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龙还没出现前,人们制作衣服的材料基本上源于植物,比如棉花、树皮等。尽管在19世纪末期,法国科学家发明了人造丝,但它的原料依然没有脱离植物纤维。由人造丝制作的衣物在上层社会很受欢迎,但它有一个缺点,那就是不牢固。人们希望有一种材料做的衣服既轻便又牢固。

1928年,美国的杜邦公司成立了化学研究所,年轻的科学家卡罗萨斯担任负责人。卡罗萨斯带领的科研组想用化学方法合成人造纤维。研制人造纤维是一件非常艰难的工作,但这并没有难倒卡罗萨斯和他的科研组。在卡罗萨斯的带领下,大家积极工作,分工协作,虽然进步很小,却没有人轻言放弃。

1932年夏季的一天,卡罗萨斯像往常一样来到实验室。细心的他注意到一根玻璃棒的一端沾有一些白色黏状物质,他拿起来一看,原来是没来得及清洗的聚酰胺。卡罗萨斯好奇地用手拉了一下。居然出现了白色的细丝,还可以拉得更长,甚至比天然丝更细,而且弹性很好。但是进一步的实验发现这种丝不耐高温,当温度达到70℃时就熔化了。科研小组的同事继续探索、反复实验,寻找合成细丝的原料,终于在1935年他们研制出了一种比蜘蛛丝还细,却无比牢固的丝,科学家将这种物质命名为尼龙。接着,杜邦公司开始大量生产尼龙并投放到市场上,抢占了商机。

二战期间,用尼龙制成的降落伞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现在我们身边也随处可见用尼龙制作的物品。它的发明,被誉为化纤工业的第三次革命。