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部长个性开朗、嗓门很大,只要他到某个部门,该部门的气氛就会活泼、明朗起来。
有一天,他跟手下的一位科长交谈,并赞同科长所提的提案。虽然该提案需要对公司现行政策做若干调整,但因为它是一项崭新的计划,又得到部长的支持,所以科长便非常兴奋地立刻着手准备。
科长首先进行调查,然后再三研究、策划,一面和部长商量,一面积极地跟其他部门协调。一切情况都很顺利,科长觉得实现计划应没有问题,于是,开始向有关的外界人士展开游说,希望他们接受这项提案。
但是,最后要跟常务董事开会,以便授权给科长处理所有事情之前,张部长却告诉科长,他要去参加一个重要顾客的喜宴,不能参加会议,并向忧心忡忡的科长保证,已经和董事们沟通好了,一切都没有问题。然后,就参加喜宴去了。但是,当科长参加董事会议时,因为又有更新的计划,所以这项计划就被保留下来。而且,经办的常务董事次日就到外国出差去了。结果,这项计划就搁浅了一个月。
如此一来,此项计划除了重订实施日期外,已别无他法。但是,科长已经和公司内外都交涉好了,因此,其处境真是十分窘困。他回来后和张部长商量,恰好此时张部长又有其他事情,所以向各方道歉的责任,也落到科长身上。
自此之后,下属对张部长的看法完全改观。这位科长经常以失望的眼光看待部长;其他的科长或组长被部长催促工作时,也都突然变得警戒性很高地注意听。部内发生这件事之后,过去明朗愉快的气氛已消失无踪,代之而起的是下属暗淡的心情。
信赖感是管理的基础,而得到这个基础的重要条件是,不可牺牲下属。
不管管理者本身多么忙碌,也都应该经常掌握每位下属的状况。假使发现下属有困难,就要帮助他,让他能够顺利地成功。如果只是一味地催促下属工作,而没有给予任何帮助,下属就不会放心地听从上司的指示。
虽然已经与下属建立良好关系,且充分赢得他们的信赖,但是,如果有一次因自己的疏忽而造成下属的失败,就会马上失去原有的信赖。因此,想一直维持被下属信赖的关系,并非那么容易。
想得到下属的信赖,就须先深入地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形,而且也需要有迅速的行动。同时,这些也跟管理者关怀下属的程度有关。
个性不同的下属要区别对待
下属来自五湖四海,如同舞台上的各位演员。社会学家将人的人格特质分为四大类:指挥倾向者、关系倾向者、思考倾向者、听命倾向者。对不同个性特质的下属你不妨这样做:
1.指挥倾向者——一切让他来操作
指挥倾向者以自我为中心,喜欢管理别人,而且愿意承担责任,他们公事公办,讲究效率,注重实际,往往提前完成工作。这类人关心结果,自己设定并努力完成目标。他们注重事物本质,基于事物的运作情况,认为成功比人际关系来得重要。在竞争中求生存,而且以成败确定自己的价值。
除了独立自主和专心致志朝目标努力外,指挥倾向者喜欢追随强势上司。指挥倾向者能轻易上阵,却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他们往往从过程中学习;对低效率和优柔寡断者深恶痛绝。
对于有指挥倾向的下属,你必须支持他的目标并奖励他的工作效率。
正因为指挥倾向者有这样的特质,所以,就算你是主管,也要尽量让这种类型的人觉得,凡事都在他们的掌握之中。因为他们可能是唯一知道要怎样把事情做好的人,千万不要告诉他们怎么做,最好是出选择题给他们,由他们自己决定。指挥倾向者最大的恐惧在于怕失去控制能力。这也是为什么他们非得达到巅峰才会开心的原因。
2.关系倾向者——旁人的评价更重要
和重事不重人的指挥倾向者不同,关系倾向者重人不重事。他们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专家,看起来比较随和友善,不会像指挥倾向者那样咄咄逼人。关系倾向者往往做事优柔寡断,对关系感兴趣,较不注重结果。容易因为别人的关注而努力工作,而且相信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比成功的事业更踏实,在意他们的行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常常自问自己的人缘好不好。
