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具有洞察未来的眼光(1 / 1)

无论是做生意还是打工,在社会经济大势以及全球经济大势面前,都不能独善其身。经济繁荣时,大小生意也一片繁荣,社会失业率低,工薪也相对高些。在这种形势下,只要经营上不出什么大差错,基本上是开门进财。

相反,经济形势不妙,各国的经济都在倒退。这时,大多数行业都必定会面对顾客不足的局面。消费力弱的压力使各类生意纷纷收缩,使各企业很多都倒闭收场。

做生意一定要懂得预测经济大势,就算只是开一家小公司,或是开一家小店,做一些小生意,经济大趋势都举足轻重,对生意有极为重大的影响。任何生意人都应该留意经济大势,否则一定会做出错误的生意决定。很多在经济变化剧烈时创业的人,就是看不到这个经济大势,以致该进不进,应退不退,有钱赚不到,错过机会,有危机也守不住,损失惨重。

例如,经济坠落于谷底时,消费力疲弱,楼市淡静,股市人人持观望态度。这时候,商人就要留意经济会在什么时候有起色,会在可见的未来,还是在不可见的长远以后。若是开了一家店铺,上述的资料肯定会帮助你做出正确的决定,到底是值得守下去,还是索性结束,等到经济好转时再来一次?

你开了店,只要打开门,无论有没有生意上门,店铺租金和人工都要支付,灯油火蜡也要支付,如果在可预见的未来都不景气,守下去只有一路蚀本,像个无底深潭;那么,是否要暂时结束,或是减缩经营的规模,就要做出果断的决定。否则一路拖下去,可能把每一笔资金都耗蚀掉。20世纪末东南亚金融风暴爆发以后的一年内,香港地区有很多企业便相继关门,像很多酒楼食肆,在金融风暴打击下,短短一段时期内就有很多家关门大吉。原来已经勉强经营的,现在也趁机调整了。很多小商店亦是一样,尤其是一些做游客生意的,或是专做外地来港的游客生意的公司,都对金融风暴非常敏感。在很短的时间内,这些店铺突然水静河飞,以前一日几十个客人,一夜之间,突然门可罗雀,连苍蝇飞行的声音都听得见,生意立即下跌90%以上,立竿见影。

如果你开了一家店铺,会不会继续撑下去?唯一支持你撑下去的理由,只有是你预见经济会很快再起,现在只不过是暂时现象。到时候,那些欠远见的都结束了,你就可以突然抢得有利滩头,赚取很高的利润。

但如果你预计的经济大势有误,你就要付出惨痛的代价。任何商人都要对自己的预期付出代价,或是相反收到很好的回报。

无论如何,你都应该具备一些预测经济大势的能力,判断得正确,对于生意的进退有很重要的意义。如果不是懂得很多,也要虚心一点儿,看看各大媒体经济专家们的分析。虽然他们的分析有时会错,但无论如何,总算有些参考的材料,不至于盲目跟风或靠估计生存。

具有洞察未来的眼光是众多有钱人的一个显著共性。

李嘉诚先生是香港人熟知的首富,他的成就一次大过一次,似乎永远都会有更大的成就出现。如果一个人没有洞悉未来的眼光,只单凭虚无缥缈的所谓运气,谁也不相信他能够创造出如此庞大的事业。

如果你留意过李嘉诚先生做生意的手法,应该会看到,李嘉诚先生经营的生意,当时都并非有很多同行参与,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这门生意就会成行成市,变得非常热门,市场上也变得极兴旺。李嘉诚先生能够在早期进入市场,竞争一定很少,而他却能快人一步,在市场内奠定根基,对该行业的运作、成本、管理、市场、供求情况、消费者的心态、潜在的竞争对手等等进行了解。到其他人进入这个市场之时,李嘉诚先生已经成为该行业的领导者。其他新加入者,还在学习、摸索、尝试,但李嘉诚先生却已经将业务在打了基础之后,不断提升,其他竞争对手将很难再和李先生的企业匹敌。

有一句宣传语是这样说的:“快人一步,理想达到。”在商场上,能够洞悉先机,先人一步地捕捉到市场,开发出新的市场、新的产品,提供市场上从来没有人提供过的服务,或是在市场已经有这种服务,但行内的企业只是一盘散沙未成气候之时,以企业化的形式去经营,使市场人士耳目一新,都算是快人一步的做法。这样的眼光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但却更容易达到目标。

做每一件事情都要洞察先机,都要比别人早一步,都要比别人更迅速地掌握未来的动态、未来的资讯、未来的走向,这就是超级成功者所拥有的观念,就是我们应该具有的思考模式,也是那些成功者的秘诀。

从对大多数成功人士的研究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成功首先来自于对未来的科学预见和高瞻远瞩。

被人誉为“世界首富”的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早在1998年美国《财富》杂志世界10大富豪排行榜中,以千亿美元的资产荣任首富,引起了世人的注目。他的成功之道除了电脑时代所赋予的机遇外,更主要的还是他的高瞻远瞩和远见卓识,善于洞察先机。

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事先”就知道,铁路时代必定要到来;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事先”就预测到,电气化时代必然来临……

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董事长威尔逊曾这样说过:“我整天没有做几件事,但有一件做不完的工作,那就是计划未来。”美国建筑业巨子比达·吉威特十分注意掌握信息,善于预测市场。1930年,在建筑业不景气的情况下,他预测公共投资将旺盛;1940年,他预测到防卫工程特别是空军基地的建设要扩大;1950年,他预见到高速公路及导弹基地的建设**将到来;1960年,他又预见到都市交通网的大发展。正是由于他的先见之明,事先准备充分,保证了其在承接建筑项目时投资成功。

每一波潮汐,都是大自然有形的呼吸。在潮起潮落之间,或许就孕育着一场生命的大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