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你踏进了中层领导圈子,分管一个部门,你的人际关系更为复杂了。一个出色的中层主管不一定是最有才能的专家,最重要的是你必须善解人意、善知人性、善测人心,能够用最诚挚的态度,对上对下做圆通的处理。你不是在应付事件,而是在解决问题。你既要明确自己的身份,但在处理问题时又能成为一个相对超然的人。
由于往上有人管你,往下你又管别人,因此如果说中层主管应有什么原则的话,最根本的是懂得应变的诀窍,不能用同样的法则施于不同的上司或不同的部属,而是需要相应的调适。在某种意义上说,人际关系是中层主管的必修课,这种课程不是教你使诈,而是教你做一个成功的人。
常听做过中层主管的人说:对中层的上司来说,他的快乐是“我要”,而对中层来说,他的快乐是“他要”;对中层来说,他的职责是“我做”,而对中层的下属来说,他的职责是“做好”。尽管这种近似调侃的描述有待商榷,但它说明了中层的特殊位置和微妙关系。作为中层主管,下述几个工作要点是值得参考的:
1.不求补偿的付出
一个人做一件事情,如果刻意想得到什么酬赏,结果也许是一无所获。相反,你若“无心插柳”,有时反而“柳成荫”。身为中层人物,对上当然要显示才华,但对下可万万不可显示权柄。你既要懂得,在中层与中层的人际关系中,什么是你该做的,什么是你不该做的,以免中层间的“越轨”或“倾轧”;又要懂得哪些对下属来说是轻而易举的,哪些是下属所难以胜任的。此外,在处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时,对中层而言,最重要的应该是具有包容豁达的胸襟。
小卢是学动力系统的,学习的是地下管线的设计和安装。应聘于一家大公司后,受命于中层主管。有一次,要铺设近千米的电缆,需要找工程队掘壕。有几家工程队前来商议,他选中了其中一家,可是老板却要他把各家工程队的报价呈送给他审批,结果老板选中了开价最低的一家。一星期后,仍未开工,下属朝他叫苦,说那家工程队连掘土机都没有,靠几把镐铲在挖路。老板把他叫去,责问他为什么迟迟不能开工。他两头受气,但不作申辩,而是凭借关系向其他工程队借来掘土机。事后,老板了解了缘由,要奖励他,而他却在老板面前反复褒扬下属如何能干。这说明,用包容豁达的胸襟处理人际关系,这样的付出迟早是有回报的。
2.绝对诚恳的给予
有些人对上司布置的任务可能挑肥拣瘦,或推诿搪塞,而到了年终汇报时,却用夸张方式大谈工作成绩,这样的行为必定令人反感。中层主管必须对上司交付的任务或下属提出的要求,做诚心诚意地承受,并设法给予圆满的回答。
虚假的哄骗,或只应诺不去办,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要知道,现在的人是绝顶聪明的,他也许可以承受你的干脆拒绝,但绝不愿做蒙在鼓里的玩偶。尔虞我诈的交际手段,只能愚弄别人于一时,无法产生长远的说服力。被愚弄者开始时也许反应较慢,但是一旦他醒悟,他的反应会比所谓的“聪明人”更强烈、更执着。结果,愚弄别人的人,往往自己品尝被愚弄的苦果。
在“给”与“取”的关系中,给得越多,不见得取得越多。不过,付出的是一种“存款”,也许有一天会获得超额的利润。石油史上,老洛克菲勒拼命付出,遂使他的后代得到“取”的颂扬。要使柳荫成行,先得广博植树。同理,中层主管唯有经常“植树”,方可于后来的某日占有“乘凉”的一席之地。
3.双边关系的沟通
上情下达或下情上达是中层的日常工作,对此,你必须放弃工作盲点,做一个懂得弹性支配的人。在上司眼里,你是他的高级幕僚;在下属眼里,你是他的请示对象,所以你既要“做事”,又要“做人”。你凡事要衡量轻重,知所取舍,不能只做简单的“传声筒”,而要做中介的“过滤器”。替上司疏导瘀积,替下属陈述困难,尽量不添上司麻烦,不擅作主张,做不该你决定做的事情。不要经常跑上司的办公室,而是经常跑下属的办公室,切忌一人说了算,而应经常采纳下属的建议。要让上司觉得你有远见、有定力,处理问题冷静、机警,有责任感,让下属觉得你有为有守,有所为有所不为,待人接物通情达理、谦和心诚。
中层主管不能隐瞒事实、捏造事实、渲染事实,而是应该实事求是,把所见、所闻、所知,经过明智的分析,进行婉转丽又合宜的传达。特别要注意的是,你不是最终决策人,不能乱作越权的主张,但你可以借助个人的智慧,让上司做出你所希望的决策。
4.外烁内敛的情操
常言道:“知人不易,知己尤难”。一个自认了不起的人,实际上没有什么了不起。请记住,在我们最误以为无用的人中间,也有不少智者,在我们最能干的人中间,也有不少愚行。所以中层主管千万不要轻视别人,动辄批评别人,甚至无故与人对立。你要站在别人的角度体谅别人的困难,这是谋求合作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