要激励关系倾向者,必须接纳他们的喜怒哀乐,关心他们的私生活,并且耐心聆听。和这类下属谈话,如果你眼神漂浮,那就容易增加他们的不安感,因为他会认为你不够专心,不尊重他们。关系倾向者希望在不必负任何责任的状况下发挥影响力。他们会因为缺乏安全感而**不安。而且往往从观察中学习,并喜欢和人分享感受,但较不喜欢动手去做。
因为关系倾向者最大的恐惧是怕被人拒绝,所以特别注意与人融洽相处,更在乎上司对他们的反应,因而是属于比较容易领导的一类下属。对这类下属要多用鼓励的言行来激励他们做好工作。
3.思考倾向者——不要追求完美
思考倾向者总是希望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这是他们最大的缺点,也是最大的优点。他们狂热地收集信息,以致往往误了时效。
思考倾向者虽然条理分明,不过常常过于注意细节,因而变得有点吹毛求疵。他们投入愈多,就愈心虚、害怕;因为懂得愈多,才发现自己不懂的更多。
要激励思考倾向型下属,必须肯定他们的想法、分析能力及追根溯源的本领。不过,你同时也须提醒他们要及时完成工作,因为他们也多半是完美主义者。这种类型的下属常会给自己设定过高的标准,而且非常害怕别人的批评。他们讨厌惊奇,对不可预测的事感到威胁,常不会因为别人的道歉而态度软化。因为思考倾向型下属会用精确、详尽的标准来衡量他们的价值,所以你要晓之以理,而不要动之以情。
4.听命行事者——忠诚可靠的下属
听命行事型下属忠心、可靠,做事缺少变化。他们对一再重复的工作乐此不疲,同样的事情,做得愈多,他们会愈喜欢,而且心里觉得踏实。这类下属循规蹈矩、顺从规范、遵循政策、重视流程,在设定的结构内工作,宁愿被监视,愿意被别人指挥,而且心里长存饭碗随时不保的恐惧。
激励听命行事型下属的最佳办法就是:支持他们的计划,你不需要特别担心,因为他们做事谨慎,一定会将风险减到最低。
因为指挥倾向者专注,思考倾向者擅长分析,听命行事者忙着做事,关系倾向者是最佳的倾听者,四者各有特色。以下便是和他们相处的几点要领:
(1)指挥倾向者心不在焉时:他们人在心不在;当别人在讲话时,发觉他们的眼睛不知道在看什么。要引起他们的注意,最好是将身体往前倾,注视他的眼睛,然后暂停说话。等对方觉察到你已经停止讲话时,找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询问他们的意见。
(2)当思考倾向者过度吹毛求疵时:吹毛求疵的人虽然在听你说话,可是却会不断地从你的话中鸡蛋里挑骨头,以致忽略了重点。所以,先建立谈话的良好气氛,保持耐心,在讨论细节前,先提出重点。
(3)当关系倾向者过度顺从时:关系倾向者因为不想得罪别人,所以常表示赞同。为了要让关系倾向者更能诚实地表达他们的看法,最好透露出你的恐惧,然后请他们发表意见。之后,为了奖励他们的诚实,不管他们说什么,你都要表示认同。
激励下属的关键是:给他们想要的东西。而下属想要的是什么呢?鲁特格斯大学曾做过一项研究:请员工将有关工作的10个因素,依重要顺序排列出来。另有一群经理人亦接受同样的调查,列出他们认为员工会重视的10项因素的顺序。
上司列出来的前三大因素是:加薪、升迁、工作保障。
下属重视的前三大因素则是:尊重、个人成长及表达意见的自由。依次下来的是对个人的体贴、对工作绩效的欣赏与肯定、确定告知公司的政策或决策。
事实上上司和下属的看法都没错。假使下属的收入无法养家糊口,那么他们的第一个选择可能就是与金钱有关的答案。马斯洛告诉我们:所有的人,即使不必为钱工作者,一生都在寻寻觅觅,满足5种不同的需要:
(1)生理的需要。食物、睡眠及遮风挡雨的地方,是基本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银行存款、保险及工作的保障,都是安全的生存需要。
(3)归属的需要。人都想归属于某个团体,并被其接受。家庭是我们最初接触的团体,工作伙伴又形成另一个团体。那些对工作场合的社交活动不以为然的经理人要注意:你是在剥夺员工的基本需要,同时也剥夺你自己取得良好资源的机会。
(4)受人尊重的需要。每个人都希望别人感激他们的付出。如果没有,他们会兴致低落,无精打采,最后掉头就走。
(5)自我实现的需要。许多人花很多时间,努力让别人接受他们,感激他们,并奖励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