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操之在手,天下虽任你走,但你也不能横着走。否则,有理也会变成无理。春风化雨的态度、谆谆诱导的言辞,比强硬的“讲理”要令人容易接受得多。大部分人一陷身于是非的旋涡,便不由自主地焦躁起来,一旦自己得了“理”便不饶人,咋咋呼呼,穷追不舍,非逼得对方鸣金收兵或竖白旗投降不可。然而,你施加的作用力太大,得到的反弹力也越大。我们自己也一定有这样的经历:其实自己心里也觉得别人说得对,但就是接受不了对方的态度,因此死扛着就是不改。结果沟通的目的没有达到,反而引起了单纯的口角之争,甚至从“嘴力”上升到“武力”,酿成悲剧的事都时有发生。
在一家西餐厅,一位顾客大声叫道: “小姐!你过来!你过来!”等服务员来到跟前,该顾客指着面前的杯子,怒气冲冲地说, “看看!你们的牛奶变质结块了,把我一杯红茶都糟蹋了!”
“真对不起!”服务员赔笑道, “我立刻给您换一杯。”新的红茶很快就准备好了,碟边放着新鲜的柠檬和牛乳。小姐轻轻放在顾客面前,又轻声地说: “我建议您,如果放柠檬,就不要加牛奶,因为有时候柠檬酸会造成牛奶结块。”
顾客听了,若有所悟,有点尴尬地点了点头,说: “谢谢,实在不好意思。”
等那顾客走了,有人笑问服务员: “明明是他老土,你为什么不直说呢?他那么粗鲁地叫你,你为什么不还以一点儿颜色。”
“正因为他粗鲁,所以要用婉转的方式对待;正因为道理一说就明白,所以用不着大声。”
理不直的人,常用气壮来压人,理直的人要用气和来交朋友。“即使是最深刻的言论,如果说的时候态度粗暴、傲慢或者吵吵嚷嚷,即便是在辩论上面获得了胜利,在别人心目中也是难以留下好印象的。”著名的人际沟通专家卡耐基这样告诫那些“理直气壮”的人。
除非是事关国计民生之类的大是大非,我们有必要理直气壮外, 生活中的事情大多属于一般性的问题,没必要那么剑拔弩张。理直气要和,得理需让人。经常得理不让人的人,被人们称之为“刺头”,说明这种人不受欢迎。他们习惯于斤斤计较,和他们打交道很困难,很少人愿意跟他们交朋友,都对他们躲得远远的。他们感觉不到自己的问题,原因就在于认为自己占了理,他们最喜欢讲的一句话,就是按照规矩办事。殊不知你有你的规矩,人有人的规矩。什么是规矩并不那么清楚。只有自己的规矩,经常看到的是别人的错。他们的错误之所以难以改正,也正因为自己认为有理。理,本来是疏解矛盾的原则,可是到了得理不让人的程度,反而成了矛盾难解的原因。天下本来就没有什么绝对的理,只强调自己的理,反而使得矛盾难以解决。设身处地,寻求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案,倒可以减少纠纷,增加合作的机会。
《菜根谭》中说: “锄奸杜佞,要放他一条生路。若使之一无所容,譬如塞鼠穴者,一切去路都塞尽,则一切好物俱咬破矣。”所谓“狗急跳墙”,将对方紧追不舍的结果,必然招致对方不顾一切地反击,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做事如此,说话亦然。
“理”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人人都难免有困惑的时候。这时候,就需要一个来“说理”的人,或用确凿的事实、清晰的表达,来说明事理的必然,或用客观的理论、严密的逻辑,来证明事理的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