例由李斯在一旁代为处理。
赵高在说动了胡亥动手政变后,下一个必须说服的人就是李斯。没有李斯的援手,一切都只是镜中花水中月。
赵高真不愧是一流的鼓动家,天生就具有煽动性。他对李斯说:“您知道,皇上去世前,写了一封遗书给长子扶苏,要他回咸阳主持丧事,继位为君。但这封信还没有送走,皇上就去世了,除了我以外,还没有任何人知道这件事情。现在,这封信和皇上的印章都在我手里,让谁当太子继承皇位,也就是你我二人的事了。您觉得我们该怎么办呢?”
李斯政治觉悟还是有一些的,不然也不可能爬上那么高的位置。他当即正色道:“你哪里来的这种亡国之言?这种事是我们当臣子的人可以讨论的吗?”
赵高这位演说家和鼓动家,最善于干的事就是捏住别人的软肋做思想工作,他不慌不忙地向李斯说:“丞相啊,你还是自我掂量一下吧。论才能,你能与蒙恬相提并论吗?论功劳,你能与蒙恬不分高下吗?论谋略,你能与蒙恬一比高低吗?论得民心,你能与蒙恬并驾齐驱吗?论和即将继位的扶苏的关系,你能赶得上蒙恬吗?”
这五个问题也是李斯经常为之苦恼的,蒙恬作为名将和皇长子扶苏的心腹的存在,必定是他心中难以抹掉的阴影。李斯回答:“这五者我都不如蒙恬。”
赵高进一步说:“我在内宫之中管事二十多年了,从没见到过有哪位丞相级别的高级官员得到过善终,一朝天子一朝臣,都没有能经历过两代的。皇上有二十多个儿子,长子扶苏为人刚毅正直,深得人心,一旦他真的成为天子,肯定会起用和他私交甚好关系很铁的蒙恬代替你。你只能告老还乡,郁郁而终罢了。而皇上幼子胡亥是我的学生,此人礼贤下士,轻财重义,完全有人君的风范,要是你肯在关键时刻帮他一把。他难道不知恩图报?”
李斯虽然内心有着太多的阴影,毕竟还是一位恪尽职守的好公仆,可能此前从来就没有想到过要背弃秦始皇遗诏另立新君。他引述历史,想反过来说服赵高:“我听说晋国因废立太子之故,造成国家三代不得安宁;齐桓公兄弟争夺继承权,闹得祸起萧墙;商纣王杀兄屠叔,弄得国破家亡。这三者都是前车之鉴,我李某如何敢违背先帝的旨意,参与这种非人臣所为之事呢?”
赵高可不吃这一套以古喻今的说法,他厉声道:“当今的大权即将操作在胡亥手里,你如果识时务的话,自然免不了继续荣华富贵,泽被子孙;反之,完全可能落个家破人亡的结局。”
李斯知道赵高的这番话可不是威胁,呆了,“仰天而叹,垂泪太息”,说:“天啊,我李斯生逢乱世,既然不能以死来报答先帝,我的命运又将托付到哪里呢?”
其实,在李斯这声愧对先帝的叹息中,他已经与赵高和幕后的胡亥同流合污,结成了秦帝国的掘墓同盟。而大秦帝国的朗朗乾坤,也蒙上了越积越重的阴霾。
把握处世行事的尺度是很难的,因为这既需要良好的道德修养,还要有丰富的人生历炼的经验作基础。不同流合污是对的,但还要尽量避免小人的打击排挤和威逼利诱。不与小人同流合污,就像是浪和水的关系,同是一个性质,但表现形态不同,在相容的情况下,保持各自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